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國願意幫忙自然是再好不過。
傅璟齊沒想到她竟已有了安排,直到這時才深刻體會到兩國結盟的好處。
顧南煙答應幫忙讓他放心不少,也不再多說,轉而聊起了其他話題。
顧南煙還想去衛家老宅看看,敷衍幾句便將他打發走了。
衛家老宅坐落在皇城腳下勳貴雲集之處。
衛老將軍還在的時候,衛家乃當之無愧的舉朝第一權臣之家,可謂門庭若市。
後來衛家敗落,衛家老宅被皇室收回,自此便空了下來。
沒了主人的宅子經過十幾年風吹日曬無人打理,有多破敗可想而知。
再加上寧天祿被封為國公,另賜國公府,老宅便一直空著,隻請了幾個灑掃的下人看家護院。
顧南煙看著眼前破敗的門庭,隻那塊寫著“衛家”的牌匾是嶄新的,心中竟也湧上一絲感慨。
今日的衛家很熱鬨,大梁國丞相乃衛老將軍小兒子的消息早已傳開,得知他昨日歸來,住的比較近的旁支一早便登門拜訪。
雙方見麵後感慨良多。
當初傅璟齊下令誅衛家九族之前,衛老將軍便有預感,提前將他們那一支從族譜中脫離,並將居於京城的旁係親屬全數遣散,這才免了他們一死。
衛老將軍死後,這些人不敢進京,隻在偏遠地區苟且偷生。
即便如此,他們仍然十分感念衛老將軍的恩德,便偷偷又將他們那一支加入族譜之中。
直到衛家平反,寧天祿被封為國公後,幾個膽子大的族人這才悄悄搬回京城。
“衛大哥戎馬一生為國儘忠,卻遭奸人所害,如今沉冤昭雪,總算不負他一世英名。”
一位五六十歲的老者坐在衛泓對麵,滿臉的溝壑以及身上還帶著補丁的布衣,足以說明他這些年過的有多不容易。
談及已逝的親人,衛泓心情沉重。
“逝者已逝,即便汙名已清,家父家母以及各位兄長卻再也回不來了。”
於他來說,什麼一世英名都抵不過親人的性命重要。
若人都沒了,要那些虛名又有何用。
老者歎息一聲:“說的也是,你那幾位兄長品性純良才華橫溢,在你們這一代人中實屬佼佼者,若是還活著,定能成大器。”
他雖然是旁支,與衛老將軍卻並不生疏,時常得他的幫助與教誨,兩人雖不是親兄弟,關係卻是極融洽的。
於老者來說,衛老將軍與他的親大哥無異。
當初衛家出事後,也是他力排眾議,又將他們記錄在族譜之上。
還因此受到其他幾家的排擠。
衛家乃大族,族人一向扶持而居。
他們這一支被人排擠,接下來的日子就有些不好過了。
然而老者卻並不後悔,每年逢年節或清明之際,都會偷偷的給衛老將軍一家燒些紙錢。
後來得知衛老將軍尚有子嗣在世,最高興的也是他。
坐在下首的寧天祿見氣氛凝重,適時地轉移話題。
他問老者:“既然七爺爺早已知道我與姐姐的存在,為何不早些來尋我們。”
老者樂嗬嗬的擺擺手,一臉的憨實忠厚。
“找你們做什麼,老朽得知你們還活著已是極大的安慰,可不敢來給你們添麻煩。”
這兩個孩子在沒有大人的護佑下長大,定然過的十分艱難。
他作為長輩,既然在他們困難的時候沒有儘到長輩的責任,人家發跡了,又有何臉麵上門認親。
“五爺爺這是說的哪裡話。”寧天祿不讚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