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不是盛傳……敖廣抹了把頭上的汗,有些驚疑不定,不敢再麵對玉鼎的目光。
他沒想到這位上仙隻是一個眼神就給他造成了如此大的壓迫之感。
這位上仙當真遭劫了嗎?
敖廣眼底疑惑,他在心中輕聲的問自己。
不過他清楚了一件事,這位上仙既然要他表個態度,
那他不敢拍著胸脯說搭上了闡教這個靠山,但他現在有九成八的把握他們已經靠上了玉泉山玉鼎真人這層關係。
敖丙玄功初成,又在研習瞞天神符,接下來的日子玉鼎的教學工作輕鬆了許多。
隻不過因為敖廣將一半東海龍族的氣運轉接到了敖丙的身上,他也就沒再好意思提及學費了。
敖丙已入了他的門下,那敖丙所承載的一半東海龍族氣運就會與他玉泉山一脈關聯,從而形成互哺關係,這樣雙方都會受益。
氣運之說,在前世雖說有些玄學,但在洪荒那可是相當重要的東西,妙用無窮。
“不提彆的,僅是楊戩小丙兩個的氣運,就足以讓你的玉泉山氣運在咱們師兄弟中的道場數第一了。”黃龍也難掩羨慕之情。
他們十二仙首為玉清聖人的親傳,自身氣運自然與闡教息息相關。
如果將玉虛宮的氣運比作是一棵參天大樹主乾的話,那他們十二人下山開辟道場收徒就等於主乾長出了十二根枝條。
在玉鼎收了天生大氣運的楊戩後,玉泉山一脈的氣運就遠超其他十一脈了,更何況還有諸如龍吉、楊嬋等人。
如今再加上敖丙的一半龍族氣運這玉泉山一脈不得是一騎絕塵,遙遙領先?
他坐在一個亭子裡,玉鼎就在他的對麵。
半天沒聽到回應後黃龍又瞅了眼對麵手捧一本從敖廣那借來的龍族古籍的玉鼎,哼道:“我跟你說話你聽見沒有?”
玉鼎頭也不回,目光盯著古籍,不鹹不淡道:“徒弟是你送的,氣運是你大侄子轉嫁的。怎麼,現在看我徒兒修成玄功有些出息了你就想半路跑出來摘桃子了?”
“那倒沒有,你相信我,不信我可以發誓。”
黃龍快速撇清,眼底閃過一絲揶揄道:“隻是這東海龍族也不全由小廣子做主,所以氣運拿起來會有些燙手,我得提醒你心裡得有個準備。”
“一點也不麻煩。”
玉鼎淡淡道:“貧道的斬仙劍也鋒利的很,我提醒你心裡最好也有個準備。”
黃龍的臉色頓時僵住,急忙道:“我又沒說我不幫忙,你看你,又急不是?”
玉鼎淡淡道:“你要實在沒事自己一邊玩去,不要打擾我看書。”
黃龍:“(¬¬瞄”
卻在這時,遠處一隊巡邏的蝦兵蟹將走過。
“哎這人族佬怎麼又打仗了,打來打去不嫌麻煩啊。”
“你知道個屁,聽聞是人族四百路諸侯造人王的反,這事兒可大了去了。”
“我不管他們造不造反,但那幫人族佬把好多發臭的死屍都丟到了東海,他們當我東海是什麼?”
他們一邊低語,一邊從不遠處走過。
“人族打仗了?”
黃龍神情微變看向玉鼎:“玉鼎,你聽到了沒有,好像還是四百路諸侯造反了。”
玉鼎還是頭也不抬,嗯了一聲。
黃龍沒好氣的一把搶過玉鼎手中的古籍:“不是我說你能不能給點反應,這書就那麼好看?咦……《逆龍三劫》?這玩意兒你從哪翻出來的?”
玉鼎慢慢抬頭站起身,負手而立,平靜道:“不是我沒什麼反應,而是這事兒我已經知道了。”
“早就知道了,你怎麼知道的?”黃龍驚訝問道。
玉鼎淡淡道:“我在人間留有一個分身,用來觀人世百態,察人間之道。”
“難怪!你這小子有一手啊。”
黃龍有些驚異:“那對人族局勢你怎麼看?”
他忽然發現師父那麼喜愛這家夥不是沒有原因的。
玉鼎看他一眼道:“那你怎麼看?”
黃龍沉吟道:“一則成湯當滅,二則周國當興,三則神仙遭逢大劫,四則諸神要討封號……這些天數都已定下,人族有此之亂也是天數使然,你說是也不是?”
“天數啊!”玉鼎輕語。
其實這兩路諸侯作亂的消息他幾乎在第一時間就知道了。
自女媧宮事件後,九尾狐也如原著一般上了妲己的身進了王宮,要開始她禍亂殷商江山的行動。
隻是那妖孽進宮後就如同一顆石子被投進了大海,沒有掀起一絲絲的漣漪。
九尾狐還是那個千年老狐,但帝辛卻不是原著中的那個紂王了。
人王有一族氣運護體,神鬼妖邪難侵,在這玩意兒之前縱然女媧娘娘都得退步。
這也是九尾狐為什麼不變成妲己的模樣而是要占據妲己的身體去潛藏在帝辛身邊的緣故。
正所謂: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凡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骨髓枯!
縱然是天生神力,倒曳九牛的帝辛,在原著中也在這酒色之下也給掏空了身子,被九尾狐迷得暈頭轉向將一把好牌打的稀爛。
這也是他為什麼那次給帝辛秘傳了雙修法門的緣故。
九尾既在王宮沒有掀起風浪,自然就沒有了她設計害死薑王後,蠱惑帝辛騙四大諸侯進京殺了東伯侯薑桓楚和南伯侯鄂順,囚禁西伯侯,還有製造炮烙等酷刑虐殺大臣的事……
總之,一切都變的和原來不一樣了。
帝辛這邊沒對諸侯們動手,又英明神武勤於朝政,清除多年積累的弊病。
那些諸侯們眼瞅著本來要老死的獅子竟然在一點點重返青春……
他終於,他們還是坐不住了,先是南伯侯鄂順帶著南方兩百路諸侯反了。
再後麵就是東伯侯也一起扯起了反旗。
天下亂局就此而始。
玉鼎沒有做聲。
他可以做證這回帝辛真的很努力在挽大廈將傾,還用上了從他這裡學去的將連橫之術。
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
殷商之於眾諸侯國,橫之道正好符合殷商與諸侯國之間的強弱關係,。
北伯侯崇侯虎一向是牆頭草一般的角色,誰強他幫誰,隻要大商不倒崇侯虎就絕對亂不了。
於是帝辛施展連橫之術,東連老丈人薑桓楚西連姬昌穩住了周國。
接著殷商要開始對南伯侯鄂順動手了。
這本來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