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以國家力量進行商屯_大明嫡長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嫡長子 > 第624章 以國家力量進行商屯

第624章 以國家力量進行商屯(1 / 2)

紫禁城這樣的忙碌會讓時間的流逝毫無感覺,若不是有人提醒,朱厚照大概都意識不到時間已來到五月。

這段時間,王守仁已經從三關鎮移師大同鎮,在近乎半年的時間裡,他這三萬兵馬的軍需供應都是從京師運過來的。

皇帝以這種寧願多花錢糧以維持軍隊的方式來展示決心,震懾不願意執行皇帝命令的將官。

而兩鎮的軍屯清理都是王守仁在做,他一個總督河套的官員,在這段時間已經事實上節製了三關鎮和大同鎮兩鎮兵馬。

他一個文官也親自帶兵到鄉下去查看,這其實並不是皇帝要求。

但清理軍屯這個事,是王守仁十年前就提過的。而且真正會帶兵的將軍,一定是愛護士兵的將軍。把田真的再分到士卒手中,這是他始終都想做成的事。

而通讀曆史的人也一定知道,這件事要辦成,那有多難。

所以王守仁是以一種和時間賽跑的速度來推動每一個衛所進行重新的土地丈量。

十年間,各衛所的底層的腐爛已更加觸目驚心。

在兩鎮各個衛所之內,他都發現有不少的軍戶因難以忍受生活的困苦而逃亡,士兵的口糧不夠、衛所的武器已經破敗。

因為薊州西側有宣府,寧夏和榆林在河套收複以後不再是最前線,但三關鎮和大同鎮則不同,大同是山西門戶,離河套遠,離京師近,如同一個人的脊背,如果大同也縮減規模,就會造成兩頭重而脊背輕,一旦韃靼人以此為突破點,則必定震動京師。換言之,邊疆防線就有缺口,因而大同反而應該重點經營,繼續築造堡、城等防禦工事。”

兵痞和文官不一樣,老話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書讀多了容易膽子小,但是兵痞不一樣,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不識幾個大字,很容易憑著情緒亂來。

王守仁平淡下令。

……

“你們以為如何?”

其實朱厚照的本意是要轉防守為進攻,始終維持規模較大的騎兵部隊,隨時對韃靼進行清剿。

石奉並不好講話。

王守仁的確是一代大家,他沒有囿於現在朝堂上彌漫著的縮編的氛圍之中,而是仍然提出自己的看法。

這就要涉及明代的戶籍製度了,而戶籍製度牽涉就廣了,朱元璋給每個人都安排了一個角色,並且一個人的戶籍一旦確定,其子孫都輕易不能改變,所以非常的僵化。

王守仁背身揮手,他是不想再和這些人廢話了,大同左衛的情況他是親眼所見,與其浪費時間在這些人身上,倒不如快點分田,因為相當數量的軍戶一直都餓著肚子。

“薊州、寧夏、三關、榆林和甘肅都在做,又能有多複雜?無非就是占了田的將官、本地大的宗族以及王府不願意吐出吐出來。寧夏之時還有宦官牽涉其中呢,也一並解決了!本官以為,陛下已經網開一麵,凡配合丈量土地,交出過往侵占的就不殺頭,這是寫在聖旨中的,就是這樣還不願意,那我們也彆無選擇?”

石奉多有慚愧,“去年底到今年初,陛下已經連下數道旨意催促,不過時至今日大同也不過清理了四個衛所。軍屯田地太過複雜了。”

顧佐連連磕頭,“陛下放心,臣無論如何將此事辦得妥當!”

王守仁默默想著,這件事的難度他十年前提出來確實不合適。不過皇帝謀劃十年,所積攢的力量交予他使用,他的底氣也足了許多。

大同左衛的進度偏慢,不管是什麼理由,這個時候都已經變成了借口。

從三關鎮看到大同鎮,軍戶的逃亡是一個普遍現象,導致堡不成堡,所不成所,到目前為止,他就沒見到一個千戶所是完整的。

divcass=”ntentadv”而且這樣的改革,肯定會埋下不滿的種子,所以三關和大同也需要趁此機會重新整編。

同時王守仁還下令,總兵和副總兵要分彆率領兵馬到各衛所督辦,他帶來了三萬六衛人馬,分彆派給他們一衛,再加上石奉和朱鳳自己帶的人,這樣確保不會有不滿之人亂來。

其他幾鎮的經驗都是一樣的,不動一點人,這事情做不下去。

晚上一個人時,

王守仁在行轅書房給皇帝寫奏疏,稟報清屯的具體進展,同時闡述自己對於重新整兵的一些想法。

不過從長治久安的角度來說,繼續鞏固防線一樣重要。

“是。”

他說完,剩餘的幾個千戶都有些惴惴不安。

不過要改起來也不容易,尤其是眼下這個多事之秋。


最新小说: 男多女少異世寵 邊關兵王:我靠殺敵養妻女! 開局兒孫滿堂,手握空間栽滿糧 師妹,老夫都八十了,求放過! 竊位遊戲 重回2005,從學渣開始 大小姐搬空家產,隨軍被寵上天 卻將萬字平戎策 神級選擇:從苟在魔門當人材開始 再嫁謝謝餘生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