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也是二十多歲,終於熬死了先太後,才掌握了國家最高權利。
一對便宜母子,因為相互需要的原因,你幫我正位,我送你權利,相處的不錯,現在可以說是真正的母慈子孝。
朝堂上就成為了一個三足鼎立的局麵。
宰相韓大相公是一波,大部分朝臣都站在宰相這邊。
畢竟韓大相公代表著的是士人的利益。
限製皇權是文臣一直在做的事情。
以太後為首的舊時代勳貴是一方力量,這些人的利益需求,是保持住自己手裡的權利。
以皇帝為首的禹州一夥新時代勳貴,又是一個政治團體。
這些人跟著趙宗全上了位,當然是希望自己一夥兒掌握著最多的權利。
現在朝堂上最大的一夥力量,當然還是宰相為首的文官集團。
皇帝和太後的力量,加起來差不多才能和宰相抗衡一下。
宰相韓大相公算是一個標準的儒家文人,可能沒有做權臣的意思。
但是太後一個後宮婦人,哪裡懂什麼治理國家,國家大事。
掌握著國家最高權利,也不過是享受著這份權利欲,存在感。
畢竟一個沒有孩子,又死了男人的寡婦,生活確實無聊了一點。
太後被身邊的這些舊勳貴哄著,維護著舊勳貴的利益。
趙宗全為了坐穩自己的位置,也隻能討好太後,支持太後。
這兩個人掌握著朝堂不乾正事沒關係,宰相可以代理。
但隻想維護舊勳貴的利益,性格剛直的宰相哪裡能忍。
當然不能允許太後,皇帝亂來,必須給兩個人頂回去。
所以現在朝堂上麵,一直就是皇帝支持著太後,跟宰相掰頭的場麵。
這種局麵,還是要等趙宗全什麼時候,覺得自己的皇位穩固。
不再需要太後幫著自己坐鎮,想要太後退書還朝之後,才可能改變。
怎麼能合規合法,合情合理,又不撕破臉的,把太後、皇帝的亂命給頂回去。
這是一門學問,看著還是很有意義的,盛長柏確實要多學學。
盛長柏有閒心看戲的原因,還是這三個人湊在一塊,兩個人都不懂怎麼治理國家。
國家大的政策方麵,還是宰相韓大相公做主。
太後為舊勳貴爭取的一些利益,大都是一些個人職位的升遷,地方上的調動,政策的傾斜,財物的賞賜。
這些方麵,相對來說還算影響不到國家大局。
三個人湊在一塊,還是乾了一些正事的。
趙宗全覺得自己的位置穩固了一些之後,馬上就派出自己大兒子趙集英,帶著顧廷燁率軍南下平叛去了。
雖然趙宗全,派禁軍出去圍剿亂民,有給自己大兒子刷軍功,刷威望的嫌疑。
但是這夥亂民,鬨騰了已經小兩年,確實是早應該朝廷派人,去把亂民給剿了。
不管出發點是什麼,能把事辦好就行。
……
首先是普通生員參加的州試過去,官宦子弟的彆頭試也過去。
盛家參加的還是隻有盛長楓,盛老三還是輕鬆過了彆頭試,名次排在了官宦士子的中遊。
符合盛長楓的實力,沒什麼驚喜,沒什麼意外。
看盛長楓這個彆頭試的名次,就知道這次的考試,沒多大的問題,不可能出現太多的舞弊情況。
這兩場考完,可以說盛長柏已經忙完了,今年朝廷安排下的所有任務。
剩下的時間,還要不要做事,就看盛長柏自己的選擇。
盛長柏自己選的話,當然還是趁著這段時間,宰相當權的時候,多挖一點蛀蟲出來。
趙宗全手裡沒有可用的人手是趙宗全的事情。
跟盛長柏這個監察禦史又沒有什麼關係。
前一段時間,是老皇帝喪,新皇繼位,朝堂上的事情多了一些。
才會把人忙的不可開交,但現在朝堂已經進入了穩定階段。
以大周朝現在這種,一份事情幾個衙門管理的情況。
就是去掉一半的冗員,各個衙門也就是忙一些,也不會運轉不起來。
“長柏,你過來我幫你介紹一下,這是你吳世伯家的三郎,這是你劉世叔家的大郎……他們兩個都是剛過了州試的舉子,提前過來東京備考省試的。”
盛紘幫著盛長柏介紹的這倆,都是一些盛紘同年,過去同僚的兒子。
盛紘的同年,在汴梁當官的沒多少個,大部分都是在地方任職。
這些同僚、同年的兒子進京趕考,免不了要來故交之家拜訪一下。
盛紘這個人,關係好的朋友、同年、同僚還是挺多的。
在官場上確實也需要多交朋友,就是宰相在朝堂上,也需要有人幫著搖旗呐喊。
官位低一些就更不要說了,更需要資源共享,互幫互助。
這些人過來拜訪,禮數是一方麵,當然也少不了希望照顧的意思。
畢竟都來東京趕考之人,就是不惹什麼麻煩,需要官麵照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