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的主要支持者是中小商人,工人等,政黨政治下,民主黨就需要給這些人爭取利益,至少表麵上如此。
1戰爆發後,即便有著華夏帝國的分流,美國龐大的產能也爭取到不少訂單,主要是工業和戰爭原料。
加上金融資本不斷的參與戰爭——提供貸款或者購買債券,美國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從債務國變為債權國。
由於華夏帝國的投資限製,加上傳統白人社會的認同性,歐洲大量資金因為戰爭從歐洲離開後,選擇前往美國發展,促進了美國加速繁榮。
龐大的需求加上龐大的資金供應,使工業生產規模迅速擴大,就業崗位增加,用人需求增加,工人收入上漲,商業進1步繁榮。
理論上,平民的收入增加後,民主黨應該迎來1段黃金發展時期,彆的不說,在經濟崩盤前應該擁有壓倒性的優勢。
但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資本主義的本質是剝削工人的剩餘價值,即便在龐大的生產需求下資本家獲得了巨額的利潤,但是沒有資本家會嫌棄利潤太高,他們隻會進1步尋求降低成本提升利潤的空間。
在這種價值觀的趨勢下,加強龐大的資金流湧入,資本家開始了人為的商品價格上漲。
而威爾遜政府不僅沒有及時進行調控,反而因為需要大資本的支持,某種程度上開始放任通貨膨脹。
於是,在這個社會財富快速增加,對外貿易巨額出超的特殊時代,財富被進1步集中到了資本家手裡,資本家的話語權加重。
美國參加1戰,有不少美國人都總結過,這個時期的美國金融資本和軍火商的美國。
以洛克菲勒、摩根等為代表的金融資本和以杜邦為首的軍火商通力合作,財富的不斷增長,掌握了大量的生產資料,也就掌握了大量選票。
對於資本家來說,這個時代的皿煮選票非常的“自由”,洛克菲勒和摩根不止1次組織武裝部隊血腥鎮壓工人罷工,讓工人投票而已,簡簡單單。
於是,本該屬於工人力量增強的工業大生產時代,話語權卻被共和黨所代表的資本家和精英政治家奪取。
威爾遜需要幫助民主黨取得中期選舉的勝利,才能在中期選舉後的兩年時間中安穩的渡過,並且將權利過渡給繼承人。
威爾遜是民主黨人的總統,幫助民主黨就是幫助自己,如果下1任總統還是民主黨人,甚至就是蘭辛,那麼威爾遜就能學習西奧多,保持強大的影響力。
如果不是……
川普時代共和黨總統),奧巴馬民主黨總統)的影響力幾乎被完全消除。
而且威爾遜相信,長期孤立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在這場波及全世界的戰爭中,美國必須選擇合適的時機以合適的身份加入戰爭。
“就這麼做,蘭辛。”
“開始進行戰爭宣傳吧。”
威爾遜將煙鬥放在桌子上,雙手交叉。
“這次戰爭已經威脅到了整個世界的安全,美國作為1個負責任的大國,不能置身事外。”
“為了正義,美國將在合適的時候加入並結束這場戰爭,這將是1場結束所有戰爭的戰爭。”
“大概就是這些。”
這是威爾遜想到的,加入戰爭的輿論準備。
至於借口?大西洋海底沉沒的美國商船足夠了。
“如您所願,總統先生。”
“如果我們要加入戰爭的話,我建議提前通過海軍的擴充提案,海軍的發展需要時間,現在的1線戰艦,幾乎都是戰爭之前下水的戰艦。”
“而且美國兩麵都是大洋,不管怎麼樣,想要維持影響力,都需要1支強大的海軍。”
蘭辛點了點頭,他就是這樣,總統的決定他會儘力執行,而且都完成的不錯。
不過,蘭辛並不清楚威爾遜的外交智慧,這是他們未來分道揚鑣,也是民主黨中期選舉失敗的重要原因。
說到底威爾遜是1名長期處於孤立主義影響下的美國政客,而且還是1名哲學家,有1點理想主義。
例如“結束所有戰爭的戰爭”,例如他真的非常相信十4點和平原則。
…………
聖彼得堡,冬宮。
沙皇尼古拉2世接到了英國和法國的求援信,其中英國國王、不列顛帝國皇帝喬治5世,也就是他的表兄弟親自寫信給他,在信中請求他的幫助。
也許是喬治5世寫的信太富有感情,尼古拉2世看完信之後非常的感動,緊急召見了正在大本營的俄羅斯帝國武裝力量總參謀長米哈伊爾·瓦西裡耶維奇·阿列克謝耶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