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憶昔正德全盛日(二合一,六千七)_大明嫡長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嫡長子 > 第601章 憶昔正德全盛日(二合一,六千七)

第601章 憶昔正德全盛日(二合一,六千七)(1 / 2)

整個二月,朱厚照應該都沒什麼事,雖然薊州、大同、陝西以及西北三邊都鬨得熱火朝天,但外緊內鬆,作為皇帝他能安排的基本都已經安排了。

除了山西作亂之事。

雖說他已經做了萬全的準備,也比較信任王守仁能夠掌控局勢,但還沒有心大到把叛亂當做一件小事。

他心裡有一個預期,若是到了二月中下旬,該入京的不入京,那麼他就要采取措施了。眼下的話,先讓下麵的人蹦躂去。

相比較而言,薊州傳來的大多是趨向好的消息,在鋼刀的加持下,丈量土地也就不是那麼難的事了。

清屯之事做到這個程度,朝堂上更沒有人繼續和朱厚照煩,無論怎麼說清理軍屯的正當性還是很充足的。

國家在皇帝強力的掌控下維持著穩定。

二月以後,天氣漸暖,朱厚照把‘戶外’活動又撿了起來,天氣好時,就和梅懷古以及神武衛指揮使許冠等人玩一玩蹴鞠。

負責他護衛的神武衛現在被帶的一步步向‘大內高手’的方向轉變,這幫人身體倍兒好,每天閒著才容易閒廢。

基於這樣的考慮,朱厚照最初組織了拔河比賽,後來又進行了跑步比賽,最後覺得都不儘興,乾脆就放開手腳讓他們舞刀弄槍的打上一仗,並對最後前三名優勝者進行金錢獎勵。

除了個人還有團體,畢竟軍營不是講究個人英雄主義的地方。

若是天氣不好,皇帝就在屋裡升起火盆,找翰林院、書院的人坐而論道,一方麵是關心朝廷儲才的情況,一方麵也是打發打發時間。

至於大部分的常規政務,他已經放給了楊一清和王鏊兩人商量辦理,由他們拿主意以後向皇帝稟報一聲即可,這類政務,朱厚照朱批最多的就是:知道了。

有些相當於後世的‘已閱’二字。

比如說河南一縣報了雪災,這些事便不再需要皇帝和內閣諸臣商議,該怎麼賑災、派誰去賑災,內閣擬好一個應對之策遞上來,朱厚照看一眼,知道就行了。

國泰民安的時候,皇帝當得都輕鬆。

多出來的時間,朱厚照開始耍刀和槍了!

那日和王守仁一頓酒喝得他熱血沸騰,心中也下定決心要親征。

那麼基本的三腳貓功夫還是得會兩下,保命是其次,如果淪落到保命,那就是玩過頭了,主要還是激勵人心以及讓他自己有些參與感。

先前的比武大賽,前三名分彆為高盤、黃三和以及張劍。他們都是很高大威猛的漢子,朱厚照這個皇帝反而肩膀窄了他們一節。

所以說成為高手是不可能了,入門就好。

有的時候折騰一身汗,再洗個熱水澡,那還是舒坦的。

後宮裡還如往常一樣平靜,不過這日皇帝在帶自己的閨女玩時,其生母沈淑妃忽然跪地請罪。

朱厚照一直心裡記著她的事呢。

好幾個月了,寧夏的事再怎麼樣也該傳到她耳朵裡了。

所以他一直在等,好在沈淑妃自己講了。

事情倒也簡單,宮裡皇妃的親戚,憑著尊貴身份阻撓寧夏屯田清理,當時她正值臨產期,朱厚照壓下了這件事,還圈禁了那一家人,現在估計也放出來了。

他懷裡的女兒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咿咿呀呀的長得又嫩又好玩兒,“說是你堂兄家,嚇得當地官員和朕得欽差都沒敢動手。”

“臣妾罪該萬死!”

天子有威嚴,隻是平常不在後宮逞威而已。

“你事先知道嗎?”朱厚照還在用食指逗弄閨女。

“臣妾不敢隱瞞陛下,陛下三番兩次囑咐,臣妾也早和家裡人交代過。至於這件事,臣妾先前確實不知。”

朱厚照把女兒舉高高,其實心情還可以,隻回過撂了一句話,“不知者不罪。你約束好自己家人,下不為例。”

雖然皇帝講得輕飄飄,但是這幾個月以來沈淑妃確實比其他人侍寢的次數更少。

原先她自己都鬨不明白為什麼,現在知道了則分外著惱於什麼家中的親戚。

朱厚照呢,也不是要把那點兒脾氣向女人頭上撒。

隻不過後宮畢竟不是單純的民間後宅,感情是需要,卻也不能少了規矩。

之所以稍微冷落沈淑妃,不是生她的氣,而是要把規矩這條線也亮給其他人看。

這樣,從夏皇後開始,一個個都該知道皇帝的底線在哪裡。

等到火候差不多了,再恢複平常的樣子,如此和風細雨、但是同時也把規矩伸張了一遍。

其實這段時間比較受到皇帝寵愛的還是敬妃和賢妃。

夏皇後畢竟懷了身孕,現在肚子也大起來了,許多事都不方便。

賢妃性格嫻靜,敬妃身材極好,除了看看閨女,大部分時候他還是在這兩個人身邊。

至二月二十日的時候,各地官員開始陸續進京。

內閣和六部九卿的門檻兒也要被踏破了。

就連侍從室的幾人也閒不住。

最早的侍從豐熙,現在已是福建巡撫,郭尚坤最初外放是在應天府做參政,三年以後,朱厚照調其入廣東,做了布政使。

還有一人——汪獻,他的外放不在彆處,而是一直配合著少府官員做新入京城百姓的房屋安置等事項。

汪獻在正德二年末升為少府郎中,與南北直隸大道項目平行的項目,就是京師的民房建造,他這個郎中就是做這個。

早幾年的時候,很多流民湧入京師,木製房屋亂搭亂建,造成巨大的安全隱患,所以朝廷下定決心解決這個問題。

幾年功夫下來,圍繞著藏書園的南城已經是民居、私塾、商業街都很齊全的成熟功能區了。

可惜最早最早的靳貴一直被皇帝留在身邊,舍不得讓他走。

因為靳貴做事仔細,各類文書、奏章他整理得井井有條,主要他還記得住,差不都就是朱厚照的‘度娘’了,這種人走掉,皇帝都會有些不適應。

所以要說重要性,那還真講不好。

外放擔任巡撫當然是一片坦途,可一個皇帝都離不開的人,那還能差了?

再加上靳貴本身年紀最大47歲),弘治三年就及第的他也比其他人都早,還是第一批進侍從室的,所以這些人相聚,怎麼樣都是以他為首。

靳貴也講究,人人都要請他吃飯,最後他乾脆把這幾個人全都邀請到自己家來。

他一開口,其他人也就不好拒絕了。

於是約好二月二十四日晚,靳府開門迎客。

景暘對此是很重視的,他已經穿好了官服,但還要回到家請府裡的人再仔細的整理一番。

他的夫人因為熟悉他的作息,本來已經給他熬了魚湯留待午夜時喝的,結果現在也用不上了。

景暘的父親在廣州做過官,門當戶對嘛,他的夫人也是官宦家子女,不僅氣質絕佳,而且也懂得世事,在他出發以前還鼓舞:“夫君雖然有才名,也有翰林院、侍從室這樣難有人匹敵的經曆,不過今天晚上,夫君卻是最新的新人了,而且那些老人們皇上將來都要大用,說不準要在朝堂上共事幾十年。”

景夫人這麼說是有理由的,

因為景暘少有才名,有他父親的關係所以他的文章能得一些當朝大佬點評,據說梁儲和當時的程敏政都曾誇獎過他,再加上他二十來歲就中進士。

所以景暘其實是很驕傲的一個人,不驕傲,他也不會有那種不睡覺都要乾活的脾性,這麼做就是為了要爭最好。

“為夫知道。靳貴得皇上重信,豐熙則有開海之功,他們為夫都是打心底裡敬佩的。”

言外之意,汪獻、郭尚坤等人也沒做過什麼了不起的事,至於謝丕,他是謝遷的兒子,更不必提了。

景夫人就是擔心這個,“其他人也都很有才的,夫君難道懷疑皇上的眼光?”

景暘一笑,“不必擔心,便是心裡有什麼想法,我難道還是囫圇不管都說出來的蠢笨之人?迎來送往的客套話嘛,不難。”

景夫人白了他一眼,隨後說:“不過夫君的想法還是對的,與他們交好,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可惜今晚的書便讀不了了。”

就是上次皇帝要他講盛唐,因為很突然,沒有提前準備,其實講得沒什麼問題,但他自己下來以後一回想就覺得還不夠好,於是又開始自虐一般的自我要求。

現在他每日回家都要讀書的。

“今日的事也重要,便是少讀一晚也不打緊。夫君儘管去好了。”

對於景夫人來說,這便是相夫教子、歲月靜好。

景暘身有功名,還入侍從,每日得皇上召見,並且朝無奸佞,外無強敵,這是多少年來都難得的盛世光景。

她本人也是托付得人。

嘭!

人在院落,便能看到外麵煙花升起。

每次大朝會前,便是京裡最熱鬨的時候了。

“娘,我們都收拾妥當了!”

走出屋子的是她兩個孩子,大的是哥哥,十五歲,小的是妹妹,十四歲。

今天景暘允了他們到不夜城去熱鬨一圈的。

不夜城的燈火更加燦爛,掛在牆角的燈籠那都要連線成網了。

每年這個時間點,差不多要開始到最熱鬨的時候了,因為各路官員入京雖說不能拖家帶口,但是一些隨從還是要的,而且經過幾年的發展,除了官員,一些商人也開始湊大朝會的熱鬨,商機多是一方麵,另外也是想獲得最新的消息,正德皇帝頒布了不少新的政策,其中踩對了步子發財的人也不少呢。

所以當景家一行人入不夜城所看到的景象,那真是叫人頭攢動,熱鬨非凡,表演噴火的賣藝者一再的提醒路人要往後靠。

除了這些玩的,不夜城中的新奇事物不在少數。

其中有一家海外展館是梅府的產業,它主要是展出一些海外事物以及航海當中所遇到的一些東西。

因為海貿的利潤巨大,導致大明這個小農經濟體一樣能分化出上層人物對於海貿的高需求,而有這個需求就得有人,如何才能有人?

那當然是多管齊下,讓內地的人增加對世界的了解,激發他們的興趣。

海外展館一共四層,其中有船隻、火炮模型,還有一些介紹外海島情況的書籍,以及一些畫作,畫上的人深目高鼻,畫上的海洋一望無際。

景夫人還好,她來過,她的兒子也來過,但她那深居簡出、養在閨中的小女兒景宛卻是第一次看。

divcass=”ntentadv”這一看,便被深深的吸引。


最新小说: 抗戰:保衛南京獲得神級單兵係統 俗仙 亂世饑荒:我打獵趕山當皇帝 資本家大少爺?正好扛回家做老公 流放?改造反派一家,頓頓有肉吃 重生八零,二婚改嫁大佬搞事業 神級選擇:我的獎勵不對勁! 八零小嬌軟,帶崽隨軍後被寵上天 攬腰!失控!清冷大佬親到紅溫 這遊戲也太逆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