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老孫終究還是小看李正了。
其實老孫在自己也應該明白這個道理,他就是這樣的人。
老孫讀書並不多,高中畢業那種。
入伍了訓練極好,進了特種部隊,是那種訓練好到像兵王爽文主角的那種,後來進了這個單位。
因為某些事,老孫從一線行動分隊退了出來,躲進了槍械庫,開始利用他這些年對槍支的理解對槍庫裡各種類型的槍支進行琢磨和鑽研。
起初老孫手裡啥都沒有,硬生生就靠著自己將槍的改裝玩出了花活來,現在整個單位都知道改槍找老孫,維修老孫,需要裝備改動找老孫。
老孫儼然就是專家了。
彆人也叫老孫專家。
老孫聽了起初很受用,忽然某天就忽然對“專家”這倆字感到反胃,說不出的反胃。
被人再喊他專家,他就呸,呸完了就噴,說專家個屁!我不是什麼狗屁專家,我就一槍械員。
臨了還宣布,以後誰找自己幫忙如果喊專家,就滾一邊去,要幫忙就喊老孫。
於是,老孫完成了從軍械員到專家再到老孫的整個過程。
自從中午之後,李正但凡有空就會來軍械庫找老孫,也不管黑夜白晝,反正隻要有時間,他連休息都不休息了,收操就直接來,找到老孫後要麼是領子彈,要麼就是看看有啥雜活的,埋頭就乾。
軍械庫這裡和外頭的營房不一樣,這裡是老孫的地盤,裡頭的東西並不像營房那般整齊劃一。
畢竟這裡是工作場所,裡頭擺放是老孫自己說了算,領導也沒管他,這裡的自由度很大,從改槍這一點就能看出。
李正一收拾,老孫就抓狂,起初是罵,說你兔崽子你經我同意了嗎?我讓你收拾了嗎?想拍我馬屁嗎?沒門!
李正被罵,也不吱聲。
但凡老孫罵,他就會停下,然後手一伸:“領點彈藥,老兵。”
等拿到彈藥了,自己就去靶場那邊乒乒乓乓一通打。
起初兩三天,老孫也沒咋留意,後來好奇心起了,去靶場那邊看了看。
看了之後就搖頭,然後苦笑著離開。
不過到了第五天,情況發生了變化。
李正居然能夠在300米的距離上打中3張撲克了。
雖然300米距離和800米不能比。
隻是已經很接近800米能打2張的水準了。
這就引起了老孫的興趣。
從那天之後,李正每次來,被他趕走後老孫總悄悄去靶場看一下,看看那個新兵菜鳥的成績。
第五天的時候,李正已經可以打4張了。
這說明手速沒問題了,隻在於控製精度上。
不過地下靶場沒有800米的距離,李正也不可能單獨一個人去野外的基地靶場讓人為了他一個去做保障,所以來這裡練習是最合適的。
第六天的時候,李正又來了。
同樣來了就收拾東西。
這次,老孫不趕他了,坐在那張破沙發上看著李正收拾。
他想看看這小子收拾完了會怎樣。
結果李正花了半小時,將老孫的工作間打掃了一遍,放好掃帚啥的,又回到了老孫麵前。
“一個基數的彈藥,老兵。”
老孫坐在沙發上,看著李正,並沒有像往常那樣帶他去領彈藥,而是看了足足十多秒,這才起身去拿了彈藥。
李正拿了彈藥,依舊一聲不吭,背著槍就去了隔壁的室內靶場,不一會兒又傳來了乒乒乓乓的槍聲。
槍械庫的一個士官小陳走進老孫的工作間,聽到隔壁的槍聲忍不住皺了皺眉頭,然後笑著問老孫:“那個小菜鳥又來了?”
老孫有些不悅地看了小陳一眼說:“什麼小菜鳥?”
“就是新來幾天的那個小菜鳥呀。”小陳指指隔壁:“老孫你不是經常叫他小菜鳥嗎?”
老孫說:“你300米打撲克能打幾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