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說:“你可以申請去驅逐艦支隊學藝的呀,留在那裡當水兵算了。”
魏胖子說:“我才不傻,我堂堂一蛟龍突擊隊的我去當水兵?”
倆人正聊著,餘記者已經拿著他的相機對著兩艦一頓哢擦。
魏胖子忍不住又道:“不知道過幾天軍報上的照片會不會又成了兩艘漁船在相互運貨……”
李正起初沒聽懂,很快又回過神來,差點沒忍住笑出聲來。
“引纜!”
“收緊鋼索!”
“注意高度!”
一係列海上補給的程序相繼展開,第一道索橋很快在兩艦之間領空搭建起來。
幾分鐘後,盤縛在3號艦門型吊架頂端的輸油軟管和金屬接頭像一條活過來的蛇一樣,沿著已經搭建好的鋼索開始朝2號艦伸展過來。
2號艦上補給部的水兵在軍官的指揮下,全神貫注盯著那個巨大的金屬補油接頭。
這玩意重達百斤,要控製好速度,不能過猛,以免撞擊在2號艦的注油口上,那樣會造成兩艦設備損傷,一旦出現這種事就是事故,絕對挨批甚至挨處分。
3號艦那邊操控輸油管的補給兵是個老士官,控製著電機讓管頭保持速度和準頭,很快,管頭輕輕在接油口前麵不到半米處停下,2號艦的補給兵兩人上去抬接頭,一人開始向3號艦的操控士官打旗語,指揮繼續放管。
一切都是經過千百次訓練而捶打出來的,隨著“咣”地一聲響,2號艦上的兩名補給兵已經將油管接頭卡在了注油口上,並麻利地旋緊、固定。
“好!”
一名補給兵舉起手。
“接駁完畢!”
隨即,油料從3號綜合補給艦的補給倉內源源不斷抽出,通過軟管不斷注入2號艦的艦艇油庫裡。
其實作為一艘054a護衛艦,2號艦的遠洋作戰當中的支持力可達15天,如果以18節航速巡航時,航程可達4000海裡。
這會兒剛過馬六甲海峽,油料庫裡至少還有一半的油。
但因為接下來就要進入印度洋,尤其是在進入亞丁灣之前要途徑一些敏感海域,誰也說不準會有什麼事,提早在出馬六甲海峽後立即進行補給也是防患於未然的保險做法。
更何況,海上補給是一支藍水海軍持續作戰能力的重要依靠,目前世界主要國家海軍補給途徑主要有三種方式——
一種是建立海外基地,比如鷹醬家,他們的基地遍布全球各個角落,所以艦艇的補給、人員修整合裝備修理他們都能在海外基地裡完成。
第二種是伴隨保障。所謂的伴隨保障,其實就是像護航編隊這種,通過遠洋綜合補給艦進行艦隊補充,這也是pa海軍目前為止最常用的一種方法,畢竟跟鷹醬家沒得比,他們海軍經營多年,底子厚。
還有一種是接受停靠港口的補給,顧名思義,就是一路找港口停,停下就地補充物資和油料。
三種方式各有利弊。
第一種模式補給便利,隻是維持的費用實在驚人,鷹醬數以百計的海外基地每年都是吞金獸,所以他們家軍費開支年年獨占鼇頭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第三種方式最經濟,耗費低,隻不過很容易受到所在港口的製約,比如戰時如果非友好國家對方不讓你靠岸,或者遇到極端天氣無法靠岸,又或者你靠岸了,當地沒有符合艦隊使用的物資,甚至質量太差等等問題。
而第二種隨艦補給介於二者之間,費用和便利性都處於一個平衡的點上,但也不是沒缺點,比如遇到極端天氣或者遇到極端任務時候可能補給跟不上,並且這種海上補給方式對艦艇水兵的素質有著很高的要求,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玩的,弄不好兩艘艦撞到一塊那可就絕對上國際頭條了。
足足一個小時二十分鐘,2號艦這才補給完成,3號艦這才開始靠近1號艦,又開始奶這艘編隊旗艦。
編隊徹底補給完畢後,已經徹底離開了馬六甲海域,艦上的廣播開始播報,艦艇已經開始進入印度洋海域。
李正第一次經過這個海域,他聽說,這片海可不是什麼安生之地,妖魔鬼怪可多了去了。
求月票!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