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王守仁稟奏!_大明嫡長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嫡長子 > 第596章 王守仁稟奏!

第596章 王守仁稟奏!(1 / 2)

事情其實出的很奇怪,不管是代王還是沈王,這兩個山西的王府中都潛藏了不少錦衣衛內衛所的人。

雖然說的確是‘有壓迫就有反抗’,但壓迫了的幾個地方,凡有不穩當的,朱厚照都是命人嚴加監視。

難道是都被騙過去了嗎?

朱厚照不能確定,毛語文並沒有給他確切答案,但可能性還是有的。

當初朱棣在北平也被人看著,身邊肯定也有南京的探子,還不是被他蒙混過關了。

王爺畢竟還是王爺,監視的人隻能尋個機會瞅瞅,也不能時時刻刻接觸他,知道他和每個人講得每句話。

暫時按下這份疑慮,朱厚照還是先去見了自己的四位內閣閣臣。

眼下,他們四人應當都沒有收到相關的信息,他們不知道,朱厚照也有了點涵養功夫,麵上平靜如水,就算是他們也看不出來。

“元宵未過,便宣四位閣老入宮,辛苦你們了。”

楊一清也擔不起皇帝這樣講話,更彆提其他人了,於是紛紛執禮彎腰,不敢承受。

“臣附議。”楊廷和最先說。

原來是搞錯了重點。

被精簡下來的人去哪兒?

朱厚照知道這四位經驗老道,一定也能想到這個問題。

薊州最終的結局,就是三點。

這種時期對於無能之人那是折磨。

此事被一幫禦史言官揪著不放,十多天上了四十多份奏疏要皇帝治他君前失儀之罪。

有幾個得力內閣閣老還是不一樣的。

閣老們明白聖意。

“你們以為呢?”朱厚照問道。

朱厚照見到這一位是開心的,錦衣衛稟報的事情語焉不詳,但似乎又確實存在問題,現在王守仁回來了,在他看來不管什麼問題已經解決一半了。

一個王朝兩三百年間,會在不同時間段冒出一些比較厲害的精銳兵馬,比如明朝的戚家軍、關寧鐵騎。

“是。”

“都指揮使司!”嚴畢雲說得很堅定,“臣是受邀前往,參加宴席,過程之中內急出門,結果迷了路,無意之中聽到這密室之謀!”

朱厚照表麵上心情裝得不錯,他笑著搓手,“尤址,天很冷,除了介夫,其他三位先生年紀都大的,搬火盆過來。”

要說大明,這個時候應該有至少兩百萬軍隊。

至於這第三點,也是一個總的,就是由亂到治,突出一個穩字。

這的確不是假話,封建王朝不管宣稱有多少兵馬,實際有戰鬥力終歸是少數。

再說了,薊州如此,之後大同、宣府也如此,各個都有這等實力,難免有不穩之憂。

他著急,除了是因為聖旨,還因為另一件事。

說到這裡朱厚照忽然明白過來了。

“今年沒有科舉,主要的就是三月份的大朝會。安穩了兩年,今年事情明顯多了,楊閣老怕是又得辛苦了。”

當時新任的良鄉知縣陸恭肚子疼痛難忍,實在是撐不住,於是要去解手。

這是老政治家,在考慮事情方麵比朱厚照這種沒實操的可能還更加全麵,所以看完以後皇帝如往常一樣滿意,“如此可稱妥當,用印,頒給楊尚義吧。”

朱厚照不會一味堅持己見,也是要看情況,關鍵他以後的主要依靠不是薊州兵馬,所以給一個便於他們操作的政策也沒什麼問題。

第一代沈王是朱元璋第二十一子,洪武二十四年受封沈王,就藩沈陽,永樂六年,朱棣將其遷藩至山西潞州。

正德三年的時候,有一次皇帝召見順天府主要主政官員,畢竟正德二年分田了,一年過去,朱厚照想看看情況如何,所以下令顧人儀拎著這些人一齊入宮。

但他對楊尚義有些不滿意。

第一,軍屯要清理到位,這毋庸置疑。

“嗯。”

為什麼錦衣衛打聽的消息沒有打聽到點子上,聽到有風聲,卻不知風從何處來。

“陛下。”楊一清上稟,“臣有一言,不知當說不當說。”

即便練兵,也是老的不管,重新編練。

“陛下……是想讓薊州如寧夏那樣。”王鏊首先說,“不過寧夏原本隻七衛,除去傷亡之後,精簡為四衛,並不多難。但薊州卻不一樣,需要裁減的士卒要多得多。”

內閣回去以後,楊一清親自執筆擬旨,擬完了以後他送呈朱厚照閱。

“微臣遵旨。”

皇帝一方麵嚴苛,一方麵又寬厚,這就是老話講的恩威並施。

本來他還想寒暄兩句,哪知道王守仁到嚴肅的很,“陛下!臣有要事相奏!”

“為君分憂,乃為臣之責。”

“是!”嚴畢雲深吸了口氣,“按照臣當時聽到的,他們是想利用兩個亂,一個是清理軍屯的邊鎮之亂,一個是反叛之案而引起的朝堂之亂,雙亂之中,他們趁亂起事,再聯合其餘各處亂軍。至於陛下說山西一點動靜也沒有,臣與伯安也探討過,或許是朝廷平薊州之亂的雷霆之勢令他們有些忌憚,所以他們暫時沉寂,準備先等朝堂之亂。”

於是後麵綴了句,“傳旨給楊尚義時要和他說清楚,他是領兵數十年的將領,最懂兵貴精不貴多的道理。這三個甲級衛一萬八千人馬,要是還練不成一支虎賁之師,朕可就沒有客氣話給他了!”

對旁人這是小事一樁,對他而言就是如天一般厚的恩情。

“為了保住一條老命,好向皇上揭露一樁謀逆案!”

“……今日宣幾位過來,主要還是薊州的事情。”朱厚照給大臣賜了座,但他自己一直搓著手走來走去,“薊州曆經六個衛所的動亂,再加上朝廷官軍這一方在戰鬥之中不幸戰死、受傷的人,僅是這樣直接損失,就有三萬餘人。本身呢,薊州兵馬還有不少老弱,因而朕便琢磨著,把薊州原來的二十餘衛精簡為十衛,大約五萬餘人。總得來說就是這個意思,朕想與各位閣老商議一下。”

陸恭本人也始終記得這件事,當旁人叫他三急知縣的稱號時,他也欣然接受,還逢人就感歎:由此而知我皇仁義。

精簡人員簡單的四個字。

王炳和王鏊更沒有其他意見。

“臣還沒有證據,臣是聽到的,沒有一字半句在臣手中。”

“什麼要事?”

“你等他?為何?”


最新小说: 抗戰:保衛南京獲得神級單兵係統 俗仙 亂世饑荒:我打獵趕山當皇帝 資本家大少爺?正好扛回家做老公 流放?改造反派一家,頓頓有肉吃 重生八零,二婚改嫁大佬搞事業 神級選擇:我的獎勵不對勁! 八零小嬌軟,帶崽隨軍後被寵上天 攬腰!失控!清冷大佬親到紅溫 這遊戲也太逆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