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委會設置一個憲兵司令部,那是安德魯為了應付法國國內,尤其是未來巴黎的錯綜複雜的形勢而考慮的。其中就包括對極左派山嶽黨分子)與極右派保王黨分子)發起的各種暴動的堅決鎮壓。
由於左右兩派的勢力,時不時會借助東西部各區國民自衛軍,煽動不明真相的群眾,繼而發動武裝起義暴亂)。因此,安德魯已不太相信巴黎自衛軍的忠誠度。
隨即,他策動勒讓德爾的治安委員會,提出要擴大巴黎警察的編製,讓警察與市民的比例達到千分之四。
換言之,巴黎警察的數量將在原有基礎上,逐步增加到現有的2.5倍,即擴編到2400人。
等到成功鎮壓“牧月起義”與“葡月暴動”之後,安德魯還準備說服國民公會解散巴黎自衛軍,以憲兵第一師團第一旅替代。
不僅如此,安德魯正著手算構建一個,徹底獨立於軍委會戰爭部)之外的一個全新的軍事機構,總參謀部。
事實上,在卡爾諾執掌軍委會的時期,其下屬的“軍委會辦公室”,就已經開始具有總參謀部的雛形;等到1794年的“熱月政變”前後,安德魯強行將退役的貝爾蒂埃,召回到波旁宮軍校,繼而組建一個“大參謀部”。
一方麵,是安德魯考慮到自己那點可憐的軍事指揮能力,彆說與拿破侖那種軍事天才相提並論,估計還不如魯莽成性的奧熱羅。
1794年的數次重大戰役,安德魯能夠以弱勝強,屢戰屢勝普奧英西等多國聯軍,繼而成為法蘭西無可比擬的“共和國英雄”。那不過是他在享受穿越帶來的大福利,每次都能夠料敵先機,“預判”到敵人的預判。
可一旦戰場的內外環境大變,安德魯知道自己難以應付,還不如化被動為主動,設立一個可以領導全局的總參謀部,來貫徹自己那種偉大的“軍事思想”,以及先進的“戰略戰術”;
另一方麵,安德魯想通過設置總參謀部,逐步分擔與限製軍委會戰爭部)的權力,兩者一並無條件聽從安德魯主導的戰時)最高統帥部的命令。甚至在以後,安德魯還計劃讓憲兵部和軍事情報部也脫離或是半脫離出軍委會戰爭部)。
在未來督政府的軍事內閣統帥部)架構中,安德魯和他的內閣成員們與軍事顧問負責設定戰爭的政治與軍事目標。簡單的說,就是坐鎮巴黎,發號施令;
而總參謀部依照執政的最高指令,負責擬定全麵的軍事方案,必要的時候,可以派遣一支參謀團進駐各個軍團、師團,甚至是旅團一級,配合各級指揮官作戰;
至於軍委會戰爭部)的主要作用,就是招募士兵,訓練士兵;依照總參謀部的考評,任命團營連等中下級指揮官軍、師、旅等高級指揮官的任免,都歸於執政官或統帥部);此外,還有維係軍紀的憲兵部,管理初級軍官與士官的軍校、軍事情報部,等等。
至於總軍需部、輜重與後勤部、督辦研發與生產軍事裝備的總裝備部,都將逐步的歸入總參謀部的管轄範疇。
儘管一眼看來,總參謀部的權勢極大,但由於手中沒有掌握兵權,加之貝爾蒂埃那種瞻前顧後,不擅專權,時不時還會妒忌一下優秀部屬的性格,因而不會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麵。
雖說如此,安德魯還是暗地裡為現任的總參謀長貝爾蒂埃準備了3位接班人,他們三位來自神聖羅馬帝國境內,包括40歲的漢諾威上尉沙恩霍斯特,25歲的普魯士少尉馮克勞塞維茨,以及年僅17歲的瑞士人安托萬約米尼。
沙恩霍斯特在漢諾威軍隊的日子並不太好,由於他出身平民,晉升之路不僅緩慢,加之在尼德蘭與萊茵蘭戰場上的連續失敗,為防止得勝之後法國人的報複,漢諾威王國不顧英國的反對,在回到萊茵河右岸之後便想要退出對法戰爭,並派出特使前往巴黎。
此刻,身為炮兵上尉的沙恩霍斯特沒了用武之地,隻能回到那個簡陋的炮兵學校擔當一名普通教員,生活相當的拮據。
至於克勞塞維茨少尉,儘管他的姓氏中加了代表德意誌貴族身份的“馮”。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那是老克勞塞維茨花錢買來的,或是自我杜撰的貴族頭銜。
相對於嚴格審查貴族身份的法國和奧地利來說,普魯士對於小貴族的身份認定非常不負責任,但凡參加過普軍,立下了戰功,花點錢就能成為一名鄉間小貴族。
由於身份上的嚴重存疑,使得12歲就加入普魯士軍隊的克勞塞維茨,等到25歲時候,這才勉強提拔為少尉,其晉升速度與蝸牛無異。
安托萬約米尼是在去年熱月政變前後,身為瑞士帕耶訥市市長的父親,收到了同為瑞士老鄉的席塞爾將軍的一封信。隨即,這位市長父親將兒子約米尼送到了法國。
當然,這一切的幕後指使人,就是安德魯本人。
在席塞爾的安排下,約米尼以巴黎理工學校插班生的身份,進入波旁宮學習了一段時間。不久,席塞爾將軍加入北方軍團出征荷蘭的時候,也帶上了17歲的約米尼準尉。
在1794到1795年冬,法蘭西征服荷蘭的戰爭中,約米尼參加了數次實戰,表現異常勇敢,並顯示出異乎尋常的軍事指揮才能,很快就晉升為少尉、中尉,還成為第二期的波旁宮軍校軍官學員,未來可期。
……
在逐步理清責權關係的同時,安德魯於1794年的8、9月間,就命令參謀長貝爾蒂埃,聯合聖西爾和蘇爾特,從行將畢業的進修學員中,挑選一百名品學兼優的軍官,先行統統塞進3位將軍組織的“大參謀部”,總參謀部的前身。
不久,加入到“大參謀部”的軍官們,立刻收到安德魯校長的第一個任務:就是運用他們在學校裡學到軍事知識,收集、分析、研究東比利牛斯軍團的作戰方案。
安德魯強調在軍事行動中,必須考慮政治、宗教、外交、經濟、地理、文化與民俗等方方麵麵。
為此,安德魯司令官要求大參謀部需要統籌規劃,分工協作,在3天的時間裡準備好相關的各種資料。
這其中,就包括從軍委會和外交委的情報部門、巴黎測繪局與國家檔案館那裡,獲得有關西班牙東北部的地勢地形與氣候天氣、沿途各個城市的人口分布和要塞布局,以及地中海西岸的洋流、潮汐等一係列的情報信息……
正是貝爾蒂埃領導的大參謀部積極高效的運轉,使得法軍從海上登陸巴塞羅那,攻克赫魯納城,以及拿下整個加泰羅尼亞地區,都變得相當的順利,整個軍事計劃就像是預案那般的準確運作。
不過,依照穿越者的想法,法軍總參謀部的建設藍本,應對標1870年的普法戰爭期間,那位毛奇元帥創建的普魯士總參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