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關聖帝君:“尚不知湘子底細來曆?”;城隍之考
此秀才,名為宋黎。
他考取秀才功名,可有些年歲了。
但這些年,一直未能參加鄉試。
其一是家中貧苦,拿不出來錢財,讓他參加鄉試。
其二是他老母染了重疾,需要人照顧。
平日裡大多給富貴人家寫字為生,有時也上街賣畫。
但由於他老母得常年抓藥,即便宋秀才努力賺錢,也隻能勉強混個溫飽。
鮮少時候,更會出現入不敷出的窘境。
如今,這宋秀才家中的日子更加難過了。
隻因他也病倒了,臥在床上,難以動彈。
這些天,全靠一些善信的左鄰右舍在接濟。
是日。
宋秀才趟在床上,隻覺渾身肌肉酸痛,喉嚨吞咽如刀,大抵是發燒了。
但他無錢抓藥,隻能咬牙裹緊身上破絮強撐。
到了夜裡,宋秀才整個人人燒得厲害。
正迷迷糊糊之際,門外卻有人牽了匹白馬,來到柴扉前。
那人扣響了柴門,對裡問道:
“宋秀才在家嗎?”
“在…在家。”
宋秀才虛弱地回了句。
“我家老爺請你去應試,還望宋秀才快些準備。”那人言道。
緊接著,便催促起來。
但如今的宋秀才哪裡起得來,聞說請自己參加考試,他更是一頭霧水。
不明白要應什麼試?
正疑惑之際,宋秀才忽覺得頭也不疼了,整個人似乎輕盈了許多。
身體有些不受控製的往外走出,幾息時間,就坐到了那白馬上。
隨即,那一身衙差打扮的人,便牽著白馬,向薊州行去。
……
且說。
這幾日,薊州城隍已出手為餘姝塑魂聚魄,並傳了她一些鬼道之法,用以修行。
餘姝先前本就是桃妖,還有修為在身。
如今轉修鬼道,倒也得心應手,進展頗大。
按照薊州城隍的估計,怕是不出十年,她便可將其修為提升到道門之中三花一境。
到時,再進一步,便是鬼仙了。
鬼仙雖然趕不上人間那赫赫有名的道家仙真,但好歹也與仙在沾邊。
邁入此境,也就意味著此後不用受六道輪回之苦。
……
解決了餘姝一事後,那薊州城隍便喚來了麾下諸司,告知城隍之試在即,叮囑諸陰吏鬼差要好生準備。
尤其是恰逢關聖帝君巡牧人間,難保不會來薊州一瞧。
為此,確保城隍之試順利舉辦乃是薊州城隍廟裡的頭等大事。
命令吩咐下去之後,這薊州城隍各司倒也效率頗快。
先是陰律司的人,僅僅花費半日時間,便擬好了名冊。
請那些人前來參考。
而那蕭縣宋黎,因有扇枕溫席之孝,加之平日裡常施善舉,雖處境艱難,依舊未曾荒廢學業。
如此之人,自是有資格來參加城隍之試。
薊州下轄八縣。
其中,有五縣缺少城隍。
共計十九家鄉社,缺少社神。
故而,此番考試,要選舉縣城隍五位,社神十九位。
但擬定的名冊,足有半百之多。
其中,夠資格赴考城隍一試的有二十四人。
赴考社神一試,共計四十人。
出題乃是陰陽司。
此番,所考之題,以策論申辯為主。
至於引領考生這些麻煩事,就交給了速報司去辦。
是夜。
諸如宋黎之情形之人頗多。
大多半夜睡得恍惚之際,有人牽馬而來,喚其去應考。
應考之人,不乏像宋黎這般出生貧苦,但依舊奮發向上之輩。
當然,還有郎中、學究、扈從、鄉紳之流。
能應考之人,無不品性出眾,陰德盈滿。
是日。
既望之夜。
韓湘子受邀來此,一走進這城隍大殿之中,發現早已來了不少人。
放眼望去,一個個身著鬼袍陰服,氣質出眾。
“韓道長,快些過來。”
“我與你介紹一下。”
忽得,那喬兆昔看見韓湘子進門,便朝他招了招手。
隨即上前,拉著他與其介紹身邊這一眾薊州城隍的乾吏來。
“這位是陰陽司的馬司主。”
“那位燕頷虎須的是速報司的蘇司主……”
“……”
今夜城隍大考,來此之人,一應是八品陰神。
能前來的,大多是城隍麾下各司的正副司主。
見喬兆昔為自己耐心介紹,韓湘子不得不與在場之人,一一問好。
對於韓湘子此人,幾位司主早有耳聞。
得見之後,便紛紛與他行禮。
畢竟,那喬判官與餘姝的事情已經在薊州城隍廟裡傳開了。
說那日韓道長,拿著斌山公的福德珠,領著一桃妖來此,拜見城隍大人。
這斌山公的名諱,眾人時常聽薊州城隍提起,哪能不知?
一定程度上而言,那斌山公就是薊州城隍的伯樂!
加之薊州城隍如此禮遇韓湘子,這些人又豈敢怠慢?
眾人一陣寒暄過後。
韓湘子就來到薊州城隍身邊,與他打起招呼。
看他正襟危坐的神色,韓湘子不由得問道:
“城隍大人,今夜那關聖帝君真的要來嗎?”
另一邊。
韓湘子言罷。
殿內眾人悉數看向了薊州城隍。
說實在話,關聖帝君乃是堂堂天庭上神?
東嶽大帝座下護法,神威赫赫。
以他的身份地位,似乎不太可能降貴紆尊來此薊州?
“這個本城隍也說不準,似關聖帝君那等天庭上神,修為高深已到了不可捉摸的地步,即便來此,也不會顯露真身,多半是一縷分身前來。”
迎著眾人目光,薊州城隍隻得攤手說道。
話音落下,眾人一臉悻悻之色。
薊州城隍見眾人興致不高,便沒在此事多提,隻是過問了那速報司的蘇司主迎接考生一事辦得如何了?
聞言,那蘇司主急忙道:
“城隍大人放心便是,小神已派人去接了。”
“想來用不了多久,便可悉數趕來。”
“那就好。”
薊州城隍微微頷首。
就在這時。
忽得,這薊州城隍大殿之中,不知何時,飛來了幾道仙光。
待那仙光退去,幾道人影,卻現身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