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新軍也不會貿然開動,特彆是如果各省聯動起來的話。”
“那麼,發動初期,我們需要麵臨的是第十一鎮的反撲,他們曾駐紮三鎮,現在又在河南,載灃會第一時間派他們過來。”
“之後,是剩餘的七個鎮,如果北洋被收買了,後期還有兩到三個鎮,這是我們要麵臨的最大阻礙。”
劉一鳴已經開始用“我們”來稱呼,這在孫載之耳中就是一個信號。
“我們不需要打贏,隻需要擋住,拖住,拖幾個月,青帝國就會失去人心,隻要物資充足,我有信心擋住八個鎮…或者更多。”孫載之激動到顫抖。
“你準備什麼時候發動?”劉一鳴皺了皺眉頭。
湖廣地區攏共兩三萬兵馬,其中真正從南華出來的隻有三四千,其他都沒什麼經驗,直接拉上戰場,還真不見得能守住。
想要取得優勢,隻能用南華建軍之初的戰鬥方式——火力覆蓋。
這需要大量物資。
“新年,新年前,新軍士兵會陸續回鄉探親,不能探親的也會在軍隊中過節,那個時候他們最是鬆懈。”
“且,新年青帝國各部門都會放假,反應速度會慢於平常,如果順利的話,我們甚至可以主動向北進攻。”
孫載之拿出一份進攻計劃,顯然是早有準備。
“其實,我建議發動還有一個原因。”見劉一鳴久久沒有言語,孫載之急了。
“什麼原因?”劉一鳴剛剛不說話,其實是在計算,估摸一下大概需要多少物資,又揣摩一下英法的反應。
“我們招收的人馬,走了大半。”
“主要是一些農民和窮困儒生,他們無法理解我們的事業,認為我們是土匪,即便我們給了他們做人的尊嚴、選擇的權利,但是他們卻自己放棄了。”
孫載之有些懊惱,為自己懊惱。
“很正常,他們常年受到封建製度的洗腦,作為封建製度的最底層,反而是最希望維護這個製度的。”
“如果不從思維根源上進行改變,他們會認為他們離開了皇帝就不會做事。”劉一鳴撇了撇嘴。
根植於華人五千年的曆史之中的君主製,不是這麼容易被消滅的。
特彆是君主文化就埋藏在華人的傳統文化中,所以某些程度上,還要感謝青帝國。
如果不是青帝國做出了示範,沒有華人會相信君主製能有這麼糟糕,從而下定決心改變。
“這是一個長期的工作,等一切塵埃落定,我想要你去負責宣傳部的工作,畢竟你是真的接觸過這件事的人,應該更有感觸。”
劉一鳴說這話時緊緊的盯著孫載之的眼睛。
這是一個試探!
劉一鳴要知道,孫載之到底是怎麼想的,是繼續執行他的計劃,還是更想背棄南華,建立一個合眾國。
後者是劉一鳴不能接受的。
“我處理不了這件事,無從下手……”孫載之並沒有在意,他情緒很低落。
因為他什麼都說了,什麼道理都講了,那些人卻根本沒聽進去。
如果是地主或者官僚他還能理解,但那就是一群農民,被地主和官僚欺壓的農民。
“沒關係,等計劃完成之後,我會教你怎麼做,現在更重要是,決定好發動的時間。”劉一鳴試探不成,抽了口煙。
“春節前後肯定是不行,我們沒有辦法儲存足夠的物資,一旦發動,南華會被盯得死死的,英國人會扣押每一顆子彈。
我原本的計劃是等各地的工廠陸續投產,能夠滿足消耗之後再發動,但是既然大家等不急了,提前一些也可以。”劉一鳴說道。
距離春節還有三個多月,時間上不夠。
畢竟這不是軍事運輸,而是走私,不能大張旗鼓的搬運,而且也不能用大船,大型海船上不了長江中遊。
大型江輪又去不了遠海,總不能在上海碼頭轉運吧?那麼多東西一定會走漏風聲的。
除了武器,還有大量其他物資、人員,需要的時間不會短。
“既然如此,就定在春耕之後,六月發動,順利的話,不會影響秋收。”孫載之很樂觀。
“做好準備,我會從參謀部抽調一些人給你,讓他們負責指揮具體軍事行動。”
“另外,我還準備抽調一萬名意誌堅定的乾部或優秀軍官給你,他們可以在成功之後快速搭其基層架子。”
這是一次試探,孫載之感覺到了,但是他欣然接受了下來。
他也沒想過要背棄南華,反而非常渴望版圖統一的那天。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