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上奏?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詩》雲:瞻彼……瞻彼後麵是什麼?我有些記不清了。”
朱厚照重新翻開來書,這會兒他亦是一副認真的模樣。
其實自小,他就不是很厭惡讀書的人。身上的一份靜氣似乎與生俱來。哪怕各科目老師布置再多的作業,他也會晚上回家不慌不忙的完成。
後來人們說他是彆人家的孩子,成績好又懂事。實際上,他自己的想法更加純粹一些,隻是覺得這些事應該自己去完成。
換到現在學這些古文,其中亦有古人的智慧,他在這裡要和讀書人交流、要有文字往來、要識文斷句,那麼總是要讀一些的。
驚訝的反而是楊廷和,他沒想到自己隻是領著讀了幾遍,太子竟一下子嘟嘟嘟了好些句子,哪怕是斷在了‘瞻彼淇澳’這裡,其實也非常不容易了。
朱厚照不理會他的情緒,完全沉浸在其中。他一直知道自己的記憶很好,當然談不上過目不忘,但論起來,也有點像是歐陽克背《九陰真經》,比郭靖能記多了。
於是擷芳殿內的氛圍忽然多了往日從未見過的書聲琅琅。
過後不久,
劉瑾小步過來稟告:“殿下,內閣徐大人派了人過來,似乎……是找楊中允有事。”
“喔,那便去吧。”朱厚照看著書沒有抬頭。
楊廷和有些尷尬,他就像是有兩個上司,完了兩個上司意見還不一致的倒黴鬼。
“殿下……這……”
“沒事,既然是內閣相召,國事要緊,楊先生就去吧。”
楊廷和擦了擦汗,
今天這是怎麼了,他這個芝麻綠豆的小官成了兩邊的香餑餑。
“臣,謝過殿下。那臣,這就告退了。”
“嗯。”朱厚照在人緩緩退出殿時喊了聲,“楊先生,”
“殿下。”楊廷和又轉身,看到了低著頭語氣幽幽的太子殿下。
“今日,你教得好,我覺得讀書似乎也有點意思。”
“這是臣的榮幸,也是臣應儘之責。”
之後皇太子不再說話。
楊廷和原本是覺得沒什麼,但是某一瞬間似乎是直覺使然,他忽然覺得殿下最後的話有言外之意。
殿內,劉瑾還是放不下今天殿下親近楊廷和這一節。
逮著個機會亂講話。
“奴婢覺得內閣和楊廷和也有些不知禮節了。仿佛內閣的事就重要,殿下的事就不重要?”
朱厚照意外的抬頭看了他一眼。
嚇得老太監頭一低,“奴婢失言,請殿下恕罪!”
這老家夥心胸也是有些狹窄,不過外臣和內侍官是不能搞在一起的,否則皇權就沒有空間伸張了。
如果劉瑾和這些文臣一條腿穿褲子,那才是他的死期。
思慮到這一節,朱厚照忽然又笑了起來,
他這樣哈哈笑著,劉瑾心也長舒一口氣,跟著嘿嘿尬笑兩聲,“殿下……奴婢這心是不論如何都向著您的。若是有嘴笨的時候,說的不對,您就罵我兩句。”
“該罵的時候我會罵你的。我現在沒生氣,罵你做什麼。”
這話一出劉瑾就懂了,什麼叫該罵的時候?那不就是說現在是不該罵的時候?
這樣哪怕他對外麵那些為人稍微壞些,也沒什麼大的問題。
不過朱厚照還是開始考慮起了劉瑾的問題,
曆史上,這個人的名聲差得很……
“殿下,學了這麼許久是否已經累了?”劉瑾想要快些掠過這一節,便動起心思提議道:“我為殿下找來了一把神兵,隻有龍子龍孫方能拔出!”
為了哄小孩子高興,他那邊可沒少收集這些好東西。
“不必了。”
……
……
內閣裡,楊廷和老老實實的站好,麵前是徐首輔和劉、李、謝三位閣臣。
首輔徐溥宣德三年生於宜興,弘治五年,前任首輔劉吉罷官免職,他開始接任這一位置。
風格上,徐溥以安定平靜為宗旨,遇到什麼事情也都是和劉、李、謝三人共同商議,總得來說是個清廉之臣,今年也已經70了,還患有眼疾。
弘治十一年乞歸鄉裡,次年便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