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聯隊確實完了。
他們完全渡江的隻有一個半大隊,一千五百多人拉出了近十公裡的距離正在往紹興方向疾馳,而還有半個大隊剛剛渡江結束。
最慘的是山田聯隊和其他聯隊一樣,壓根就沒帶火炮——對他們來說渡江堵路是第一要素,火炮這種嚴重占船隻載重的殺器,被他們留到了最後。
這個狀態下的軍隊本就是最脆弱的,偏偏就在這個最脆弱的狀態下,譚忠恕帶領的忠救軍出現了!
沒有防禦工事、失去著火炮的支援,兩千餘人從渡江點一直到紹興縣近十公裡的區域內散開,怎麼擋?
可他們卻不得不擋。
一場亂戰由此展開。
此時的忠救軍差點樂開花了,跟日軍打了這麼久,第一次麵對聯隊級彆的日軍的時候在火力方麵強於日軍,這時候不狠狠的打對得起換掉軍服冒充起義軍的經曆嗎?
日軍起先還能憑借基層編製來抵擋,但隨著不斷有忠救軍抵達戰場,日軍惶急中組織起來的多個小陣地被衝垮後,進入了一潰千裡的狀態。
整個戰鬥隻持續了不到兩個小時就宣告結束,兩個大隊的日軍就這麼稀裡糊塗的被殲滅——除了一少部分日軍逃遁外,有超過三百多名日軍舉手投降,創下了忠救軍對戰日軍主力部隊時候俘虜數量之最。
要說慘,雖然被殲滅的兩個大隊挺慘,但紹興城內的漢奸那才叫慘。
“忠救軍”占領了紹興後,抵抗的漢奸有的被釋放,惡貫滿盈的被處決,但“忠救軍”占領紹興的時間太短了,做不到徹底的清算,而隨著“忠救軍”的撤離,漢奸們便紛紛重新冒頭。
當山田聯隊的先鋒出現在紹興城下的時候,這些漢奸立刻搞起了膏藥旗,紛紛出城迎“王師”。
然後……
然後他們就裂開了,鬼子還沒有進城呢,忠救軍就如神兵而降出現了。
這一次出現的忠救軍,看上去沒有統一的製服,像一群烏合之眾似的,但被他們尊為天兵的日本人,在他們麵前卻毫無招架之力,甚至就連日本人引以為傲的拚刺刀,在這群人麵前都毫無優勢可言。
眼見一個個皇軍被乾掉,這群漢奸們終於“悟”了,拋掉了膏藥旗向忠救軍投降,並表示他們是被逼的——順手把領頭的幾個漢奸給賣了。
換做其他國軍,殺紅眼的狀態下,這些漢奸基本沒有活路,但忠救軍對標的是新四軍,紀律相對嚴明,見這群漢奸投降,雖然對漢奸恨的牙癢癢,但並未隨手將他們解決,而是交給了平日裡避之不及的軍法處。
軍法處隻是根據民憤處決了罪大惡極的幾人,剩餘之人則是進行警告——他們的名字必然是要上小本本的。
就在山田聯隊所屬的兩個大隊被殲滅之際,針對上虞和餘姚的進攻也正式展開了。
之前進攻了幾次,但都被日軍輕易打退,不僅助長了日軍囂張的氣焰,更是讓日軍堅定的認為圍困兩地的確實是起義軍。
嗯,他們其實認為的也沒錯,圍困這兩地的確實是起義軍,但並不是作戰經驗為零的新兵,而是起義軍中的六大主力團。
而這六個團中的10、11、12、13這四個團,還是日本人“辛辛苦苦”送給張安平的。
日本人再一次體會到了作繭自縛的絕望,可惜上虞和餘姚城中的日軍並不清楚怎麼回事,要不然黃泉路上一定會狠狠的問候上海警備司令部軍官們的全家。
僅僅一個小時多些,上虞和餘姚就輕易易主,未將城外起義軍放在眼裡的日本人,在疾風驟雨的打擊中,帶著對人生的懷疑,要麼嗝屁,要麼投降。
……
上虞和餘姚易主的同時,張安平帶領的忠救軍西貝貨,也成功擊穿了日軍的陣線,跟諸暨方向派來的援兵彙合了。
蕭山至諸暨方向,同樣是日軍嚴防死守的區域沒錯,但麵對“忠救軍”氣勢洶洶撲向蕭山縣截斷後路的情況,駐守在戴村、臨浦、進化防線的日軍不得不派兵支援,免得蕭山失守——要知道他們的絕大多數物資,可都是在蕭山。
而正是因為日軍的分兵,才讓張安平帶隊在國軍的配合下,輕易擊穿了戴村、臨浦、進化這條防線。
等日本人意識到上當後,這一萬多人已然跳出了日軍的包圍。
可是,這僅僅是張安平手下四分之一的力量,他的主力還在日軍的包圍圈呢!
……
上虞失守的消息傳到了浙東日軍指揮部後,整個指揮部陷入了一片的死寂。
紹興兩度失守,浙東日軍能承受這個代價;
慈溪失守,日軍依然能接受這個代價;
餘姚失守,日軍還是能承受。
可是,上虞失守,這個代價浙東的日軍無法承受!
因為上虞往南一百多裡便是國軍控製的嵊縣,而浙東日軍的一個聯隊就屯駐在嵊縣和上虞之間惟一的剡(shan)溪通道中,占據著章鎮鎮跟國軍控製的三界鎮對峙。
如果忠救軍和起義軍兩萬餘人從上虞進入剡溪通道,和三界鎮的國軍前後夾擊章鎮鎮,那屯駐章鎮鎮的聯隊怕是隻有全軍覆沒這一條路了!
如果從保存己方的角度考量,放棄章鎮鎮保全這個聯隊不是不可以,可如此一來,土肥圓一定要堵死的這支武裝力量就會順著剡溪通道直抵嵊縣逃出升天——這是更不可能的!
哪怕是恨死了一直從浙東抽調兵力的土肥圓,可浙東的日軍不管從什麼角度考慮,都得堵死章鎮鎮,確保忠救軍和起義軍不會從章鎮鎮撤向嵊縣。
“諸君,情況並未壞到不可救藥。
長野聯隊是滿編聯隊,且在章鎮鎮已經屯駐兩月,修建了大量的防禦工事,三界鎮的國軍即便得到加強,短時間內絕對無法攻克現有的防禦工事。
長野聯隊已經在章鎮鎮以北構築防禦工事,雖然比不過以南的永久工事群,但考慮到敵軍未大量裝備火炮的情況下,依托現有陣地攔截三天絕對不是問題!
三天時間,我們足以將餘姚和上虞重新拿下,到時候敵軍隻有被堵在剡溪通道這一個下場!”
“根據之前的情報,國民政府第三戰區已經從金華方向調動了兩個師,經義烏、東陽向嵊縣挺進,預計明天就能抵達嵊縣,屆時章鎮鎮麵對的可不是三界鎮一個旅的守軍,長野聯隊能抗住嗎?”
“可以從溪口調兵,從四明山方向支援章鎮鎮——我走過那條路,全程大約120裡,兩日時間就能抵達。”
“大穀君,彆忘了四明山可是中共遊擊隊的控製區,如果他們沿途襲擾阻擊溪口援兵,兩日間能趕至嗎?”
“樟蜜鄉也可以派一路援軍過去。”
“以中共遊擊隊的力量,想要阻擊兩路援軍確實吃力,倒是好辦法。”
“可這麼一來,奉化方向的兵力就薄弱了,如果國軍在新昌和寧海兩個方向向奉化進軍的話,我們擋得住嗎?”
“能!溪口方向有三條防線,新昌之敵想要在短期內突破難如登天,而國軍在寧海方向沒有增兵,以寧海之敵,是不可能突破新寧、白溪防線的!”
經過重重分析後,浙東日軍指揮部終於做出了決定:
從奉化的溪口防線調動兩個大隊經四明山馳援章鎮鎮、從鄞縣調動兩個大隊經樟蜜鄉入四明山馳援章鎮鎮。
(嵊州,民國時期叫嵊縣。)
……
浙東日軍指揮部做出的決議上報至上海警備司令部後,得到了土肥圓的讚同,為了將忠救軍和起義軍逼入剡溪通道,白跑了一趟杭縣的日軍便火速從蕭山縣出發,向紹興方向火速逼近。
四個聯隊外加大殘後意欲報仇雪恨的山田聯隊,四個半不到的聯隊分三路撲向了紹興。
原計劃順著甬江登陸寧波鄞縣的兩個旅團的日軍,因為“忠救軍”西貝貨要二打杭州,不得已在杭州灣登陸,結果白跑了的他們,這時候便向慈溪方向進軍。
麵對氣勢洶洶而來的日軍,紹興方向的忠救軍避其鋒芒,立刻向上虞方向撤離,而與此同時,在完成了集結後,一部忠救軍和起義軍組成的武裝力量沿著剡溪通道向日軍長野聯隊駐紮的章鎮鎮撲去。
而與此同時,譚忠恕也帶人在上虞構築防線。
從這些跡象上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忠救軍的意圖:
孤注一擲的和嵊縣國軍前後夾擊,完成對章鎮鎮的攻擊,徹底打通剡溪通道,通過剡溪通道撤入嵊縣。
但此時的日軍還是有疑慮的,生怕這是障眼法。
可隨著對上浦的攻擊,日軍清晰的感受到了忠救軍進攻的意誌,因為上浦沒有構建完善的防禦工事,駐紮在上浦的日軍大隊在接戰數個小時後就放棄了上浦陣地,向後撤入了章鎮鎮。
這一刻,似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章鎮鎮。
國軍隻要打破章鎮鎮,一萬多忠救軍、一萬多起義軍組成的三萬餘大軍,就能安然撤入國統區,為租界之戰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可若是日軍守住了章鎮鎮,這三萬餘人就會成為甕中之鱉,屆時日軍也能一雪前恥,順便將忠救軍主力儘數全殲於此!
可是,忠救軍真的要在章鎮鎮死磕嗎?
……
擊破了上浦的忠救軍,順著剡溪通道逼近章鎮鎮,和章鎮鎮的日軍遙遙相對。
與此同時,慈溪方向的駐軍也放棄了慈溪,向餘姚挺進,餘姚縣內的忠救軍,也開始了撤離前的準備,補充後的各種物資集中到了餘姚西,就等著慈溪友軍撤來後向上虞進發。
在黃昏前,慈溪友軍撤至了餘姚,進入到了為其準備的營帳區。
種種情況也被冥頑不靈的漢奸傳遞了出去——但漢奸們怎麼也想不到,就在入夜以後,餘姚、慈溪兩地之軍,悄然離開了軍營,向遠方秘密開拔。
他們開拔的方向,不是向西向上虞進發,而是向東朝鄞縣進軍!
沒錯,就是寧波鄞縣!
所謂的在章鎮鎮孤注一擲,從頭到尾就是障眼法,張安平在構思這個計劃的時候,壓根就沒想過在章鎮鎮突圍出去。
他要將這些信任自己的戰士安全的帶回國統區,他又怎麼敢賭?
通過李代桃僵,以新兵替換忠救軍,將手中拖油瓶的新兵從諸暨方向撤走,令隊伍的機動能力大增;
做孤注一擲狀,擺出死磕章鎮鎮的樣子,迫使日軍從奉化方向調兵支援,導致奉化方向的防線空虛——繼而從奉化方向向寧海突圍,這才是張安平真正的目的!
現在,譚忠恕帶隊要跟時間賽跑,趁著天黑急速行軍,跨過八十餘裡路,在天亮以前拿下鄞縣。
好在譚忠恕帶領的忠救軍是一支久經訓練的精銳之軍,一夜八十裡,並不是不可跨越的鴻溝。
一夜急行軍,黎明前忠救軍的前鋒便出現在了鄞縣城下,趁著黎明前的黑暗,前鋒在稍作休整後就向鄞縣發動了進攻。
於此同時,鄞縣城內的軍統利用策反的偽軍,配合前鋒進行攻城,在兵力上嚴重捉襟見肘的日軍僅僅堅持了一個小時就全線潰敗。
鄞縣,失守!
……
“什麼?鄞縣失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