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們走後,
朱厚照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
他在考慮應把銀子花出去。
幾萬灶戶以每人三兩銀子算,則需要至少二十萬兩白銀,考慮到這個過程中還是會有侵占,他會多出二十萬,所以這四十萬要花出去。
當然具體需要多少必然是根據實際情形。
這樣一來,內帑大約還有五百二十萬兩銀子。
這還不算在揚州查抄的罪銀……算是很多了。
“……劉瑾,你去將工部和禮部的兩位尚書宣來。”
劉瑾心疼皇帝,“陛下,今日已經疲憊了,要不等明日吧?”
朱厚照不是個腦子壞掉的家夥,尤其這次重病讓他也認識到了一些東西。
乾工作不能夠急,連軸轉,日子長不了。
尤其,他的父皇也是這個例子。
所以稍作思量之後,“那便明日午後吧,將他們放在第一個。”
“是。”劉瑾見自己竟然勸誡成功,心中不勝歡喜。
他最近有些麻煩,而任何能證明他在皇帝心目中地位的事都是令他高興的。
朱厚照起來扭扭身子。
外麵太陽已慢慢落山,午間的燥熱不見。湖邊的小亭又有幾分涼爽。
今日既然不處理政務,稍作休息,繼續恢複,他便也給自己找了些樂子。
就是叫來秋雲與他對弈一番。
晚上再用些清淡的美食、好好睡上一覺,如此舒服多了。
第二日。
禮部尚書林瀚和工部尚書曾鑒按照旨意入宮。
朱厚照臉色又多幾分紅潤,年輕人的朝氣似乎也回來了大半,“……朕想在京師建造一座大些的藏書樓。”
藏書樓一詞更易於古人理解。
“藏書樓?”
“嗯。朕知道,朝廷本就有文淵閣用來收藏圖書典籍。不過那是朕讀書學習的地方。這次,朕是想為普通的百姓建一座藏書樓。”
林瀚和曾鑒都有些驚奇,
但雖說奇怪……他們也無法反對。說到底這又沒什麼不好。
“陛下之意,是用藏書樓教化萬民。”
“可以這麼說。”
林瀚思來想去不覺得有什麼問題,最終還是讚成,“此乃造福當代,澤被後世的善政!如此,我大明禮教文化必定繁盛!”
朱厚照雖然不是很喜歡這兩個老臣,但他們也就是迂腐,並不奸壞。
“朕的意思,藏書樓就在西城選塊地方,離書院近些,規模也儘量大一些,免得以後書不夠放。當然,如果地方不夠建,那就遠些。總之先要大。”
曾鑒不明白,“陛下,這是要多大?”
朱厚照想了想,“怎麼也要能夠容納五千人在這裡麵同時讀書。”
“五千人?!”
孔子也就三千弟子。
不過朱厚照是按會試的人數算的,到了科舉之年基本上入京的舉子會有五千人左右。
但人數是一方麵,最重要是大了以後,可以包羅萬象,多放些書。
而且他不會隻放儒家經典,像是兵書、史書、農書、甚至將來會有的經濟學的書、格物學院出的書等等都會存放。
不過放儒家經典以外的書這種事,他不會和兩位老臣講。
現在隻說要建藏書樓就行了。
曾鑒對此彆無二話,他隻有一個說法,“臣聽說陛下設立了京師規劃司,似藏書樓這樣超大建築,是不是也要宋司正那邊一並配合?”
朱厚照點了點頭,“這個沒問題,朕會與其說的。”
此外,藏書樓的性質也會是非營利性。
因為是麵向普通百姓,實際上會準許所有人進入其中自由免費閱讀。
我們這個民族,對於教育的重視是無以複加的。這時候也不存在讀書無用論,這時候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但古代讀書也不是件容易事,如果家裡窮,那麼書從哪邊來呢?
而朝廷營造一個知識寶庫,並對外開放,誰說就不會有讀了兵書的軍事天才和善於經濟的內政之才湧現?
可以說,這才是未來的驚喜所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