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書華!
李唐王朝的宗室還是有很多的。而且,雖然大敵當前,那自然是同仇敵愾。
但是,無一人成功,都被武則天的勢力給鎮壓了下來。
對此,我隻能說,宗室人雖然多,可廢物也是真的不少。
而且,武則天的實力到底還是在那裡的。
雖然,她從不曾帶兵打仗,可她挑選出來的那些將領,也確實都是平定叛亂的好手。
或者說,那些帶兵的人,在此之前並配不上將領這個稱呼。武則天此人,確實有一些識人之才在身上。
在很久之前,她確實也曾經跟我說過一句,李唐宗室大多數人都不成事。
當初,確實不曾放在心上,而今想來,確實是這個道理。
也正是因為如此,叛亂的多,被迅速平定的,也多。
其實,稍微看得清點形勢的宗室成員就應該知道,武則天的上位,已經不是他們這些沒什麼實權的人阻止得了的了,也隻不過是拖拖時間而已。
可是,武則天遲早,不也要登上皇位的嗎?
連她自己的親生兒子,曾經的皇帝,李顯也已經在房州那種地方過起了苦日子。
而另一個兒子,雖然還有皇帝的名頭,可整個王朝都知道那隻不過是虛名而已,根本算不得數。
至於他們這些宗室,武則天又怎麼會給他們留情麵呢?
如果他們選擇沉默,或許也就過去了。一些構不成實質性威脅的人,武則天說不定也就放過了。
畢竟,武則天也挺忙的,她得把她更多的精力用於處理更重要的人和事上。自然不會跟他們這些人計較。
可是,他們非得撞這個槍口上,那我也沒辦法了。
如果我不曾記錯的話,我依稀記得,之後這些宗室應該還會在武則天正式稱帝之後鬨一些事。
因而,武則天估計又得大開殺戒了。也就是說,李唐宗室又得再少一批人。
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的駙馬們似乎就是到了那個時候出事的。
而義陽公主好像就是在那個時候去世的,宣城公主倒是活了下來,活到了很久之後。
突然發現,我確實擁有了不少權力。然而,我卻還是沒有能力改變什麼。
這讓我有一點悲涼的感覺。
這日子就先過著吧,說不定過一段時間就會有所變化了。
沒過多久,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在眾人的圍觀下從洛水中撈到了一塊寫有“聖母臨人,永昌帝業。”的白石,然後獻給武則天。
“聖母”自然就是指的武則天,而這一句話的意思顯而易見是讓武則天繼位當皇帝。
這無疑引起了軒然大波。
畢竟,這樣的劇情,往往會發生在改朝換代的時候。而且,也就意味著,武則天可以繼承帝位了。
一般來說,像這種突然出現的異像一般會被認為是上天的旨意。
而皇帝,往往都喜歡聲稱自己是天子。以及,在詔書的最開始,不往往也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開始的。
不過,順嘴一提,這句話的正式發明,其實已經要到明朝朱元璋的時候。
現在還並不存在這個習慣用法。畢竟,明清文章跟漢唐古文還是有較大的差彆。
而這樣的差彆也意味著,每一個朝代的詔書確實有很多的區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