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見到元春,生爭議求追訂!)
賈政旁若無人的吼著。
這哪還有一點文人墨客的樣子。
“賈大人,還記得咱家說的話嗎?”
王明德陰冷的聲音響起。
賈政瞬間噤聲,老實下來,賈赦放下擋著自己的衣袖。
他就真的想不明白了,他這弟弟為什麼就這麼恨他。
他記得他小時候對他也實在是不錯。
有了什麼好東西,都知道分他一份。
怎的就好心沒好報,這麼恨他。
賈赦不明白的東西,賈政也不明白。
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就這麼恨賈赦。
從小熟讀四書五經的他,一些大道理他都明白。
可這些東西,真的發生在他身上的時候,他便就不明白了。
甚至心中覺得聖人的話,都是錯的。
他與賈赦都是父母的孩子,不應該誰有能力誰繼承家業。
怎的就憑一個出生先後,就決定了人生。
賈政痛苦的哭了起來。
氣氛稍稍沉默。
皇帝讓人傳來了元春。
畢竟這封信裡有大量關於元春的東西,比如忠孝親王說他與元春兩情相悅。
願意登基後將元春封為皇後。
然元春在他這表現的與這信裡寫的不一樣。
曾在甄太妃宮裡當差,見過忠孝親王真麵目的元春對忠孝親王心裡有著一份天然的恐懼。
元春從未對旁人說過,但從她見到忠孝親王的神態變化來看,是能看出來的。
正是因為這份反差,皇帝才要將元春叫來。
他要弄清楚,這個元春與那忠孝親王的關係,同時要從元春的口中知道一些關於那母子倆的事情。
沒一會元春在王明德的帶領下走了進來。
見到元春的賈政眼睛一紅。
元春隻是微微震驚,而後將心裡的情緒壓下。
她早不是從前那個簡單而又單純的元春,早在入宮時,她便就明白了隱藏情緒。
“見過陛下!”
元春朝著皇帝行禮。
皇帝淡淡點頭。
“起來吧,那是你父親。”
皇帝對著元春指了指賈政,他想看看元春見到賈政的反應。
元春順著皇帝指的方向,看去沒有任何的反應。
皇帝眼中閃過失落。
看見自己父親成了這樣,沒有絲毫的反應,隻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和自己親爹關係不好,一種是心思深沉,不輕易表露自己的情緒。
這元春到底是哪一種呢。
皇帝開始在心裡猜測。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元春自己站著,望著跪著,不成人樣的父親,元春的眼中終於有了一絲的情緒。
“老爺!”
元春哭了出來。
哪有遊子不思家,哪有遊子不念親。
她在家時,從小被老太太帶大,對於父親這個形象的印象頗淺,每每見到賈政,賈政都板著一張臉。
可從心底裡她對賈政還是有著一份親情,如今自己的父親就在自己的眼前。
她卻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麵貌見他。
賈政的淚同樣流了下來。
元春從小便就乖巧聽話,他雖然與元春見麵頗少,卻也不是對她沒有一點感情。
相反他對她的感情,比寶玉的還要多。
“苦了你了,我的女兒。”
父女倆抱在一起哭了起來。
這一番的父女深情,讓皇帝想起了自己的大女兒,衡陽公主。
衡陽公主常年駐守邊疆,一去便就好幾年不見。
與這元春有甚兩樣。
皆是本該在父母懷中撒嬌的年紀,遠離父母,獨自麵對外麵風雨。
王德明適當安慰皇帝。
“陛下,長公主現已歸家,你若是想她,讓她來宮裡便是。”
皇帝擦了擦自己出來的淚。
“隻怕是她不想來看朕。”
王德明深深的歎了口氣。
“陛下也是被逼無奈,非是自己所願,才出此下策,長公主能理解伱的。”
皇帝剛登基之時,朝堂不穩。
太上皇中風,朝堂上下亂成一鍋粥,西北韃子欲仿突厥之舊事,趁大乾之不備,南下大乾,欲取大乾而代之。
然韃靼實力終究有限,隻打到了太原,便就被攔下。
皇帝為保社稷之平穩,在眾臣的呼籲下,要行公主和親之事。
人選正是十三歲的衡陽公主。
皇帝對此非常不願,迫於朝堂壓力,不得不答應。
而衡陽公主自小性格剛烈,繼承母家天賦,弓馬嫻熟,頗擅攻伐之事。
得知此事後,當即攜公主府錢財,獨自一人逃出京都。
拉了一批難民組成的隊伍,於太原以北大乾失落之地,同韃靼開啟遊擊之戰。
在天時,地利,人和的幫助之下,衡陽公主憑一己之力,聯合西北守將,將韃靼打退。
再回去的衡陽公主便就不再是以前的衡陽公主。
乃曆史上又一位手中有掌兵的大公主。
皇帝深深的歎了口氣。
終究是他這個當父親的對不起衡陽,後麵還要她幫他守這江山。
他怎就好意思的逼她來見他。
做她不願意之事。
哭了良久的兩父女,情緒緩過來。
這時元春才看見一邊站著的賈赦賈敬以及坐著的賈珊。
對於賈赦,元春不似她父親那般。
相反十分敬重。
元春從地上站起,對著賈赦賈敬一禮。
“敬大伯,大伯怎麼也在。”
望著懂事的元春,賈赦在心裡為她感到惋惜。
一個好好的姑娘,就這麼因為她的老子娘毀了一輩子,實在是可惜。
賈赦與賈敬笑著朝元春微微點頭。
賈珊從位置上站起,對著元春一禮。
“見過元大姐姐。”
元春趕緊將賈珊扶起。
“珊弟客氣。”
王德明咳嗽一聲,眾人的目光再次轉回到皇帝麵前。
皇帝讓王德明將賈政與忠孝親王的信傳給元春。
元春接過王德明手裡的信,先是朝著皇帝一禮。
征得皇帝同意之後打開。
對著這封信看了起來。
元春越看越震驚,越看越難以置信。
這是她那個略有些迂腐的父親做出來的事,待看到忠孝親王對賈政承若的事後。
元春轟然倒地。
手裡的信散落一地,眼中全是絕望。
“求陛下原諒!”
“臣女父親從小便就腦子不好,總是做些荒唐事,還請陛下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