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勝天半子何其難_明末鋼鐵大亨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明末鋼鐵大亨 > 454、勝天半子何其難

454、勝天半子何其難(1 / 2)

張天如愕然。

大明就這麼倒黴嗎。當年太祖皇帝,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全國士農工商人人歡欣鼓舞,翹首以盼一個兩漢隋唐一樣的盛世。

可惜,大明始終積貧積弱,隻在太祖和成祖時雄起了很短的時間。從仁宣開始,就大麵積丟失國土。

濟州島丟了、緬甸丟了,越南丟了,黑龍江流域奴兒乾都司北丟了,西域丟了、青海丟了、蘇門答臘島舊港宣慰司丟了。馬來半島淡馬錫丟了。馬六甲海峽這個大明初年的內海和大明沒有關係了。

要不是沐王府,估計雲南都沒了。

這些年,老太太過年,真是一年不如一年。到了現在整個遼東和長城以北幾乎全沒了。

現在大明財政收入一年才四百萬兩,每年軍費支出高達五百萬兩。財政早已破產。

這個可憐的收入,不到唐朝十分之一,宋朝的四十分之一。

據史書記載,唐朝財政收入超過5000萬兩白銀。宋朝年財政收入最高曾達到16000萬貫。就是一億六千萬白銀。

楊凡有時候看著史書都感歎,大明究竟是怎麼活下來的,這麼點收入,能存在將近三百年也真心不容易。

大明從皇帝到大臣全都感歎,秦漢的皇帝居然有那麼多黃金,自己這一朝就是個窮逼。妥妥的屌絲。

張溥痛苦的閉上了眼睛,明白了。原來根本原因在這裡。

農業王朝,靠天吃飯,老天爺不下雨,什麼辦法都沒有,天冷就會乾旱,而農作物也會因為氣候減產。

楊凡接著說道:“每次氣候變冷,都是從北方逐步向南的,北方就會降雨大量減少,變得乾旱。這就導致了北方的胡人,僅僅依靠遊牧和漁獵無法為生,隻能南下尋找更溫暖的地區生存。鮮卑是這樣,突厥也是這樣,蒙古和建奴更是如此。”

“年均降水量400毫米,大概這麼多,”楊凡用尺子比了一下。“實際上是遊牧和農耕的分界線。”

“隻要是降雨量低於這個水平,那必然出現饑荒了。哪怕是遊牧民族也至少需要保證300毫米降水才能保住自己的牧草。”

“平均氣溫每下降一度,華夏年均降水量平均要減少100毫米。”楊凡用尺子比著說道。

“如果在你們南方地區降水量如果減少100毫米,糧食產量就會減少一成。

“而在我們北方,如果減少這100毫米的降水,就意味著會不會直接決定地裡的莊稼絕收。”

“如果溫度真的降低一度,那就意味著長城需要向南移動800裡,因為這裡連牧民都養不活了,農耕文明更是沒法紮根。”

楊凡把這張紙翻過來,草草的畫了一副大明地圖,然後畫出秦長城、漢長城、明長城。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秦漢的長城和大明的長城修建的位置差這麼多,因為兩個時代的氣候完全不同。為什麼唐朝吐蕃是大患,唐後再也聽不到吐蕃向外侵略了。因為他們的氣候變了,那塊高原上近一千年已經沒有多少人口了。”

張溥點了點頭。表示完全聽懂了。

今年是崇禎元年。從今年開始,北直隸聽說就沒下雨,赤地千裡,草木枯黃,難民遍地都是。

好多地方河兩岸樹皮都沒有了。

他們從北塘上岸,這一路上看到薊運河兩岸土地龜裂,寸草不生。

隻有過了遵化城,西邊的大片土地,在河兩岸兩側目光所及的很遠,遍地都是綠油油的稻田。

那些水稻不知道是什麼品種,比江南的秈稻高出很多,看著十分茁壯。水稻已經臨近收割,沉甸甸的稻穗顆粒飽滿,壓得水稻低頭在風中搖曳。

河邊矗立著巨大的水車。這麼大的水車,他們一輩子都沒有見過。

看的震驚不已。

不停旋轉的水車,日夜不停的把河水提升到了高處,然後再自流下來,進入溝渠,用於灌溉。

而遠處的半高地上,也鬱鬱蔥蔥的長滿了不認識的莊稼,小樹一樣高。

也已經到了收獲的季節,莊稼已經乾枯,呈現出金黃色。看著非常的壯觀,在風中起伏搖曳,像是海浪一樣。



最新小说: 我的無儘人生 四合院:想安生養老?看我的吧 每天一個小故事練膽 巫師:從魔藥大師開始! 龍澤戰紀 伊的減肥之路 神豪舅舅:開局帶十個外甥逛超市 風流三國 讓你回收廢鐵,你帶回萬噸級戰艦 史上第一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