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掛斷。
楊蜜就對老公聳聳肩:
「約我檔期,估計是想回頭?
想想也正常,張子怡現在都炸成這德行了,估計上影廣也知道頭大了吧?」
「那你不想演了?」
「我......」
原本一句「不想演」已經到了嘴邊。
鼻尖汗珠還似滴未滴的楊蜜看了一眼老公.她忽然歎了口氣:
「唉......我知道你喜歡這個故事。如果可以,你甚至想親自拿到手裡,是吧?」
「.....嗯。」
許鑫點點頭:
「這劇本裡能展開說的東西很多,可偏偏這些可以展開的東西,每一種又都能藏到故事裡。屬於那種越細品,越有味道的故事。我還是想讓你演.....」
楊蜜眉頭一皺:
「那也不至於這麼卑微呀。「和卑微不挨著。
聽到她的認知後,許鑫一邊點煙,一邊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的想法其實挺簡單的......我們就先不提所謂的「明星」效應。就單純的,我站在一個導演的角度來判斷每一個劇本......這個劇本,在我所有接觸過的廣義意義上可以被賦予到電影上的文學作品裡,可以排前五。我自己看到這故事,是有一種見獵心喜的心態......就跟遇到個絕世大美人一樣。」
「可我覺得故事基調挺緩慢的。」
「就是因為慢,所以它才有味道。當然了,這也是我個人的感覺,可能王佳衛拍出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但這些先不提,就演員的定義而言,在我腦子裡,你和這個故事是有畫麵的。能明白幺?
它的藝術性,就在於宮二這個角色整體在故事中所彌漫的那種味道與質感。她,可比葉問那個角色強多了。
她是活的,葉問是見證者,而她則是親曆者。
如果你來演宮二,那麼這個故事對我而言就是真實的。一個真實的宮二,用親曆者的身份,把這段武林往事緩緩講述出來。
雖然不同的人演繹出來有不同的版本,可至少在我這裡
而我之所以一直這麼喜歡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為......我覺得它是一部可以讓你被所有人銘記的電影。就說《風聲》和《秘密》吧。可能再過五年,好多人劇情都會忘記了。
但這個故事.....五年、十年、乃至二十年,你對她的詮釋....我認為都會被銘記在所有人心裡。
這對一個演員來講,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他一番話說得情真意切。並且真的是實話實說。
他堅信自己作為導演的直覺。
這個故事,讓任何一個導演來拍,都不會太差。
因為整個故事基調是靠劇本走向決定的。
妻子和這個故事真的很合。
這個故事也真的很精彩。
當然,不管拍沒拍出來,也一定會有人說這是爛片或者是不符合自己的口味。
但這東西怎麼說呢。
一路買賣驚動一路主顧。
就按照妻子那話,什麼大俠都是「高來高
去」的,可能看這部片子會很乏味。但要是心思能踏實下來,仔細品評這劇本裡所展露的那種質感,不管電影拍出來如何,這個劇本本身一定是合格的。
他也不覺得這樣做很卑微。
王佳衛的藝術成就是任何人再怎麼不喜歡,也沒法否定的事情。
每個導演風格不同,人家能憑借這種風格收獲如此多的擁躉,肯定有自己的道理。
承認彆人優秀.....在許鑫這並不難。
而妻子的演技也不是說秒天秒地秒空氣了。
她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這種進步空間,是要求演員多嘗試不同種類的角色,豐富自己的內心,一點點地向上攀爬。
而在向上攀爬時,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一顆謙虛的心。
當你覺得「非我莫屬」或者是「我不稀罕」時,那麼距離迷失也就不遠了。
好故事、好導演、好演員是相互成就的。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
給彆人可惜了?
好像是這麼說的吧。
彆說什麼誰都能駕馭好「宮二」這個角色。萬中還有個一呢。
萬一演砸了......其他人或許也就罵一句主佳衛拍了個爛片。
但在許鑫這,他是真心疼這個劇本。就像是明明當初你有機會救下一個孩子,結果卻錯過而抱憾不已是一個道理。
而許鑫的這些想法雖然沒明說,可楊蜜卻從老公的話語裡感受到了那種期盼的味道。
那.....
想了想,她無奈地歎了口氣:
「唉。」
當初就是您老人家一句「這角色挺有意思」,自己才費心費力。
那就從一而終吧。
你想讓我演,那我就去演。
誰讓我愛你呢。
「那我等師兄來找我的時候再聊聊吧,他說過幾天過來找我。」
她說完,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
「我去洗澡。」
「嗯。
2010年的元旦其實挺扯淡的。
因為1月1號這天周五。
然後呢......
法定假日3天。
2號是周六,
3號是周日。
這三天假期跟修了個雙休日沒啥兩樣。元旦這三天,兩口子過得相當相當平靜。頗有些波瀾不驚的味道。
1月4號,元旦休假結束後,一切單位恢複正常工作。
而許鑫也就是在這天,接到了一個電話。
「喂,許導,您好。這裡是央視《紀錄片項目預案收錄小組》,我是組長羅銘。
聽到這稱呼,許鑫一愣。緊接著便打起了精神:
「嗯,羅組長您好,我是導演許鑫。」
「許導您好。是這樣的,我打來電話,是想和您聊一下關於您提交的紀錄片《舌尖上的天朝》相關項目的事宜,請問您明天有時間幺?」
「明天?」
「對,1月5號。」
「有的,明天我有時間。咱們要麵談幺?」
「是的,我們很中意您提供的計劃書預想,所以想和您商談一下計劃書的立項。
「好,那羅組長您說個時間我過去.....是在央視幺?」
「是的。那......明天上午9點半,如何?「
「沒問題。」
許鑫一口答應了下來。
之前方修就說過,這些紀錄片計劃是作為2010年的開年項目,陸陸續續是否通過的結果會在元旦之後產出。
沒想到竟然來得這麼快。
竟然剛過元旦第一天,他就得到了消息。電話掛斷,旁邊一直聽著的楊蜜便問道:
「紀錄片的事情?要開始拍了嗎?」
「是通過了。但什麼時候拍還不好說呢....」
「那山楂樹怎麼辦?」
「繼續拍啊。這
個紀錄片雖然是出自我手,但不代表我要親自去拍。我又不是攝影導演..更多的時候我是作為那個把控者,製定好拍攝方案,大家去拍,拿回來後我來把控大方向。
不用事事躬親的~」
一邊說,許鑫一邊起身:「我去書房了。」
「嗯,好。「
書房內。
他再次拿出了比提交預案時厚了許多的《舌尖》計劃書。
憑心而論,許鑫真覺得自己挺忙的。
從《山楂樹》開始,再到從老方那得到了央視要拍紀錄片的消息後,他每天乍一看是閒出屁了,可實際上這幾樣工作哪個也沒落下。
《山楂樹》有時候卡殼了,他就轉換思路弄《舌尖》。
《舌尖》沒啥靈感後,他又開始弄《山楂樹》。
然後從自己的文學顧問陸海波那拿到了《太陽黑子》這本書後,為了改編成自己想要的故事劇本,他還在一直梳理整體的故事走向。
而這些都忙完後,還要弄《交易》的事情。
這些工作都是要靠腦子琢磨的,而且全都得他自己來。
一般人還真弄不了這不....
原本的《舌尖》在提交給央視時,計劃書才十來頁。
可現在連資料帶準備工作的,如今已經快弄成一個練習冊了。
裡麵的內容也是五花八門,什麼都有。都是他一點點地添加刪改弄進去的。
不敢說特彆成熟,畢竟紀錄片和電影一樣,有著相當多的細節都是需要集思廣益的。
但至少主要的思路有了。
而整個思路的核心靈魂,就是「吃」。
用「吃」來探討天朝人的文化與民族的根源。
柴米油鹽醬醋茶,尋常百姓平凡事。於平凡處見真知。
這是他想要「看」到的一個故事。
1月5號。
央視。
《魅力紀錄》欄目組小會議室內。
許鑫到的時候,整個會議室裡已經坐了十
來個人。
興許是「名人效應」?
他從被文員帶領到整個大辦公室內時,受到的關注就沒少過。
而進到了會議室內,看著這些人,他趕緊客氣了一聲:
「抱歉,來晚了。」
「哈哈,許導,歡迎歡迎。
一個麵膛黝黑的四十來歲老大哥率先迎接。
「我是羅銘。」
見到了正主,許鑫笑著和他把手握在了一起:
「羅組長你好,我是許鑫。」
「來來來,坐下說。許導,請。」「不敢不敢,羅組長太客氣了。」
許鑫趕緊謙虛了一聲。
之前在奧運會的時候,他沒少和央視的人打交道,所以談不上什麼緊張或者膽怯。
大家是來談事的,又不是來攀關係。
正常交流就好。
不過這氣氛倒是挺正式的。
彆的不提,就自己桌前這一看就是用卡尺標出來的位置擺放的茶杯,稿紙,書寫筆,就知道這裡也是延續著體製內開會的那一套。
而等許鑫落座後羅銘便說道:
「許導既然來了,那咱們就開始今天的會議大家掌聲歡迎!
嘩啦啦的掌聲中,許鑫再次起身,欠身鞠躬後,重新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