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駙馬,這是哪位?”
韓湘子皺眉道。
“是翼國公秦瓊之子。”
韓愈言道。
“原來是他……”
聞言,韓湘子瞬間明悟過來了。
後世話本演義之中,這秦漢可是王禪老祖兩位活寶徒弟之一。
想到這裡,他忍不住笑道:
“叔祖,放心就成,那秦漢丟不了,反倒是要得一場造化了。”
“那神課先生果真說的不假,連湘子也這麼說……”
聽到此話,韓愈怔了下,感慨了句。
“神課先生說什麼了?”
“他說,這秦漢被雙龍山的王嬋老祖收為徒弟了,還說你與他頗為熟識。”
韓愈說道。
話落,韓湘子不僅莞爾一笑。
去歲之際,韓湘子常去欽天監,有時與神課先生對弈,無聊間也與他說了自己下山以來的所見所聞。
沒想到,這老道還記在心裡麵去了。
這話已說開了,韓愈就直言道:
“湘子,你既已回來了,那叔祖就派人去知會秦駙馬一聲。”
“那秦漢,我也聽說了才五六歲,是個稚童。半大的孩子,連自個兒就照顧不好,如此年紀就去學道,委實是早了些。”
“一切憑叔祖吩咐就是。”韓湘子點了點頭。
這秦駙馬的意思,他也明白。
無非想讓自己去一趟雙龍山,勸王嬋老祖把那秦漢送回長安來。
等秦漢稍微長大些,最起碼學會自立了,再跟著王嬋老祖學道也不遲。
見韓湘子答應,韓愈就出了書房,命人前去駙馬府報信了。
大概小半時辰之後。
秦懷玉等人,就拎著貴重禮品上門了。
此次前來之人,還有一位美婦,她一身綾羅綢緞,貴氣十足,正是那銀屏公主。
對此,韓愈可不敢怠慢,忙前去迎接。
眾人互相打過招呼後,秦懷玉才迫不及待問道:
“韓侍郎,真人何在?”
“湘子眼下就在正堂。”韓愈道。
話落。
秦懷玉、銀屏公主等人,就在韓愈的引領下,來到堂裡。
就見那正堂之上,坐有一位年輕道人,生的金相玉質,瓊貌庭蘭,腰懸玉簫,氣質出塵。
“拜見洞簫真人!”
二人見狀,對視了一眼,上前行禮道。
“公主與駙馬不必與貧道客氣,你們的來意,我已清楚。”
“貧道明日便去往雙龍山一趟,無論如何,會將秦漢帶回長安。”
韓湘子微微頷首,言道。
“那就有勞真人了。”
聞言,秦懷玉與銀屏公主頓時鬆了一口氣,臉色一喜,拜謝道。
……
……
翌日一早。
韓湘子就從長安,駕雲前往去了雙龍山。
這雙龍山的地方,韓湘子也大致聽說過。
但確切位置,還不曾知道。
不過,眼下他修成真人,神念不凡,一經施展,可囊括方圓幾百裡之地。
故而,一到此界,不到一盞茶的功夫,韓湘子就察覺到了那王嬋老祖的氣息。
念頭一轉,腳下雲彩飛動,就托著韓湘子往那雙龍山飛去了。
這雙龍山,地勢高聳,攢峰如劍。
在那峰頂之上,還有兩方粗大山脊,狀如龍頭,其勢凶煞。
此山,靈氣倒也充沛。
“嗯?”
“幾載不見這王嬋老祖,想不到他修為居然來到了地花一境?”
感知到王嬋老祖的氣息之後,韓湘子不禁心中一怔。
要知道。
韓湘子初次見王嬋老祖時,他在雲夢山,正為突破人花而準備閉關。
誰能想到。
這才過去幾載,修為長進如此之快?
怕是,將來有朝一日,能修為真人。
“王嬋老祖在否?故友來訪!”
到了雙龍山後,韓湘子聲蘊法力,高呼道。
話音落下。
不多時,那雙龍山山腹之下,忽得飛出一道金光來,落在雲頭之上,化作一鶴發童顏的老道。
“不知是哪方真人到訪?”
“咦?是韓道友……”
王嬋老祖一現身,就尋聲望去。
先前,從那聲音之中,王嬋老祖不難分辨出來雙龍山之人,修為高強,已是真人一境。
王嬋老祖認得的真人境的玄門高人,少之又少。
交情好的,更無一人。
不曾想,正打量之時,發現前來的竟是韓湘子。
“不,得改口成洞簫真人了。”
“洞簫真人,上次雲夢山匆匆一彆,你與老道可有好幾年未曾見了。”
“去歲之際,老道去了那芮山,參加了純陽真人繼任全真掌門的大典。”
忽得。
王嬋老祖發現自己語態有失,便改了口,接著便一臉熱情,熟絡說道。
“王嬋老祖,不必與貧道客氣。”
韓湘子灑然一笑,看不出有真人的架子。
“可不敢再讓洞簫真人稱老道為老祖,若洞簫真人覺得合適的話,老道鬥膽稱你為道兄,你喚道友即可。”
王嬋老祖苦笑了聲,試著商量道。
“那就依王嬋道友之意。”
韓湘子也不再堅持什麼,就點了點頭。
二人打過招呼後。
王嬋老祖與韓湘子,便俱落下雲頭,往那蓮花洞裡一坐。
就著一桌靈酒瓜果,二人對飲了番,那王嬋老祖就對韓湘子問道:
“韓道兄,此來老道這雙龍山,怕不是專門造訪吧?”
“果然是瞞不住王嬋道友。”
“其實,貧道此來是為了秦漢,也就是前些時日,王嬋道友在長安救起的那位稚童。”
韓湘子笑了笑,開門見山道。
“秦漢?”
聞言,王嬋老祖一愣,有些哭笑不得。
沒想到,這韓湘子此來是為了他?
“不錯,這秦漢的身份,不知王嬋道友知道否?”
韓湘子微微點頭,問道。
“知道,他乃大唐名將秦瓊之後。”
王嬋老祖答道。
“王嬋道友可知,你把這秦漢救走,未曾告知秦家一聲。這幾日,秦家險些把整個長安給翻了遍,就是為了找到他。”
“甚至,還去了我那叔祖的韓府,來求貧道尋人。”
韓湘子無奈道。
“哎呀,倒忘了這茬,是老道的疏忽。”
話落。
王嬋老祖一拍腦門,頓感馬虎。
“貧道此來,是應了那駙馬與公主之請,接秦漢回去在家待個幾載,等稍大些,王嬋道友再接他來雙龍山修道不遲?”
對此,韓湘子也沒有怪罪什麼。
當年,在雲夢山,他就知道後者的秉性。
“這……”
聽到此話,王嬋老祖遲疑了下。
“怎麼,王嬋道友覺得為難?”
……
明天恢複六千字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