1827年11月7日,大明帝國西北某處武器試驗場內,朱銘軒在國防軍高層將領的陪同下,在視察陸軍、空軍的新式武器。
在歐陸戰爭結束後,大明帝國陸軍的坦克一直沒有大規模的更新換代,而是修修補補,把獵狗和駱駝坦克開發到了極致。
駱駝坦克有6種型號,什麼自行榴彈炮型號、坦克殺手型號、自行高射炮型號等等,最新的駱駝坦克也是裝備上了h75型坦克炮,裝甲厚度又增加了10左右,發動機也換裝了新型柴油機,最大速度也是達到了55k/h,屬於是快速坦克的類型了。
不過因為坦克的地盤決定了坦克的改裝潛力,即使大明的工程師再厲害,也沒法把駱駝坦克變成變形金剛,他們能做的就是增加一些裝甲厚度,換個發動機,把坦克炮的口徑和長度增大一些。
雖然大明帝國陸軍沒有列裝新坦克,但是並不代表大明帝國陸軍在裝備研發上並不投入,實際上大明帝國陸軍是在等待新技術的成熟,直接開發一輛可以碾壓各國並且可用15年的坦克,而不是每間隔5年換裝一次坦克。
在曆經6年的研發等待後,陸軍也是迎來了一種新型的坦克——雪豹坦克,即大明的豹式坦克。雪豹坦克!巧合的是這輛大明豹式坦克編號也是05型,即五號坦克,巡洋坦克在大明帝國是1號坦克、雷諾坦克是2號坦克、獵狗是3號坦克、4號坦克是駱駝。
“陛下,這是我們大明帝國陸軍最尖端的坦克,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坦克,沒有一個國家的坦克能擊毀我們的正麵裝甲,我們正麵裝甲有103厚,並且是以傾斜形式布局的,還能等效更多裝甲厚度,並且整體車身采用鎳鉻錳鉬軋製鋼鑄造、焊接而成!”
“關於彈藥我們也不再是簡單的鋼芯穿甲彈,而是鎢芯穿甲彈!”
“坦克搭載的火炮是由遼東重工生產的762長口徑火炮,整輛坦克重量是455噸,柴油機的馬力是720匹,最大速度是56k/h,續航裡程也能達到220公裡!”
“坦克最大可以裝載68發炮彈,並且可以儲備3400發762同軸機槍彈藥和1000發127車頂重機槍彈藥。”
一名研究員熱情的給朱銘軒介紹著麵前這輛雪地塗裝的雪豹坦克。
朱銘軒在看到雪豹坦克後隻想詢問這坦克維修方便、容易嗎?他可不想修個坦克累死坦克維修工,不過看樣子應該不是交錯負重輪,而是簡單的扭杆懸掛。
“兩挺重機槍和新型的坦克炮,這玩意火力確實不錯!”
“我們新型h76型坦克炮的穿深厚度是多少?有效射擊距離又是多少?”
朱銘軒爬上雪豹坦克車頂,順著入口鑽進了坦克駕駛室內,看著那些光學設備出聲問道。
“鎢芯穿甲彈穿深厚度是最強大的,炮彈初速能有950/s,在100米的距離上能夠擊穿170的裝甲,在500上可以擊穿157的裝甲,1500的距離上可以擊穿124厚的裝甲。”
“除了沒法擊穿我們陸地巡洋艦——鼠式實驗坦克以外,沒有任何國家的坦克可以抗住我們雪豹坦克的一擊,哪怕是我們自己的坦克都扛不住,除非是以運氣好,坦克裝甲和炮彈的角度發生傾斜碰撞,讓炮彈彈開。”
“至於有效射擊距離我們也測試過,依靠我們大明帝國燕京光學公司提供的光瞄設備和h76型坦克炮的穩定性,在1500米內的距離上,雪豹坦克擁有著極高的精準度,首發命中的準確率足足有85!”
“不過一旦超過1500米的射擊精度後,炮彈的命中率也是直線下降,最好還是在2000米以內對敵人進行射擊。”
“當然雪豹坦克最遠的射擊距離能達到5000米,但是這個最大射擊距離並不能決定什麼,在戰場上坦克的交戰距離基本上都是在3千米以內的。”
爬到車頂的研究員把腦袋伸進駕駛室內,跟操控坦克炮塔旋轉的朱銘軒介紹道。
“這坦克我看行,我們陸軍大規模生產的話一個月能夠生產多少輛坦克?”
參謀總長秦鵬拍打著坦克的裝甲好奇的詢問道,要是產量跟不上需要的話,那這玩意可沒法搞鋼鐵洪流。
他們陸軍需要的是一種可以大規模生產的坦克,中端坦克才是坦克戰中的主力,高端坦克的數量從來不會有很多。
“我們對雪豹坦克的定位是中型主戰坦克,產量不會很低,由於我們剛剛進行投產,每個月可以生產500輛,如果等到日後生產技術繼續改進,並且工人裝配坦克的更加熟悉後,每個月輕輕鬆鬆就可以實現1000輛的生產目標!”
雪豹坦克生產的承包商——遼東重工的負責人給秦鵬說了幾個數字,當知曉一個月可以生產500輛,最大可以生產1000輛的消息後,秦鵬對這個坦克也是比較滿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