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先中舉人_影視從四合院閻解成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八章 先中舉人(1 / 2)

“也可以,大姐夫用什麼弓習慣,我讓他們取弓去?”

盛長柏練習弓箭,也有幾個月,射一射固定靶,六十步之內,也可以中個十之七八,已經可以拿的出手。

因為耳聰目明,視力優秀的原因,這方麵盛長柏算是天賦異稟。

“二郎,我慣用一石五鬥弓。”

用得慣一石五鬥弓,袁文紹也是一個有點勇力的人。

大周朝禁軍標準士卒,用得了九鬥弓,都算是精銳。

禁軍又是整個大周朝,最精銳的軍隊。

袁文紹比精銳還是勇一點,也算對得起自己出身將門,衣食無憂,自小習武的經曆。

弓馬技藝不錯的話,袁文紹不走蔭封,也有機會考中武舉,中一個武舉人,同樣可以混個低級武官當。

大周朝失去了燕雲十六州,沒有了北方的養馬地。

戰馬稀缺,發展不了騎兵,也就隻能主力發展弓駑兵,禁軍一半以上都是弓弩手,大周最看看重的就是射術。

射手不是遊戲裡麵的脆皮,古來射手,都是軍隊裡麵最身強體壯的一批精銳。

挽不了硬弓,弓箭哪還有射程和殺傷力。

兩個人比過步射,盛長柏十中八,袁文紹成績也還可以,和盛長柏不相伯仲。

不比射速,也不比連失,單是比準度,盛長柏還是占了一點便宜的。

但一個主業習文,一個主業練武,一樣的成績,也就可以代表著是袁文紹輸了。

袁文紹一個二十多的成年人,比盛長柏一個十二歲少年,這個成績,足夠羞恥了。

“可惜,家裡不是校場,練不開騎射。”袁文紹遺憾,不甘的說道。

“有機會的,以後可以一起去打獵,比一比誰打到的獵物多。”

騎射對於現在的盛長柏來說,難度就有點高了。

步射和騎射,用的長弓都不一樣,都可以算是兩個項目。

騎射盛長柏都還沒有練過,還沒有晉級到這個程度,當然不和袁文紹比這個。

比箭過後,盛長柏就和袁文紹閒聊了起來,沒有再做多餘的事情。

今天這場下馬威,盛長柏隻是暗示了一下袁文紹。

自己這個小舅子,有揍他的能力,威脅的話,心裡明白就行,不適合說出來的。

華蘭嫁人之後,盛家就在這汴梁城,低調的生活了起來。

現在的朝堂局勢很亂,因為皇帝年齡已大,身體也不好,親子又死了的原因。

勳貴大臣們,整天就是勸諫皇帝,過繼宗室,早日立儲。

老皇帝了失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心裡不痛快,哪願意去撿便宜兒子,和滿朝大臣,整日的爭論不休。

儲君職位,也就一直懸而未決,遲遲不能定下。

封建王朝,國家沒有繼承人,確實算是人心惶惶,國本動蕩。

滿朝的文武大臣,也就都沒了啥心情,處理國家的正事。

整個東京城暗流湧動,勳貴大臣們甚至是後宮,都以最有希望立儲的邕王、兗王兩位親王,分為兩波,明爭暗鬥,暗潮洶湧。

盛紘這麼一個謹慎的人,當然不會冒失。

不想參與什麼奪嫡,爭取什麼從龍之功。

一個沒有實權的六品小官,對於兩個親王來說,也沒什麼主動拉攏的價值。

所以盛家謹守門戶,減少社交,除了和一些盛老太太,盛紘,王若弗的故舊之外,也不多和旁人走動,盛家在京城算是平靜的生活了兩年。

又是一年的金秋,盛長柏也已經十四,自覺兩年多的學習下來,經義,文章也都有了一定的水平,也就準備參加州試。

準備第一次科考,大周朝的州試,也叫發解試,其實就是爭取一個參加禮部省試的資格。

想考進士的人太多,州試就是一道篩選。

考中了就是舉人,這個舉人的意義,其實也不是很大。

相比於後世的明清,大周朝的這個舉人,實惠程度上來說,差上了很多。

沒有任何免田稅的優待,舉人沒有出身,隻享有免除本人丁役、身丁錢米的特權,曾赴省試的舉人,可以贖免徒以下的公罪和杖以下的私罪。

多次考過州試,省試又沒有考過的話,也有可能被朝廷賜予同進士一個出身,混上一兩屆的微末小管,但這不算是好的前途,沒什麼未來。

朝廷的優待不多,民間還是很認可舉人含金量的。

每一個能過了州試的舉子,都可以說是潛力股。

能夠得到一部分鄉民的尊重。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說的就是大周朝的讀書人。

還有一點要說的是,大周朝的州試過了,取得也隻是一次性的省試資格。

今年八月考中了舉人,隻可以參加來年春天的省試。

舉子不參加或者參加了沒考中進士,想要參加下一次省試,還要繼續的先參加州試。

“長柏,聽莊先生講,你這兩年經義,文章都大有進益,你想要下場一試,也是時候,就算這科不中,也算是長了經驗。”

想要參加州試,盛長柏還是先找了盛紘。

有參加‘彆頭試’的資格,盛長柏沒必要去和普通士子競爭,搶彆人的名額。

盛紘現在還是官身,盛長柏當然家室清白。家裡不是商籍,胥吏,可以說盛長柏這個家庭背景,基本不需要政審。

盛長柏沒有過作奸犯科,不在服喪期,沒有殘疾,盛紘安排人給盛長柏做保,很順利的就取得了考試資格。

拿著寫明姓名,年齡,籍貫,樣貌的準考證。

在王若弗的相送之下,盛長柏就走進了考場。

說實話,盛家人對盛長柏參加的這個州試,並沒有多重視。

沒有人會覺得,已經讀了十年書,過目不忘的盛長柏,會考不過錄取概率,超過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彆頭試’。

進入考場,開考時間到了之後,就看到考試的題目,掛於廳額。

考生把題目記下來之後,就可以回自己座位考試去了。

也算是人性化,如果有沒看明白題目的考生,甚至可以開口像考官詢問。

當然了題目,不是狂草而寫,沒那麼難辨認,盛長柏沒發現自己所在的考場,有人沒看明白題目的情況。

科舉改革,取消了詩賦之後,也就剩下了三門,經義,試論,試策,也就是考三場。

說簡單一點,這考試,就是需要考生寫三篇小作文。

試經義是出題者從儒家經書中截取一句話,讓考生闡述其蘊含的義理。

試論,則類似於命題作文,就是要求考生評論經史記載的某個典故或某一位曆史人物。


最新小说: 傳頌之名 重回八零,嬌氣包的幸福生活 快穿:病嬌反派太任性 三歲小福寶:暴躁奶團在線錘鬼 人在現實,但有鼠符咒! 第九十九次心動 華娛2001:叫我導演! 我靠噩夢賺錢 成為女生的我有些孤僻 裴大佬的小嬌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