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陳朝
江浙,金華府,郭北縣。
寬闊的大道之上,一輛馬車徐徐前行。
馬車隻是尋常,未見公卿之禮。
但若是仔細觀瞧車架,便會發現其中隱隱透露不凡,尤其是那拉車的兩匹駿馬,身形高大,夭矯如龍,必是馳騁千裡的良種名駒無疑。
車夫馭馬,徐徐前行,車架平穩得幾乎不見晃動。
車內,兩人相對而坐。
其中一人青年模樣,劍眉星目,俊逸不凡,加之一身錦衣華袍,舉手投足之間,無不透著貴氣,隱隱還有一股威嚴,令人心生敬畏。
另外一人則身著壞色僧衣,頭頂光潔,眉目如畫,雖然有幾分男生女相之感,但卻一派寶相莊嚴,不怒自威,亦顯慈悲,端是大德。
兩人相對而坐,青年也不急於言語,而是挑起窗簾,垂眼望去。
目光垂低,先見道路。
那是,尚是英宗皇帝坐守江山。
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帝王之尊,雖然權傾天下,但也抵不過天命之年。
梁蕭點了點頭,但卻莫名煩躁。
“那李留仙為天下第一才子,文采之高,名望之盛,數十年來,放眼天下,無一出其右者!”
“更有甚者,這般言語,天下才運八鬥,李留仙獨占一石,餘者倒欠他二鬥!”
“時至今日,郭北書院,已成天下第五大書院,若拋去底蘊積累不談,光論學子數量,那甚至是天下第一大書院。”
更有妖魔橫行,愈演愈烈,隱超當年。
僧人一笑,平靜說道:“因為他大勢已成,羽翼已豐,便是陛下也不敢輕易下旨拿他。”
除非修行。
“此道規格,已不下馳道,用料更是不凡,”
作為陳朝皇子,梁蕭曾經多次進言,希望父皇能夠重整江山。
生死大恐怖之下,憲宗行事越漸昏聵,再加之諸多皇子,九龍奪嫡,廟堂之爭,愈演愈烈,方才平定幾年的天下,再起風雲,漸成逆亂。
“父皇明知如此,為何還要逆天而行?”
梁蕭眼神一凝,抬起頭來,看向那名僧人:“大師,你說那位石法王,究竟盛名無虛,還是難副其實?”
“有琴棋書畫四聖四絕之名,其詩書,翰墨,丹青,琴技,棋譜,還有小說話本,傳遍天下,無人不知!”
聽此,那僧人麵露一笑:“殿下也知混凝土?”
車馬行走,平穩非常,坐在車上幾乎感受不到晃動。
然而……
“尋常城關,建造起來,靡資甚巨,不僅要發動大量民夫,加征百姓勞役之苦,還要消耗大量物力,先於山中開采石料,再運送至城區營建,以糯米砂漿粘合,如此費時費力,耗儘百姓血汗,才能築起一城。”
“他李留仙就舍得。”
青年抬起頭來:“帝王雖受一國氣運,萬民仰望,但功業功業,是功亦是業,萬民之力聚於一身,萬般雜亂,亦是拖累。”
梁蕭沉默了一會兒,最終還是點下頭來,坦誠說道:“不錯!”
“說得也是。”
說罷,梁蕭抬起頭來,望向那麼僧人:“大師可知為何?”
僧人看出他的心思,笑道:“殿下是擔憂那李留仙?”
梁蕭點了點頭,苦笑說道:“此人在郭北縣,開辦書院,有教無類,廣收學子,又創出文氣事農,文氣事工,文氣事醫之法,在金華各縣,乃至江浙各府,大行耕種之事,年年風調雨順,大獲豐收。”
“倘若此物,真如傳聞之中那般造價低廉……”
青年神色落幕,幽幽說道:“帝王遲暮,神武不再,漸做昏庸。”
“……”
這讓梁蕭深感悲涼,幾近絕望。
“不錯!”
雖然這當中有一部分功勞,要歸屬於車夫嫻熟的車技,還有馬匹與車架不凡的質量,但與道路也脫不開關係。
僧人搖了搖頭:“隻怕陛下如今無心理會這些。”
青年可以斷定,縱是其他馬車,在此道上也可平穩行走,甚至高速奔馳。
“聽聞郭北縣內,積雷山鳴霄觀石法王,乃道法真人,雷電真修,能練駐顏丹,回生丹,益命丹等靈丹妙藥,皆有不凡之用,倘若我能求得靈丹,獻給父皇,那說不定能得帝心寬恕,重回京城!”
“所以,帝王難以修行,更難延壽,縱是服用靈丹妙藥,亦是效果寥寥,甚至還要受萬民之怨,若是失政失德,民怨沸騰,那甚至會被反噬,暴斃崩殂,正是千夫所指,無疾而終!”
“隻是……”
青年神色落幕,輕聲歎息:“治國之道,詩書為上,工農之法皆被視為奇淫技巧,旁門左道,我在宮中博覽群書,所見都是聖人文章,儒法經意,或者道釋經典,工農醫藥等實用之學,少之又少!”
“他李留仙,不僅名滿天下,還桃李天下,甚至有一派宗師,萬世師表之勢!”
僧人搖了搖頭:“從古至今,帝王都有長生之願,當今陛下雖然雄才大略,但人之常情終不能免,殿下應該理解才是。”
“名望之隆,文氣之盛,縱是大儒也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