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隊代表過來領取任務!”
隨著一聲令下,第三批上場的比賽隊各派一人到裁判那裡領取任務。
每個人一份任務簡報。
齊盛接過來,打開,看了一眼旁邊的祁航。
祁航也打開,看了一眼齊盛。
之後倆人同時將目光轉回任務簡報上。
一看,包括任務目標、任務要求、任務情報之外,附帶的是目標大致的坐標區域。
其中任務目標上掃了一眼,果然不出所料。
偵察、引導、中繼、打擊,齊活了!
齊盛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自己的調整非常及時且非常到位。
他迅速收起簡報,心中已經開始在腦海裡不斷構思戰術方案——
怎麼偵,怎麼打,中繼的時機,還有情報裡提供的乾擾區、敵防空區如何規避。
優秀的無人機分隊指揮員就要有這種本事,拿到任務,看一眼,腦子裡就出現了一套作戰方案。
他瞥了一眼旁邊的祁航。
對方似乎也胸有成竹,臉上滿滿都是自信。
當然了,齊盛了解這位老同學的本事。
他知道和自己一樣,祁航不會沒有察覺和提早安排。
看來,李正提醒自己會有接力飛行一事同樣瞞不過祁航的眼睛,對方也早有準備。
不過沒事!
他告訴自己。
就是要在同一起跑線上光明正大贏祁航。
那麼多年過去了。
在籃球場上丟了的尊嚴,要在部隊的比武場上找回來!
“時間到!”
裁判卡表計算。
五分鐘的任務簡報瀏覽時間到了。
“11號,向發射陣地出發!”
他手一揮,哨子一吹,11號代表隊的指揮員立即飛快奔向自己的控製車。
一轉眼,車隊消失在所有人視線裡。
隔一會兒,裁判一直盯著自己的秒表。
“12號代表隊,出發!”
每十分鐘,他就放一隊。
終於,輪到了猛虎旅代表隊。
“15號代表隊,出發!”
齊盛飛快跑向自己的控製車,跳上已經打開的車門裡。
“快!最快速度進入發射陣地!”
兩台控製車,一台發射車,在齊盛的命令下轟然啟動。
聽到三台車發動機有力的轟鳴聲,齊盛稍稍鬆了口氣。
還真彆怪他緊張。
現在已經開始進入比賽流程了,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計時。
雖然時間長短並不是決定最後分數的決定性因素,但也是其中的參考因素。
萬一這時候車輛沒打著火,那可就要老命了。
這種事還真發生過。
尤其是在寒冷的地方,彆說什麼軍用車輛一定沒問題,誰都逃不過萬一定律,要是你印堂發黑,也許連打幾次車輛都發動不起來,那可就是徹底耽誤事了。
所以在比賽前,有經驗的指揮員都會在比賽前大約半小時去讓司機啟動一下,讓車輛在怠速下運轉一會兒,確保發動機的溫度不會太低。
三台車飛快朝前衝鋒,誰先進入陣地,誰就可以率先開始組裝無人機。
至於製定路線和方案,那是指揮員齊盛的事。
“把這個坐標傳送給2號車,讓他們立即前往指定地點架設控製站。”
齊盛將任務簡報裡的坐標遞給機務,讓他立即將準確位置傳送給2號車。
2號車是一輛控製車,按照任務要求,他們必須提早前往指定地點架設好備用的控製站。
這個控製站的坐標是設置好的,在52公裡之外。
這個公裡數,說遠不遠,說近不近。
按齊盛對控製車性能的了解,在這種高原環境下,前往該處需要耗費一小時的時間。
按照任務設置,在完成對既定的9個敵方目標和敵前沿陣地進行偵察拍攝後,將轉入打擊環節。
摧毀敵重要物資轉運站後,無人機將會由1號控製站將控製權限轉交給2號控製站,由2號控製站完成對地打擊任務。
當完成打擊任務後,由2號控製站控製無人機進行返航,最後降落在指定的降落點。
乍一看。
任務很簡單?
這讓齊盛輕鬆地差點笑出聲來。
他本以為這最後一個科目至少也是個夜間科目。
因為夜間偵察與控製才是難點最大的科目,尤其是在高原環境下。
現在居然是個大白天條件下,對9個點進行偵察——昨天也是9個點,今天隻加了一個對敵方前沿陣地防禦線進行偵察的任務。
如果自己估算沒錯,完成這9個點和前沿陣地偵察後,時間估計剛好一個小時——如果自己的偵察路線規劃得當,一切都會天衣無縫。
一個小時後,2號車剛好到達指定地點架設備用控製站,並準時開機鏈接數據鏈,和1號車協同移交控製權。
這不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嗎?
他審慎地再次瀏覽了一下坐標,飛快地讓鏈路手在導航係統上將整個敵方控製區域標定出來。
盯著導航上的地圖看了又看。
齊盛終於看出了一點端倪。
今天的偵察範圍要比昨天的大,並且區域內高山連綿,這一點從密密麻麻的等高線上就能看出來。
如果說這9個目標點分部在群山之中,還真比昨天的難度大一些。
畢竟山巒可以更好地隱藏和偽裝,並且可以利用坡麵和山的陰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