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學者和科學家們,不少具有反戰思想,但是也不介意為德國付出一些代價。
但是馬蒂爾德知道,他的丈夫不一樣!
二十七歲的赫爾曼雖然算是一個高學曆人才,但是在這些人群中,他的學曆和能力反而是最低的。
和這些教授們比起來,他隻是一個上了三年大學輟學的學生罷了,連學位都沒有。
嗯,赫爾曼在慕尼黑大學學了三年醫學,眼看就要畢業了,戰爭爆發,他被征召回國加入奧軍,學業就此中斷。
這次來華夏帝國交換交流之前,他正在海德堡大學旁聽,聽聞交流的消息,他跟風的遞交了申請。
對於他來說,他的本學科是醫學,華夏帝國是醫學最發達的國家,來學習一下也有好處。
不過他不抱任何希望,隻是跟風投一下而已,因為他連大學都沒有畢業,不可能通過的。
然後,他通過了,不過不是醫科大學,而是帝國理工大學航天學院通過了他的申請。
“是呀,他們真的對我的火箭理論感興趣嗎?”赫爾曼拉著妻子的手,擔憂的看著越來越近的海岸線。
赫爾曼雖然學的醫學,但是他從小就對宇宙、航天等領域感興趣,或者說極度熱愛。
十二歲時,他就斷定反作用推進的火箭提供了唯一一種實現太空飛行的方式,巨大的火箭一定會用於未來的宇宙飛船。
一直以來,他都在自學宇宙學和航天學的知識。
這次投申請時,他也將自己正在進行的,基於火箭設計寫出的論文交了上去。
加上自己被派往華夏帝國理工大學,赫爾曼猜測,華夏帝國是對他提出的火箭理論感興趣。
這是讓他十分興奮的消息,意味著他可能會得到支持來進行他的研究,不管是資源上的還是技術上的。
很快,船隻靠岸,為了迎接這些學者們,華夏帝國安排了專門的碼頭,有專車接送。
因為來的人不少,不可能聚集在一個地方,所以都是以大學為單位,分開拉走。
赫爾曼帶著妻子跟上了帝國理工大學的隊伍,座上了大巴車,前往火車站。
又經過數小時了路程後,他們才算到了地方,帝國理工大學。
“裴迪南教授在嗎?”
“奧斯特瓦爾德教授,請您和他一起,前往我們為您準備的住所……”
到了帝國理工大學,校長和幾個院長帶著會德語的學生們,開始分配這批教授。
一批又一批人被分走,赫爾曼還沒聽到他的名字。
這讓他有些忐忑,既害怕自己錯了,又不知道自己來的目的。
“赫爾曼,赫爾曼·奧伯特先生在嗎?”終於,一個青年學生喊出了他的名字。
“是我!”赫爾曼舉起手。
“抱歉,人太多了,請問是赫爾曼·奧伯特先生和瑪蒂爾德夫人嗎?”青年跑到他麵前,麵帶歉意。
“是的,是我們。”瑪蒂爾德見丈夫沒回話,趕緊上前點頭。
“請將行禮交給他們吧,我們的車在那邊……”青年微笑著,帶著赫爾曼夫婦上車。
“請問,我們要去什麼地方?我要做些什麼?”上車後,赫爾曼對青年問道。
“你可以叫我楊,是火箭動力研究所的學生,我們要去的地方當然是火箭動力研究所,至於你要做什麼,那我就不清楚了。”
“我隻是個學生,你的事情是研究所的行政主任安排的,不過我大概猜測,是和您的論文有關係。”
“我們研究所一直致力於火箭動力運用於航天器的研究,目前已經進行了多次實驗。”
“您在論文中對火箭設計方麵不同的觀點,正是我們需要的東西……”
赫爾曼看著臉上洋溢著熱情的青年,神情再次恍惚。
這是年輕人對於科學熱愛的表現,是那麼純粹,每次提到失敗時也沒有絲毫的氣餒,提到研究則充滿信心。
這證明,華夏帝國的研究氛圍很好,研究者們不用關心太多和研究無關的問題。
這是赫爾曼從未有過的,曾經的德國倒是有過。
不過戰爭,毀掉了這一切。
“火箭動力研究嗎……”
【作者題外話】:屋漏偏逢連夜雨,不僅平台整體數據在下降,我也失戀了,還要忙其他事,改前麵的事情也就無從談起。
唉,對不住,各位。.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