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劉洪昌以後再結婚,王翠蘭也不可能沒表示。
老娘是有一些錢,但是也算不上多富,沒必要讓老娘出兩回錢。
然後劉運昌那五百塊錢,劉洪昌就不可能退了。
劉運昌送的五百塊錢,算是還的欠款。
劉洪昌就留在自己手裡,想做什麼的話,也算有個啟動資金。
“那我就收著了,等你再結婚的時候,再給你。”王翠蘭收了起來,然後道:“既然你買了這麼多東西,要慶祝,那就把麥香也叫我過來吧。”
“那等下我給他單位去個電話去。”
用外麵的公用電話,給楊麥香單位辦公室,留了一個消息之後,劉洪昌就在家裡準備起來了晚餐。
都是活雞,活鴨,活魚的情況下,晚餐從半下午就開始準備其實也不算過分。
穿越來的劉洪昌,其實有挺長時間,都沒有怎麼特意下廚。
最多也就是簡單做幾個菜,自己動手做一桌子席麵這種事,有十年以上時間沒有過了。
這個世界原身,其實也有十來天沒有下廚。
家裡有王翠蘭,吳小英,楊麥香還時常過來的情況下,劉洪昌也摸不到鍋碗瓢盆。
今天買這麼多菜,除了慶祝的意思之外,劉洪昌也是想試試原身的廚藝怎麼樣。
然後到單位之後,按著原身的水平,發揮自己的廚藝水平。
展現的廚藝水平過高,二食堂生意太好,受累的是劉洪昌自己。
不能說食堂的生意好與壞,對劉洪昌都一樣。
隻能說食堂就算效益很好,多的那點獎金和福利,也沒有多少。
一個月的獎金和福利加起來,都在十塊錢以內。
想要試原身廚藝的話,還是要做原身的招牌菜。
原身最擅長的一道菜,就是溜肥腸,人送外號“肥腸劉”。
雖然做菜做出來的外號,算是食客對原身廚藝的高度認可,但是這個外號真的不體麵。
然後還有一道醬油雞,也是劉洪昌的摘牌菜。
從這兩個招牌來看,溜肥腸算是一個經典菜,北方,南方都有做。
但是劉洪昌的做法,明顯是偏向北方的做法,基本上是偏到東北去了。
然後醬油雞,屬於粵菜,標準的粵菜做法,又偏到最南方去了。
這東一個榔頭,西一棒槌的,不是劉洪昌的學貫八大菜係,樣樣精通。
隻是說明了,劉洪昌的廚藝,走的是野路子,不成體係。
“洪昌,今天菜做的不錯啊,你這手藝是大有長進,尤其你這個溜肥腸,做的比以前更好了。”晚上吃飯的時候,劉運昌第一個誇道。
“是嗎,我也嘗嘗,是比之前要更好吃。”吳小英同樣給予了肯定。
“確實比之前要好吃很多。”
“今天的菜,都要比之前好吃。”
王翠蘭,楊麥香也是紛紛給予肯定。
“哪裡,隻是一般,算不得多好,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劉洪昌真實的評價道,就是現在劉洪昌比原身的刀工、火候,各方麵都要掌握的更好,按著原身的方法來做,今天的菜也不能多驚豔。
做了一桌菜之後,劉洪昌也就知道了原身的水平。
按著係統技能劃分的話,招牌菜能達到高級的水平。
其他常做的菜,劉洪昌本身的手藝,也就是中級水平。
這個水平就是和這個年紀的傻柱比,都遠遠不如。
兩個人都是有廚藝天賦的人,但是有傳承的傻柱,就是要比沒什麼傳承的原身,強上一個大檔次。
單比廚藝,這個北方小城,比起來京城,差距還是挺大的。
體驗完了之後,劉洪昌也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單位首先還是先,讓自己輕鬆一點再說。
第二天,劉洪昌就是準備好好上班,到了之後,也沒有往什麼主任的辦公室裡麵跑。
到了之後,就做著各種營業準備。
檢查完廚具之後,劉洪昌就準備看下,這食堂的調料種類和品質。
沒等劉洪昌看完,就有一個小夥,躥到了劉洪昌跟前:
“師傅,師傅,聽說你離婚了?”
這個小夥兒是劉洪昌的徒弟六子。
這個算是單位給安排的徒弟,就跟這個年代,技術車間每個老師傅都安排了帶徒弟的任務一樣,食堂的老師傅也有這個義務。
這種被動的師徒關係,雖然沒自己主動收下,準備傳承衣缽的徒弟,那麼親近。
但是沒有疑問,師傅和徒弟,肯定是自己人。
“離了,不就是離個婚嗎,我沒什麼事,你用不著這麼小心翼翼的。”
看著說話都不敢大聲的徒弟,劉洪昌寬慰道。
“師傅,為什麼啊,你那媳婦,可是服裝廠的一支花。”(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