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紅薯入京(二)_大明嫡長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嫡長子 > 第509章 紅薯入京(二)

第509章 紅薯入京(二)(1 / 2)

第509章紅薯入京二)

“你說是誰?”

“回陛下,是平海伯世子。”劉瑾提著小心講了。

“平海伯世子?他這個時候來見朕能有什麼事?”朱厚照一時也想不到。

夏皇後見此情狀,心裡頭對這個梅懷古也沒啥好印象。

她與寧妃、昭妃兩人的關係倒還好,本身皇帝也並沒有因此而忽略她皇後的地位。

她始終是皇後,她以後的孩子還是嫡子,到目前為止,更加沒有人敢掀起所謂‘立太子’的風浪。

但皇帝兩自皆出梅氏,現如今風頭正盛也不可避免,其勢頭甚至要蓋過皇後的娘家夏氏,這便不太好了。

當然,人家以正事的名義,她也不敢在這個上麵惹皇帝不快。

“陛下,平海伯世子如此緊急,想必不是小事。國事為重,陛下還是去看看吧。至於臣妾,不礙事的。”

“那朕去去就來。你傳膳吧,等結束了,朕到坤寧宮來。”

“臣妾遵旨。”

朱厚照對於後宮、這些女人的關愛當然是有的,但他也有一些基本的底線,且這些底線已經明明確確的告訴了她們,就是不能夠影響前朝的事——不參與、不關心、不添亂。

總得來說,他還處於青春盛年,目前還沒有明顯的問題。

“懷古啊,你這事辦得有問題,朕是從坤寧宮來,若不能說出個一二三,到時候朕不計較,皇後也要找伱的麻煩。”

皇帝邊走邊說。

“嘿嘿,陛下說的微臣都明白,”梅懷古很有一股子拍馬屁的嘴臉,他從小就是很有眼力見,“隻不過,此事涉及到微臣府上的那個奇怪的客人,我爹交代此事關乎陛下,有此一節便怎麼也不敢耽擱……”

“你府上?”

朱厚照剛剛走得快,還沒注意到他帶的人,此時轉身發現有一男一女落在他身後,那個女人他還有些眼熟,隻不過印象不是特彆深。對於皇帝來說,所見的陌生人不少,需要記住的名字也太多,像這種就容易想不起來。

“民女孟櫻草民孟求中),拜見陛下。”

“他們這是……”

“陛下可還記得紅薯?”梅懷古提醒了一句。

朱厚照有一個動作的停頓,呼吸也不由加快了幾分,神情中毫不掩飾激動,手指指著說:“對對對,朕想起來了,那個手帕上有紅薯圖案的姑娘。懷古,你剛剛的意思,她一直在你的府上?朕還以為她離開京師了呢。”

孟櫻抿著嘴唇,什麼話也不敢說。

當初,她是要離開京師的。但是梅可甲不讓她離開。

隻有她在京師,她的父親才會帶著紅薯到京師裡來。

因為她爹當時被關在大牢裡,放出來的條件就是帶回紅薯,如果女兒也走了,父親也放走了,皇帝去找誰去?

這個道理淺顯易懂。

但當時皇帝並沒有明說。

現在麼,又矢口否認。

孟櫻其實已經見怪不怪了,她在京師幾年了,正德皇帝掌朝堂、開海禁、強兵馬,驅韃靼。一戰洗刷土木堡之恥,他的心機、手段和威望,就是在府裡隨便聽聽也聽得到。

而她以及她的父親,想要反抗幾乎是不可能的,隻能認,並且祈禱著把這件事辦好了,便可以解除這種‘暗軟禁’。

梅懷古也不會去管她的心思,而是順著皇帝的話往下說:“因為此事重要,我爹便交代,好生伺候她,所以孟姑娘一直都沒離開。”

這些都是細枝末節。

重點不在這裡,皇帝也不想聽。

“那麼,紅薯呢?”

問出這話,朱厚照的視線也落在了梅懷古所帶的袋子之上。

“微臣這就拿出來,聽孟父說南邊的人都叫他番薯,孟父,你快與陛下稟報。”

說話間,朱厚照已經自己走下去拿在手裡看了起來。

紅色的、橢圓狀……的確是紅薯。

“好啊!好啊!你們幾個可算是立了一大功!”

一聽皇帝說這話,三人都有些麵帶喜色,能讓皇帝高興,少不得一番賞賜。

其實所謂的種紅薯,拿這個就可以種了。

他小時候是在農村長大的,還去鄰居家的田裡偷挖過。

不知道這個時代的人是怎麼種植的。當時他在農村,父母和爺爺奶奶輩會把這個東西先收在地窖裡過冬,以免紅薯被凍壞,到了來年開春,大約也就是這個時候,氣溫在十幾度,就種到地裡進行培育,然後它會長出綠色的紅薯苗。

等紅薯苗長到30到50厘米,就剪下來,插到已經開墾好的地裡,再之後等到九月份、十月份就可以收獲了。

當然,紅薯的種類繁多,我們國家又幅員遼闊,所以有的在春季種植、有的在夏季種植。

這都不是關鍵,關鍵在於紅薯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最為顯著的就是耐旱、耐貧瘠、產量高,不挑地形,即便在山上也能種植。

從正常年景來看,一畝地種紅薯能產2500到3000公斤,也就是徐光啟所記錄的‘一畝收數十石’明朝一石是150斤)。其產量是一畝稻田的十幾倍。

但,這個事呢要分兩麵看。

第一,指望紅薯一到,就養活全國人民,那是開玩笑。

因為紅薯的熱量很低,不管你吃什麼東西,人體總歸是需要熱量的,紅薯的熱量隻有大米等穀物的三分之一,土豆和玉米基本也是和紅薯一個水平,說得直白些,紅薯吃得再多,80是水,那有什麼用?

所以不談熱量,隻談產量,這是耍流氓。

另外紅薯沒有油,吃多了肚子容易脹氣,也就會導致一種情況,額,就是拉不出來……

所以即便紅薯後來成為一種‘美食’,但始終不能成為主糧。

因而想象中依靠這個推平全世界,更加不可能。其實在真實曆史中,紅薯在隆慶、萬曆年間已經傳入中國,到了萬曆後期以及天啟年間,官方都有記載陝西、河南、南直、山東、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各布政使司已經普遍種植紅薯。

但是,它並沒有能拯救流民遍地的大明朝。

從這個維度來說,人禍永遠是最大的問題,生產力很高的工業國家一樣有饑民。

不過話又說回來,

在溫飽仍然是個大問題的時候說紅薯口感不好、吃多了泛酸一樣是耍流氓。是完全不能理解災民所說的一種矯情話。

對於淪落到啃樹皮的人,能吃上這個就是升入天堂。

對於活在溫飽線上的百姓來說,大米、小麥之外如再種植一點紅薯,可以解決青黃不接的問題,甚至可以節省一點主糧進行儲備或是售賣。

對於整個國家來說,多出一種可以吃得食物,那總歸是好事情。

繼而就可以大大緩解如今尖銳的社會矛盾,老百姓穩住了,他推動各種各樣的改革措施、即便激進些也不會造成地動山搖的後果。

能夠養活更多的人、能夠增加社會的彈性,這是它的意義。而不是覺得它不能一直吃或者不能依靠它吊打全世界就認為它根本沒有價值,這屬於二極管思維。

所以在朱厚照的眼中,紅薯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戰略作物。

而此時,他正捧著,這個他前世吃都不想吃的東西,現在要小心對待。

“陛下,不必……不必如此。”孟櫻開了口,不夠不確定自己講得這話是不是得體,話到最後顯得底氣不足。

“為何?”

“因家父已經在老家培育種植,紅薯是剪莖作種,所以……”

“喔?”朱厚照懂她意思了,“這麼說,朕就是吃了它也沒關心。孟父,是這樣麼?”

“回……回陛下是的,草民知道此事極為重要,若不先進行培育種植,也沒有膽量來打擾陛下。”

“倒是聰明。”朱厚照忍不住讚了一句,有這個腦子才能辦成事,“不過朕就不吃了吧,眼下季節合適,你帶的這些還是都拿去培育。”

“是。”

“你說說,怎麼帶回來的,海外又是什麼情況?”

孟求中初次見到皇上,多少有些緊張,“草民回……回陛下的話,這些番薯是從草民從滿剌加國偷偷運回,當地有弗朗機人,這些也最早是他們帶到滿剌加國。”

“滿剌加國?”

朱厚照的地理知識開始遭遇考驗。

“是我大明屬國嗎?”

“回陛下。不是的,滿刺加國屬於暹羅王國,這些都是海外小國,與我天朝難以比擬。當地人也曾聽聞我天朝天子,他們心生向往,隻是遠隔重洋,若不是為了求生的商人,一般人沒有膽子麵對海上風浪。”

朱厚照忍不住笑,

這話後半段就屬於是胡說八道了。

不過現在的政治正確如此,他也不想花力氣去糾正這個東西。

實際上,滿刺加國就是後來的馬來西亞、新加坡那個地方,葡萄牙人最先到達這裡,然後就發生戰爭,也導致了該國的衰亡。

時間點,就在大明正德年間。

換句話說,歐洲人的炮火已經抵在亞洲人的腦袋上了。

包括呂宋島,也就是菲律賓,也是在本世紀被西班牙人侵略。

現在的大明朝經朱厚照影響,已經有了一個開海行商的利益團體,終有一天,來自大明的商人和來自歐洲的商人會撞上,按照這幫強盜的邏輯,你賺錢的生意,他們一定會動手搶和打。

或許那一天會比想象中的來得更早也說不定。

這些擺在一邊,

眼前這個紅薯還是讓朱厚照分外激動。

說一千道一萬就是三個字:要推廣!

他很自然的笑納了這個東西,讓劉瑾端到一邊。

然後對孟家父女說:“這樣的作物往後必定活人無數,孟求中,你所立之功,比你想象的要大。朕也向來賞罰分明,說吧,可有需要?”

“這個……草民不敢。”

“陛下富有四海。”梅懷古提點他一下,“你儘管開口就好。”

孟求中抬起頭,有些茫然,略帶耿直的說:“陛下,草民想要百兩紋銀。”

朱厚照和梅懷古一時愕然。

“缺銀子?”

“是,草民的女兒還沒出嫁,嫁妝還沒著落呢。”


最新小说: 妻子體內有道魂,我親一口不行嗎 黑道:血獄江湖 六年出山,三歲萌寶被罵野種 大命錦衣衛:開局滅門八大晉商 和男神齊穿獸世!獸夫們爭寵忙 玄驛行紀 直播:工資上交?那我可得噴你了 滄瀾界之星辰法則之主 睜眼新婚夜!換個丈夫,幸福一生 茅山小天師:地府人間斬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