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入城!
這處名為聲穀驛的驛站像今日這樣圍聚這麼多官員的畫麵以往是有過,但實在不多。
過往的趕路之人看到為官之人還帶了守衛,大多不敢靠近,隻以敬畏的眼神打個撇,隨後便忙自己的事。就連馬匹都要綁到稍遠一些的地方。
萬一哪裡弄的不好,官府之人找你麻煩,作為百姓怎麼敢抵抗?
因而張璁還是獲得了一個安靜的環境。
人與人見麵,一開始的客套、禮節自不必說,表明身份、來意以後,張璁不敢怠慢,請人到屋子裡擺上席做好。
因為所來之人,乃是陝西巡撫衙門的幕賓,就是類似於顧問團的感覺。
巡撫衙門中,往往有幾名到十幾名的幕賓,他們輔佐巡撫處理政務,至於說多重要,那便要看巡撫本身對他們的信任程度。
張璁還分不清這位易敦彥在陝西巡撫王廷相那裡是什麼角色,但易敦彥的確帶來了巡撫的親筆信,而且還有衙門印章,這樣便做不得假了。
“閣老有命,中丞自然不敢馬虎。原本在下已經在城中等候上差,隻是上差忽然停下,因而便出城來接。”
“閣老有命?楊閣老?”
“自然是楊閣老。”
張璁官位不高,但見識尚可,他知道楊一清在西北十幾年,其所用之人必定不少。
先按下這點不說,他解釋道:“這慶陽城裡,此刻怕都將在下這個欽差視為洪水猛獸,還未入城,便已經動作頻頻。在下原想摸清些情況再入城,沒想到叫敦彥兄出城來接。”
說話間,眼底有一抹精光閃過,陝西巡撫衙門的人既然能來,其他人應該也能來。
想躲是躲不過了,既然如此,不如開門迎客。
易敦彥則心想,豈止是洪水猛獸,簡直就是奪命之鉤。
“上差……”
張璁抬手,“我表字秉用,這樣稱呼更好。”
“不可,張禦史是陛下所遣欽差,在下不過一介幕賓,豈敢逾矩。應稱上差合適。”
易敦彥的姿態擺得很低,並不因為眼前這個人十分年輕而輕視,況且除了欽差的身份,都察院禦史也是個位低但權高的職位。
張璁是以往隻當過知縣,朝廷大事從沒參與過過去的慣性太重。在這個瞬間倒第一次嘗到了權力的味道。
“上差,閣老給中丞的意思,是要全力配合上差在寧夏的行動。但中丞有一言想請在下冒死向中丞請教。”
“直說就好。”
“好。中丞是想知道,這次清理軍屯,是在寧夏,還是在陝西?”
張璁端在手裡的茶杯慢慢放下,他明白陝西巡撫王廷相為什麼很在意這個問題。
如果隻是查寧夏,那麼就是如浙江貪腐窩案以及發生在淮安府的事情一樣,個彆人暴露出了問題,惹得龍顏不悅,那樣查辦了就是,無非就是一個何錦義嘛。
但真的按照清理軍屯這個意思去理解,就不應該隻是清理寧夏鎮,天下衛所眾多,隻清理一鎮,有什麼意義?
然而真的清理整個陝西的軍屯,作為陝西巡撫,就得特彆小心了。
張璁想了想後說道:“軍屯之弊已久,陛下欲除之而振天下。”
易敦彥明白了,他手掌有微微的顫抖,“如此說來,是風雨欲來。”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聖旨既到,誰敢不遵?”
先前他還沒什麼底氣。後來也不知這慶陽城裡是什麼人在相互揭底,竟給他送來了何錦義、薑漢、楊英等人私役軍士屯田的情況。
再加上又有陝西巡撫衙門從旁協助,自然是多了幾分把握。
“敦彥兄,在下改了主意,這便入城如何?”
入吧,即便他不入,旁人也會找過來的。
“是!”
好了,這下慶陽府要開始熱鬨了。
……
……
在今日以前,張璁從未受到這樣的禮遇。
一鎮總兵,再加上鎮守太監都將他列為貴賓般對待,他入城之時,行轅便已經安排好,當日更有晚宴。
寧夏鎮上上下下入得了眼的武官悉數到場。
可是,他這個官方宣旨的人還什麼都沒說呢,這幫人便似全部知道一般。僅是這種為臣之心,他便看不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