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許又新病與非病三原則,亦可排除神經症之類的東東。
最主要的是記住了!親!):
1、其飲食狀況和睡眠狀況正常,社會功能正常。
2、其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是一致。
3、其自我認知正常,知、情、意統一。
但也正因為這樣,陳小姐陳述的,想要改變的“問題”,便變得複雜了起來。
甚至於,如果想要“問題”得到解決,五年時間,都算是比較樂觀的估計了。
而且,其中所耗費的時間,金錢方麵的代價,都算得上高昂。哪怕,我的收費非常低廉。
由於谘詢時間有限,所以,收集完相關資料,傾聽陳小姐傾訴一番並給予相應回應後,時間,就所剩無幾了。
最後,我和陳小姐,協商製定了以下方案和建議。
方案宣泄與傾聽之類的基本技術,就不予記錄了)
1、谘詢師給予來訪者於心靈層麵的陪伴和支持。以事實來證明,並不是所有人,事,物,一定會失去有深度卷入的危險,雖事急從權,但其中的度,要好好把握)。
2、以意象對話來改善心境,並以np神經語言程式學)技術撇除隱藏在認知中的“字詞病毒”;然後,建立正向心錨,嘗試著完善人格。
3、分階段的,對谘詢效果進行評估,並視來訪者的狀態對方案進行調整。
建議:
1、多參加體育運動。比如,瑜伽,慢跑,健美操,以讓自己能夠宣泄積壓在心中的,來自於日常生活中的各方壓力無需一定要大汗淋漓,出點微汗即可)。
2、購買自己早年時期想要,卻求而不得的東西,並妥善保管。
3、嘗試著,培養一門簡單易行,可持續堅持的興趣愛好,收獲成就感的同時,培養獨自獲得快樂的能力。
4、嘗試著,接納現狀,對父母不抱有期待,自己做自己的父母。
5、早晨,入睡前,朗讀羊皮卷一本充滿正能量話語的書籍)。
“謝謝老師,跟你聊完天後,我感覺好多了。”第一次谘詢結束後,離去前的陳小姐,笑著,輕聲對我說了這麼一番話。
“助人自助而已,一切,都會慢慢向好~”這麼說著的我,回之以微笑。
但,看著對方離去的我,心中可並沒有天真的認為,對方的問題,得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今次的谘詢,充其量,也就是讓陳小姐傾訴了一番平日裡不能與他人言的心事。
然後,讓其宣泄了一部分久壓在心中的負麵情緒。
更樂觀的結果,也隻是在她心中種下了一顆能夠催化其成長的契機。
而已~
但是,當下的我,卻可以另辟蹊蹺,以更加效率的方式,解決陳小姐的問題。
那就是,入夢。然後,在夢境中找到奇點,並以此打開進入對方內心世界的大門。
然後通過找出導致問題的根源,解決之!
如此這般之後,陳小姐的問題,便迎刃而解。根本不需要,經過長時間痛苦的成長。
當然,任何事都伴隨著風險。不過此舉,風險由我承擔。
那麼,我為什麼要冒著風險去幫助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