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老太太更看好賀弘文,認為賀弘文是明蘭夫婿的頭號人選。
但是盛長柏覺得李鬱的各方麵條件也不錯。
單純因為老太太受過科舉讀書人的傷害,就給李鬱減分,多少有些不公平。
從李家拒絕掉品蘭,就可以看的出來李家是一戶講規矩的人家。
講規矩總要比沒規矩好,最怕的就是不講規矩的人家。
品蘭直爽,大大咧咧,不拘小節,不受拘束的性格是很可愛。
但也隻是自家人會覺得這個女兒,這個妹妹可愛。
作為婆家來說,沒哪個長輩,會喜歡以後要管家理事,相夫教子的兒媳婦是這個性格。
如果品蘭不是盛紜的親侄女的話,就是盛紜一樣很難接受品蘭的性格。
不可能選擇品蘭,嫁給自家泰生。
‘野蠻女友’這一套,在大周的大戶人家是不存在市場的。
講規矩的人家,保護的也是正房大娘子的利益。
盛家二房就是不講規矩,才讓盛紘把林檎霜搞大肚子進了門,造成了盛紘的寵妾滅妻。
王若弗二十年的憋屈,委屈,都是因為盛家二房沒規矩造成的。
有規矩的話,有長輩、規矩的約束,就算以後男人變了心,要納妾進門,妾室也不可能跟林檎霜一樣,爬到正房大娘子的頭上。
指望這個男人可以正常三妻四妾的年代,男人不好色,不納妾,太過於困難。
就是女人可以依靠一時的感情,美貌,吸引住男人一陣子,也很難永遠阻止得了男人的色心。
沒有女人可以永遠十八歲,但是總有女人十八歲。
不如讓規矩約束保護女方的利益。
讓盛長柏來看,兩個人的樣貌、人品、才學家世都不差,可以算是旗鼓相當,都可以算是明蘭的良配。
完全不必因為老太太更中意賀弘文,就直接把李鬱直接給排除掉。
可以給明蘭一些自主的權利,和兩個人都接觸一下,自己挑一個合適的。
“六姑娘倒是很喜歡宥陽……”許三繼續的說道。
老太太回到宥陽,要陪伴大房老太太,幫著明蘭相看人家,幫著大房震懾三房的一家子敗家,無賴的族人,事情很多。
但是明蘭回宥陽什麼事都沒有,被各位女眷相看也隻是見上幾麵。
明蘭這一次回宥陽,主打的就是一個放鬆。
在宥陽玩的很歡樂,找到了品蘭這個興趣相投的小夥伴,釣魚,爬山,打獵,在宥陽玩了一個痛快。
“許三你這趟差事辦的很好,老太太和六姑娘這一路平安,多虧了你。等等了你直接去賬房領賞,我再給你一段假期,你也好好歇上一陣兒。”
“多謝公子,我不過是按著公子的吩咐做事。”
“老太太和六姑娘能一路平安,也是你辦事儘心,去領賞吧。順便其他人的賞錢也領了,為他們分發下去,然後就讓他們各自回家探親去吧,有什麼事要辦了會再通知他們。”
許三當初帶的人手,大部分都是徐州的本地人。跟著許三外出,護送老太太跑了這一趟宥陽,汴京,已經半年時間甚至過年都沒有回家,現在給發點錢,放個假,也是應該的。
“劉韜,汴梁的家裡,最近沒什麼事情發生吧?”許三走後,盛長柏繼續問劉韜道。
“聽我母親說,家裡這一段時間還算是太平,林小娘最近也沒鬨出什麼事情,就是一直纏著主君,想讓主君為四姑娘選一門夫君出身高門的親事。”
畢竟從小一起長大,劉韜也知道盛長柏最關心,汴梁家裡的什麼事。
劉韜的母親,就是王若弗身邊最信任的劉媽媽。
劉韜從自己母親這裡得到的消息,也算是最準確的消息。
看樣子是隨著墨蘭的年紀越來越大,馬上就要及笄,將要嫁人。
林檎霜的眼界也就沒在隻盯著後宅爭寵。
要指望王若弗帶著墨蘭出門相看,林檎霜也就不大得罪的起王若弗。
更多的目光已經是開始盯著了外麵,謀劃著怎麼讓墨蘭高嫁。
“家裡的其他人可還好,父親母親的身體如何?”
又問了一些家常,知道家裡的情況算是安穩,和諧。
盛長柏接收了兩人從京城,稍過來的衣食和信件之後,就結束了這次問話。
然後盛長柏當然還是查看起來,這次家裡寄過來的信。
這次盛長柏收的信多,畢竟是過了一年。
有老太太的一封感謝叮囑信,有盛紘,王若弗日常關心的一封,有長楓少有的寄了一封,有如蘭應付式的寫了一封,還有明蘭的感謝信。
除了一些每次必有的一些感謝,叮囑,思念之外。
家裡的來信之中,值得關注的一點就是。
京城的局勢更緊張了,老皇帝已經有一段時間不怎麼露麵。
近一個月的時間,老皇帝也就是在新年祭禮的時候露了一下麵。
從年輕時候開始,就還算勤政的皇帝,現在開始不怎麼上朝了。
老皇帝這樣搞,除了幾個正副宰相之外,其他人見不到皇帝。
搞得汴梁城裡,流言飛起,人心惶惶。
對於老皇帝這種異常舉動,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猜測。
認可度比較高的說法,有兩種。
一種是說老皇帝,這段時間被群臣逼迫立儲逼迫的厲害。
老皇帝不露麵,不舉辦朝會,是為了躲避群臣的逼迫。
一種說法就是,老皇帝身體已經不行,時日無多。
已經病重,身體已經不允許老皇帝聽朝。
不管出現的是上麵哪一種情況,都不是什麼好事。
老皇帝一搞事情,朝廷就動蕩,滿朝的大員,就又沒了什麼心思乾正事。
從盛長柏穿越過來,每過一段時間,朝廷上就要經曆一段這種事情。
而且一次比一次鬨的厲害,動蕩的時間更長。
也是這個年代人口平均年齡不長,從老皇帝將近五十歲之後。
對於皇帝的身體,所有人就都沒了信心。
老皇帝還喜歡顫顫巍巍,表現出一副虛弱的樣子。
讓人感覺隨時會噶,所有人就都被皇帝搞的心裡沒底。
老皇帝這次來這一出,可能是想試探一下邕王、兗王。
老皇帝這樣搞,不露麵,汴京就成了邕王、兗王的舞台。
有皇帝鎮著,邕王、兗王兩夥人尚且爭的頭破血流。
皇帝要躲回後宮看戲,邕王、兗王這倆能把狗腦子都打出來。
總之汴梁現在的局勢,就是一個字—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