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剛好趕上了南方的兵亂,流竄到宥陽附近。
劉韜和盛老太太,一個不能回徐州,一個不能回汴梁,都被亂兵困在了宥陽。
亂兵在宥陽附近,流竄了小一個月,亂到了臘月。
因為亂兵過後,小股亂兵,盜匪不絕,社會治安混亂的原因。
盛長柏得了消息之後,也就乾脆派人送信給劉韜。
讓劉韜帶著人和許三,一起護送老太太和明蘭回京。
也讓劉韜回京,找自己爸媽和自己家人一起過個春節。
“好不容易回了一趟汴京,你們兩個何不在汴京多留一些時日,多陪陪你們父親母親,等過了元宵,再回返徐州也不晚。”
兩個人把老太太和明蘭送回京城的時候,已經是臘月二十幾,臨近過年。
現在剛過正月十五,兩個人就到了徐州。
拋去路上的時間,兩個人在汴京也不過待了十餘天。
“有十餘日的時間陪父母也足夠了,怕公子身邊沒有習慣的人手,我們兩家的父母都是催促著我們早日回來伺候公子。我們也惦記公子,商量過後就想著趕在元宵節前回來,和公子一起過元宵節,隻是路上耽擱了一點,還是晚了一日。”
許三因為和盛長柏半年沒見的原因,有點激動。
盛長柏和劉韜、許三,待在一起的時間,比盛長柏和盛老三盛長楓待在一起的時間都多。
盛長柏和這倆才更像是一起長大的兄弟,感情相處的也更深。
封建社會的大戶子弟,一個個都最信任和自己一起長大的書童和長隨,是因為什麼,盛長柏體驗到了。
“你們兩個有心了,晚上一日又算的了什麼。許三你先說說,這半年遇到的事情?”
“當初我們離開徐州,登上回汴梁的官床……”
這半年裡麵,許三經曆的大事,盛長柏還是知道的。
但是也有盛長柏很多不知道的細節,因為全程都跟著老太太身邊的原因。
許三也完整的經曆了,盛老太太和明蘭的宥陽之行。
盛老太太回到宥陽之後,沒怎麼出門,除了在宥陽走走,懷念一下故地,見了一些故人之外,也沒太多出門走動。
以盛紘和盛長柏的官位來說,二房在宥陽已經可以說是頂級高門。
老太太的出身即貴,輩分又高,不需出門拜訪,等著宥陽的各種士紳,大戶上門拜訪就行。
就是宥陽知縣,也有多次上門拜見老太太。
盛長柏也知道了盛老太太,這段時間見到的都是什麼人,為明蘭相看的都是什麼人家。
既然不在汴京,去往老家宥陽為明蘭相看,老太太就沒在乎門第。
以老太太把明蘭當心尖子的做派,當然不是隨便糊弄明蘭。
老太太不要求門第,對於人品的要求當然就要更高。
一般的人家就不說了,為明蘭挑選夫婿,老太太的能看的上眼有三個。
一個人選,就是大房盛紜姑姑的兒子胡泰生,也就是盛長柏的表弟,明蘭的表哥。
首先,就是泰生人品好,為人老實忠厚,沒有壞心眼,是個好人。遇事不急躁,脾氣也很溫和,好相處,值得女人托付一生。
其次盛紜為人豪爽,作為婆婆,很好相處。加上盛紜一直感念當年盛老夫人對自己一家的大恩,而明蘭又是在盛老夫人膝下長大,深受盛老夫人喜愛。
如果明蘭進門,盛紜一定會善待明蘭。而一般新媳婦嫁入婆家的棘手的婆媳問題,明蘭就不會遭遇。
最後,泰生家境殷實,獨生子,家裡人口簡單,家人們都相處融洽,沒有什麼紛爭。
這件婚事,在盛長柏看來,也就隻有一點不好,血緣關係近了一點。
但是老太太不懂遺傳學,不會認為有什麼不好,還會認為親上加親,更有優勢。
泰生的各方麵都好,都挺合適,但最後被老太太pass掉了。
因為泰生和品蘭才是一對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傳統看來最合適的一對兒。
因為維大伯的媳婦李氏,不想把品蘭嫁給泰生,想把品蘭嫁回自己的娘家。
盛紜又喜歡明蘭,就向老太太暗示了想要為泰生求娶明蘭。
但是李家嫌棄品蘭性子野,沒規矩,拒絕掉了李氏想把女兒,嫁回娘家的想法。
被娘家嫌棄之後,李氏就又看上了泰生,想把品蘭嫁給泰生。
老太太為了成全泰生,品蘭這一對青梅竹馬,也為了不影響大房二房的關係,就放棄掉了泰生。
第二個人選是盛維媳婦李氏的娘家侄子李鬱。
這個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人選,就是李氏想要品蘭嫁給的表哥。
李鬱身材修長,眉清目秀,白皙俊俏和年輕時的盛紘很像,帥哥一個。
沒有什麼不良嗜好,平時就是關在屋裡苦讀,沒有通房丫頭,不好色,自製力強。
盛老太太對李鬱算是基本滿意,李家家世也算不錯,書香門第,家資富足,父母厚道,李鬱也很上進。
算是一個備選,李鬱在老太太這唯一的失分項,就是是一個讀書人。
說李鬱像是盛紘,不如說李鬱更像老太太的夫君盛老探花。
老太太擔心李鬱和盛老探花一樣,婚前婚後兩個樣,搞一個寵妾滅妻。
老太太因為老探花,對讀書人人品並不信任。
第三個人選不是宥陽本地人,是老太太回宥陽,路上遇上的熟人,又是老太太年輕的手帕交,嫁到賀家的賀老太太的孫子賀弘文。
賀弘文也不錯,白淨麵龐,修眉俊眼,雖然不如齊衡般秀美,卻有一股濃濃的書卷氣,是一個溫潤的帥哥。
從老太太當初自己選夫,選上了老探花就知道,老太太是一個‘顏黨’。
賀家家世也很好,賀家係屬名門,賀家曾老太爺創白石潭書院,為天下讀書人之先,領袖清流數十年。
賀弘文的父親是賀老太太的第三子早逝,隻留下賀弘文一個兒子,很得祖父母眷顧。
賀弘文這一枝屬於賀家旁枝,出身大族有教養,又因是旁枝,和明蘭庶女身份適配。
賀弘文這一支,世代是醫官,家底也很殷實。
賀弘文本人謙虛有禮、溫潤如玉,讀書不圖科舉,一心學醫,年紀尚輕,醫術就頗為高明。
賀弘文不是老太太本就厭惡的勳貴,又不是嫁人之後,看清了厭惡了的科舉讀書人。
從醫的賀弘文各方麵條件一下子就戳中了老太太,列為了明蘭夫婿的第一人選。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