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紫金玉簫,她乃東海公主!【求訂閱】
暮時,韓湘子與蒲瓚二人自慶州離去,月上柳梢之後,就已飛至陽亭府。
把雲頭一按,二人就落到了府衙院中。
同一時間。
龐府長以及蒲典農等陽亭大小官員聽到動靜,就匆忙走了出來。
一見是韓湘子與蒲瓚二人回來了,不由得大喜過望。
“韓仙師,一路辛苦了,可籌集到了糧食?”
龐府長上前熱情問道。
“已籌了萬擔。”
韓湘子說道。
“夠青江縣百姓撐上一些時日了。”
聞言,龐府長鬆了口氣。
“韓仙師,那萬擔糧食何在?”
忽得,蒲典農一臉古怪看向他,詫異問道。
“在貧道這袖袍裡。”
韓湘子微微一笑。
接著又道:
“明日天亮,貧道會親自去趟青江縣,把這萬擔糧食送與青江縣衙,就不勞你們派人去送了。”
“如此甚好,隻是又要麻煩韓仙師了。”
蒲典農點了點頭,十分讚成。
萬擔糧食,要送往青江縣的話,僅靠馬車的腳力也得一日光景。
更何況,萬擔之數,可不是簡單的一兩輛馬車就能拉走的。
韓湘子此舉,可為他解決了很大的麻煩。
“舉手之勞罷了。”
韓湘子擺了擺手。
又與眾人問了下陽亭災情,得知一切照舊後,他便回屋去了。
翌日醒來,韓湘子就去了青江縣,把那萬擔糧食放到了縣衙。
隨後,傳了龐府長的旨意給那青江縣令,要其好生賑濟災民,不得從中謀私。
那青江縣令看到韓湘子竟從袖袍之中,倒出了這萬擔糧食來,險些驚掉了下巴。
聽到他最後的交待,青江縣令連忙答應,不敢違背。
在他看來,這韓湘子完全就是仙家一流了。
他若是從中中飽私囊,肯定會被察覺。
值此抗旱時刻,若有失職瀆職之處,一旦發現定要嚴懲不貸,弄不好還得掉腦袋。
所以,糧食一到之後,那青江縣令就請來了師爺,與縣令眾多鄉紳大戶,共同主持發糧一事。
……
說韓湘子與蒲瓚二人在慶州籌糧之際。
那龍女敖皎,便返回了雷部。
一到雷部,她就與風雷神吏請示,要查證人間陽亭府一載司雨之量。
對此,風雷神吏自然沒有拒絕。
調查沱江水神,本就是他的旨意。
於是乎。
與雷部掌管法旨仙冊的天官知會了聲,敖皎就得以翻看雷部下達沱江水神的禦令金章。
她詳細翻閱了一番,發現這一載裡,雷部曾與敖睚下了七條禦令。
其中,有三條律令在半載之中。
這些律令,皆是讓敖睚每過旬月有餘,便要行雲致雨,得保五穀。
其中,還寫有了布雨的時辰、雨數,雨量。
此外,敖皎還留心看了眼這沱江今時水量幾何。
如今,天下大旱,若沱江水量本就不足,即便是雷部下了禦令,該有的雨量也落不了那麼多。
可等翻閱完後,敖皎才發現這其中大有問題。
半載內,雷部讓敖睚布雨三次,可敖睚卻一次也沒有下。
隻是向上奏稟水量不足,難以維係。
於是乎,雷部隻得讓她就放小了雨量。
但即便如此,敖皎此前詢問敖睚時,他卻說大旱至今,滴雨未下。
唯一一次降雨,還是在韓湘子逼迫的情況下。
想到這裡,敖皎不由得心中生疑。
她看過了沱江的水量,雖說旱災之年,水係不豐,比之常年少了些,但多多少少還是能夠下些雨水的。
可敖睚卻不曾下。
此外,韓湘子也與她說過,大旱之際,他未到陽亭府時,此地已是許久不見雨落。
如此比較,看來恰逢此旱災之歲,敖睚未有在陽亭府司雨。
他為何不下?
思慮於此,敖皎心中又多一絲困惑。
當下,敖皎心事重重離開了雷部。
重新回到人間之後,她便來到陽亭府,化作過路之人,與百姓打聽陽亭府的災情。
這一打聽,她才知道這陽亭府究竟旱成何等模樣了!
為了求雨,百姓沒少拜祭那沱江水神。
可沱江水神一直未曾應驗。
為此,黎民們是怨聲載道。
說那沱江水神吃喝照拿,收了香火、財寶卻不肯下雨。
最後,還是那韓湘子的到來,改變了一些局勢。
他到了此處後,先是為百姓求來了雨。
其次,救死扶傷,治好了橫行一時的瘧疾。
一說起這韓湘子來,百姓們可謂是讚不絕口,紛紛說他是天上仙人,來到凡間救苦救難。
聽到此話,敖皎頗有感觸。
看來,那韓湘子果真是心懷慈悲之人,單論品性而言,沒什麼可挑剔的。
事情查到這裡,敖皎幾乎可以斷定,沱江水神敖睚有失職瀆職之過。
但如今,又多出一個問題來。
那就是韓湘子拿什麼逼迫沱江水神了?
這韓湘子是老君門徒,以他的身份,若是想的話,有資格奏表雷部,讓其來此下雨。
可他卻大吃一驚,脅迫敖睚。
敖皎無論怎麼想,始終覺得這其中必有隱情。
衡慮再三,敖皎還是決定再找韓湘子問個清楚。
……
那日,韓湘子從青江縣令返回陽亭府後,就一直未曾出門。
昨天那龐府長又來拜訪韓湘子了,問他幾時還能再下些雨。
上次籌糧,已買了些稻種。
如今,百姓們都已種下,就盼望著再下場雨來,好讓莊稼生長。
何時下雨,韓湘子也說不準。
上次那敖睚先行一軍,竟把自己告上了雷部。
而雷部又派了雷霆督河使敖皎來調查此事。
在事情沒有水落石出之前,怕是韓湘子發了文檄,也不頂用。
得知韓湘子也不知道,龐府長隻得無奈離開。
他心情頗為低落,不是因為韓湘子,而是因為百姓種在地裡的莊稼。
……
是日。
驕陽正毒,火辣酷烈。
地板曬的直滾腳,空氣裡,熱浪滾滾,叫人汗流浹背。
這種天氣,壓根不能出去。
走上一盞茶的功夫,怕是要中暑。
府衙一些官員們,隻得在屋中搖扇避暑,長籲短歎。
韓湘子是修行之人,早已寒暑不侵。
但他有些不放心百姓地裡的莊稼,思量再三,還是決定先施法降些下雨。
隻不過,就在他動身之際,忽得察覺到陽亭府上空之中,多了一道熟悉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