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聰明人的謀劃
李儼才這個人,說到底還是在湖廣、封疆大吏雖然官兒不小,但在京師那也算不得什麼,可為何張晟這樣叫好呢?
便是因為這個李儼才是吳寬的姻親。
左順門之變,使得當時許多參與的人失去了官身、功名,甚至家裡的人也受到牽連。
但就是這個吳寬,死後得到了朝廷的豁免,
能得到豁免,就說明皇帝對他還是有感情的,這時候要去升李儼才的官,皇帝沒有拒絕的道理,吳寬死還不到兩個月呢。
而且太子本人也說不出不喜吳寬的話來,
畢竟人家剛死,你何至於這樣,不是顯得自己心胸狹窄嗎?
而且右布政使升任布政使又合乎情理,太子當然也可以說讓李儼才任彆的職務,但朝中那麼多大臣,都是聰明人。
吳寬與你不和,你便不讓他的姻親去浙江,
豈不是正好說明伱在浙江有事情?
就是這其中種種微妙的關係,才讓張晟為他喊出一個‘妙’字來。
劉大夏卻沒那麼激動,他是想著太子殿下的風格來的,
所以東宮什麼風格?
喜歡占住大義,又覺得自己謀劃充分,所以會有些自信。
就這兩點,太子便應該不會拒絕李儼才的任命。
弘治皇帝在這類糾結的事情上,又特彆喜歡看東宮的態度,隻要東宮不搖頭,這事兒基本也就成了。
“那便如此吧。”
劉大夏慮定,於是照此辦理。
弘治十七年九月初三日。
王華在京師碼頭上了船,準備直下杭州。京杭大運河在這時候是漕運的通道,客船也是通的。
到了浙江的時候,他得知朝廷也派了湖北左布政使李儼才任浙江布政使。
這個人派得好啊,便是他也不得不承認,朝中諸公,還真的都是聰明人。
而他一到岸,
各個衙門的來盯梢的人全都回去稟報了。
便是梅可甲也對此頗為關注。
杭州的九月又是一年秋日,這季節讓杭州城更添了幾分肅殺的氛圍。
魏彬小步快跑的要登梅府的門,
這讓梅可甲微不可查的一笑,
還記得當初是他急著拜魏彬的門,現在,一切又換過來了。
真是人生如戲。
“哎喲喂,您這心可真裝得住事兒,那個湖州知府徐若欽一封奏疏都到了紫禁城了,您還跟這兒品茶呢?!”
魏彬一到梅府,看梅可甲是不慌不忙,小搖椅晃啊晃的一邊喝茶,一邊兒聽杭州的名妓給他彈曲兒,愜意的很呐。
他可不行,他那顆心都已經急到嗓子眼兒了。
“魏公公?您怎麼來了?”這梅可甲也不是什麼十裡聞名的大善人,他一路走來艱難險阻不計其數,人心險惡看的太多,能活下來,凶狠、狡猾,那都少不了,所以是故意裝作沒看到魏彬。
這會兒看到了,又演出一副驚詫的樣子。
魏彬或許知道,但知道也沒辦法。
“這是出了什麼事了,魏公公?”
魏彬急得秋涼的時候出汗,“朝廷來了旨意,派王華巡撫浙江。這事兒你梅大掌櫃應該知道吧?”
“知道啊。”
“那你還跟這兒喝茶?!那王華是詹事府出身啊!”
梅可甲歪頭笑了笑,“這我就不明白了,你魏公公是太子的人,新任浙江巡撫也是太子的人,都是太子的人,他來了是你的助力,還敢給你拆台不成,你急什麼?”
“哎喲,我說你是真不明白,還是裝不明白。咱家在杭州這麼些年,殿下為何早不派人,晚不派人,偏偏這個時候派人?這一定是那封奏疏讓殿下覺得咱家的差事沒辦到位啊!”
平日高高在上的鎮守太監能把話說到這個程度,說明他也確實是慌了。
但他的慌,並不能博得梅可甲的同情。
每個人做事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進或者退,以自己的利益為根本點。
梅可甲也是。
所以他的利益是什麼?
是把海上的貿易做下去,把太子的銀子弄出來,然後讓自己能夠有機會回到京師、家人團聚。
這個魏彬對他有何用?
沒用。
官商結合,官商結合,魏彬是和他結合的那個官。
其實本質上,也不是魏彬,而是太子。
太子放誰在浙江,他就和誰官商結合。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的魏彬對他來說失去價值了。
但也不能就這麼把他給推出去,
畢竟魏彬知道他的許多事情,也是太子身邊的近侍,隻要不死,你知道他到太子麵前哭一哭鼻子,太子會不會饒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