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要清理出去朝堂的庸官和貪官,庸碌也不必貪腐的破壞小。
寧可朝廷白養這些人,也不能讓這些人掌握權利。
科舉的製度總體不能動,算是文人的根基,也是現存最先進的一種人才選拔機製。
但是考試的內容,還是可以更為實用一些。
起碼加入一些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算學之類的基礎知識。
另一個全國的最高的學府太學,也可以效仿現代的大學,培養一些農業,水利,礦產等等方麵專業的人才。
“然後的話,還是從農業下手。”
封建社會的根基就是種田,種田也是一件永遠繞不開的事情。
首先推廣良種還是必須的,其實這件事已經做了不少,土豆已經推廣半個大周。
剩下的就是,在全大周範圍內推廣開來,現在沒有推廣到的偏遠地區,其實比其他地方更需要土豆。
第二點就是要抑製土地兼並。
大周之前不抑製土地兼並,造成了大周工商業的繁華。
但這個事情,還是過猶不及,大周工商業的還容不下過多的失地農民。
太多的農民失去土地,也找不到工作。
沒有辦法生活,隻會是造成各種民亂,損失大周國力。
第三點,盛長柏還是支持了皇帝在地方,推行青苗法。
在青黃不接的時候,官府低息借錢給農民。
替朝廷饞這份錢是一方麵,另一個高利貸對民間的百姓的破壞,還是太嚴重。
借了高利貸的自耕農,很少能夠翻身的情況。
一個個都從朝廷主戶,換成了沒有地,依附於地方,為朝堂做不了什麼貢獻的客戶。
做這種事,對官員的道德和監察,肯定要提高許多。
但也是整頓了吏治,準備時常監督,安排了完善的監管製度,盛長柏才敢去支持這種事。
不然本來的善政,到地方也隻會執行為苛政。
最後一點,就是方田,查清楚地方上瞞報的田畝。
地方上無主,瞞報的土地,查抄出來,剛好可以便宜賣給底層百姓,給普通百姓補充一波。
“之後就是軍事。”
可以推廣一下將兵法,禁軍之中,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問題,還是值得改變一下。
….
訓練和帶兵出征的武將,從來都不是同一批人,也是挺誇張的。
這樣確實不會讓武將的勢力過大,但是影響軍隊的戰鬥力也是真的。
給一個五年十年轉任的期限,也可以儘量的減少這種問題。
軍隊的改革還是要繼續的走下去。
解接冗兵和淘汰老弱,是長期都要做的事情。
另外可以給士兵,武人們提高一些待遇。
當然待遇高了,士兵武將的素質也就要提升上來。
新皇在武功方麵比之前的皇帝更出色,也有底氣對武將放鬆一些。
軍校還是要安排起來,新的武將上任需要考核上崗。
舊的武將軍官,也要分批回爐。
“然後就是改革商法。”
頒布完善的商業法律,創造更好的商業環境。
繁榮經濟,收取更多的商稅是一方麵。
另一個也是要限製商人的行為,肆無忌憚囤積居奇,哄抬物價這種事情,政府還是要控製的。
然後就是加大海上貿易,慢慢的發展海運,海貿,海軍。
增加朝廷收入是一方麵,海軍在針對遼國的時候,也可以派上大用。
“軍器也要改革。”
這個事情,盛長柏可以帶頭做,攀科技樹是一方麵。
要保證各個軍器監,製造的軍器質量,也是一方麵。
現在大周軍器質量,和西夏差距那麼大。
本身存在技術差距是一方麵,對質量把控不嚴,質量良莠不齊,也是一個方麵。
質量上盛長柏可以自己攀科技樹,提升冶煉水平,提升鋼材強度。
數量上的話,也是可以推廣一下流水線,讓這些鐵匠,工匠們,隻專心一項技藝,提升生產效率和質量。
盛長柏三十歲這年,大周的改革,有了初步成果。
農業,軍事,商業,軍器各方麵都有了一定成果。
國富兵強,條件成熟,大周又發起了對西夏的戰爭。
顧廷燁率領大軍防禦北方的遼國。
盛長柏帶兵出橫山,攻取西夏。
國內更混亂的西夏,表現的比上一次還不如。
盛長柏不隻是成功占據下來橫山,更是率兵攻入西夏的興慶府。
如果不是西夏的幼帝和老寡婦,還存在遊牧民族的本能,跑的快。
盛長柏真的可以抓到西夏的幼帝,回汴梁獻俘。
把西夏的興慶府劫掠一空,一把火燒了西夏的國都之後。
盛長柏才決定結束這場戰役。
說實話,西北這塊地,盛長柏真的看不上,大周朝廷其實也看不上。
占領這些地方,是可以占據一定的戰略優勢。
但是也就隻是具有戰略優勢,開發難度很高,投入和產出,實在不成正比。
大周境內本來就有許多可以開發的地盤,還沒有開發。
實在的沒有精力,大力開放更貧瘠的地盤。
占領下的地盤,名義上在大周的統治之下,其實還是分封給依附大周的番人。
當然了等這些番人,受到漢人的長期教化,認同漢人的文化之後,遲早要被同化,成為大周自己人。
盛長柏這次出兵除了打殘了黨項,讓黨項人短時間對大周再無威脅之外。
還在於打通大周和西域的商路,大周采購戰馬要比之前,容易太多。
盛長柏三十五歲這年,大周又經過五年的勵精圖治,厲兵秣馬。
發起來對遼國的戰爭,兵分五路,從西北,北疆,山東,內河,海路,同時進兵。
經過兩年的攻伐,大周還是打崩了越來越腐朽的遼國。
收回了燕雲十六州,實現大周自太祖一代,一直以來的夙願。
如果不是金人強盛,大周目前還不適合和金人直接接壤,要留著遼國對付金人。
大周其實都沒必要接受遼國的請降。
在盛長柏三十七歲之年,攜帶著滅夏平遼的不世之功。
以不及不惑之年,官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
正式成為大周的宰輔,宰執大周,成為大周立國以來最年輕的宰相。
.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