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收回了槍,驗槍退子彈,關保險。
前麵的飛行員和機艙裡的侯軍,還有機艙裡負責保障的機工,幾乎同時問了同一個問題:“中了?”
李正點頭:“中了,不過可惜不算是高精度命中,偏上了,可惜……”
他一邊說,下意識就搖起頭來。
兩個飛行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趕忙調轉機頭繞飛,盯著海麵尋找那個浮標靶,看看是不是中了。
最後,主駕駛對副駕駛做了個手勢,然後忍不住指了指下方,招呼他往下看。
“真中了。”
一邊說,一邊回頭對李正豎起大拇指:“你是我見過最厲害的狙擊手。”
侯軍這回鬆口氣了。
他的老毛病又犯了,說:“那當然,李正當年參加過國際狙擊手比武,拿過狙擊單項第一的,當時那麼多各國狙擊手,海豹和大毛的特種部隊都在,沒人能超過他!”
飛行員忍不住又豎了豎大拇指。
李正卻忍不住用胳膊肘碰了碰侯軍,讓他彆說了。
他的性格不喜歡這樣,對於李正來講,這些事似乎沒啥好拿出來說的,狙擊於他來講僅僅是一項喜歡的軍事科目而已。
要真讓他覺得自己還行的事是那些實戰經驗,尤其是當年和白奧特在數百叛軍的圍追堵截最後還絕處逢生的經曆更值得拿出來曬。
隻是,那些事又不能曬,甚至提都不能提。
回到艦上,隊友們迎了上來,都在誇李正乾得漂亮乾得神奇。
張建說:“你這回在編隊裡是徹底出名了,指揮長點名了,說要見你。”
“見我?”李正一邊將高精狙裝進pvc保護盒裡,一邊問張建:“他在1號艦,我怎麼見?”
張建說:“下次訓練索降的時候,呂隊肯定會安排的,你放心,讓你坐直升機過去。”
第一次編隊海上演練就這麼過去了。
交完了槍,李正自己坐在床邊,拿出筆記本電腦開始啪啪啪打字。
侯軍過來看了看,原來是李正在總結這次演練的一些心得,並且對一些戰術戰法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和理解。
“彆忙這些了,去餐廳那邊吃點東西,趁現在沒輪到我們執勤,先去看看海。”
李正說:“你去吧,我待會兒弄完再去。”
侯軍說:“唉,我是看到差距了……”
李正好奇地問他:“什麼差距?”
侯軍說:“軍事上的差距,文化上的差距……”
他盯著李正手提電腦的屏幕,然後說:“你看看,這些東西我就寫不出這麼透徹,簡單記錄一下還行,至於分析和提出自己看法像你這麼到位我是做不到的,這就是文化的上的差距了……”
他頓了頓又道:“至於軍事……以前我還能牛逼哄哄地說能跟你掰掰手腕,今天你那一槍,我都服了……我啊……還是隻適合當個基層的指揮員,你跟我不一樣,你將來前途真的不會比咱旅長差。”
李正愣了一下。
他想說點什麼安慰侯軍。
但似乎有找不準什麼點去安慰。
因為侯軍說的是實情。
這就是士兵尖子直接提乾的弱勢。
像侯軍這種士官靠軍事和軍功提乾的,在個人軍事素質上絕對沒毛病,隻可惜大多數這種士官的文化程度都有一定的製約,如李正這種研究生學曆的學霸是很少見的,不說少見,簡直是罕見。
當個基層指揮員,連級甚至營級,侯軍都沒問題。
可一旦上了團旅級,指揮的就屬於大部隊模式的作戰了,這就不是靠個人軍事素養能撐起來的,必須有理論知識做基礎,有實際帶兵經驗和指揮經驗做支撐才行。
這就是為什麼進入新世紀以來,士兵提乾的乾部多數在部隊裡發展的天花板都不算高,大多數營級就專業,團級和以上都屬於鳳毛麟角了。
時代,變了……
求月票!
今天丫頭發燒,下午去幼兒園接了回來照顧到晚上,所以今天更新隻有兩章,我晚點看看努力加個班,明天三更走起。
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