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開君童,觀中部八景,修為精進;乃殺七厄真人之罪魁禍首也……
瞧見唐皇與薛元帥等人出城來迎,韓湘子微微一笑。
便落下雲頭,來到眾人麵前,起手一稽,道:
“見過陛下!”
“見過薛大元帥、以及諸位國公、將軍!”
“天師不必多禮,真人此番來此,擊敗這蘇賊,解了這鎖陽城之危,實在是我大唐的大功臣!”
唐皇擺了擺手,一臉笑容,稱讚道。
“陛下過譽了,這解鎖陽城之危不止貧道,還有那二路元帥薛丁山等人。”
韓湘子歉笑一聲。
話落,目光就望向一旁的薛丁山、竇一虎、薛金蓮、竇仙童、羅通、羅章、秦英等人。
“不錯,若非薛小愛卿及時領兵來救,朕等可是孤立無援。”
“薛王兄,你可生了一個好兒子!”
唐皇適才下樓時,已從旁人口中得知了那二路元帥之人。
得知是平遼王之子,他不免有些吃驚。
細一打聽,才知道早年失蹤了。
此刻,聞得韓湘子此言,唐皇也打量了那不遠處的薛丁山等人一眼。
望了過去,唐皇發現了不少熟麵孔。
羅通自是不必多提。
還有羅章、秦英、劉一傅、程千忠、尉遲青山、屈突遠等等。
這些小公爺,一個個還是他自己看著長大的。
沒想到,如今也能隨軍出征,上陣殺敵,也可謂是獨當一麵了。
一念及此,唐皇頗多感慨。
“我等拜見陛下,救駕來遲,還望陛下恕罪!”
這邊。
薛丁山、羅通等人會意,走到跟前,對那唐皇行禮跪拜道。
“你等救駕有功,該大加封賞才是,哪有什麼罪過……”
對此,唐皇一捋龍須,長笑了聲。
眾人寒暄一陣,自知城門不是談話之地,便一道入城了。
至於前來的二路大軍,以及那些投降的番兵,全交由八位禦總兵前去安頓。
……
鎖陽城。
金殿內。
唐皇坐在龍椅之上,神色欣然,望向殿下群臣,道:
“今鎖陽城之危已解,諸愛卿多有功勞。”
“尤其是洞簫廣濟天師,大敗蘇寶同,殺死那飛鈸禪師,立了大功,此前朕等拜祭,也多虧了真人顯法靈驗,朕欲加封洞簫廣濟天師為我大唐洞簫廣濟國師,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言罷。
程老千歲想也沒想,就恭身答道:
“老臣附議!”
“老臣附議!”徐茂公也跟著開口。
“我等附議!”
以薛仁貴、秦懷玉等人為首的武將對視一眼後,也無異議,齊聲回道。
畢竟。
今日洞簫廣濟天師,確有大功。
大家看在眼裡。
“真人,以為如何?”
唐皇見群臣支持,對韓湘子投來了目光。
“一切依陛下旨意便是。”
韓湘子神色恬淡,朗然一笑。
封他為國師,這對於韓湘子而言,也有益處。
可揚他聲威,弘其法門,更可廣收善眾。
這信男善女一多,香火便足。
隨之而來的就是願力增多了……
韓湘子此前已嘗過甜頭,眼下唐皇要封自己為國師,他豈會拒絕?
“待朕回朝,這就頒下聖旨。”
唐皇點了點頭,笑道。
接下來,唐皇便對諸將論功行賞了番,自是不必多提。
一切罷了,唐皇又吩咐下去,要擺宴開席,殺豬宰羊,好生犒勞三軍!
對此,眾人自然樂於見成。
走出金殿,各自忙去了。
眼下,堂堂哈密元帥蘇寶同已逃,於大唐而言,無疑是打了大勝仗!
……
是夜。
這鎖陽城,張燈結彩,熱鬨非凡。
大廳之上,滿桌佳肴,眾人觥籌交錯,謂之君臣同樂。
尤其是薛仁貴這一家,算是團聚了。
一旁秦懷玉望到薛仁貴一家團圓,忽得有些觸景傷情,想他幼子秦漢,尚在深山之中修行,也不知如何了?
“爹,孩兒與你介紹一下,這位是竇一虎,同薛大哥一樣,也是修行中人。”
正惆悵時,其子秦英拉著一人上前,與他言道。
“小道竇一虎,見過駙馬!”
竇一虎來到秦懷玉跟前,行了一禮道。
“竇道長客氣了,今日若非有你相助,那南城一路人馬可要損失慘重。”
秦懷玉麵容一正,道。
並沒有因竇一虎身材矮小而輕視怠慢於他,反倒是以禮相待,敬佩有加。
“駙馬過譽了……”
聽到此話,竇一虎有些不好意思撓了撓頭。
王嬋老祖說他性格跳脫,有些張揚。
平日裡很少稱讚,今得大唐駙馬誇讚,他還真有些不適應。
“爹,怕是還不知道,竇大哥是我那二弟的師兄。”
見二人談的愉快,秦英在旁插了一句道。
“什麼?!”
聞言,秦懷玉一呆,瞪大了眸子望向二人道。
“駙馬,秦兄弟說的對,秦漢確是小道的師弟。”
竇一虎與秦英沒想到這秦懷玉反應如此大,趕緊輕咳了聲,回道。
“竇道長,既是英兒的師兄,不知他近來可好?”
得知竇一虎與秦英是師兄弟的關係,秦懷玉心中安定了些。
臉上露出真切之色,詢問道。
“師弟這些時日,正在閉關,師尊對他極好,想來用不了多長時日,他也能下山與我等一道作戰。”
竇一虎脫口而出道。
之前,他回雙龍山時,已從王嬋老祖那裡聽到了一些散教之劫的隻言片語,大抵也弄明白了些。
“竟有此事……”
秦懷玉麵容微變,倒沒想到他家幼子有朝一日也會隨他上陣殺敵。
一念及此,他還有些期盼。
……
另一邊,韓湘子赴宴來此,應付完一些上前與自己結交之人,就小酌了一會兒,因心有異樣,便先行離去,在一靜室坐下。
“想不到,這枚剛凝聚而出的蓮子,已然快要成型了,多半是今日阻止了一場殺戮,而獲得的願力……”
韓湘子心神一沉,望著神魂之中,那九色寶蓮散發的碧靄流螢之光,忖道。
眼下,哈密是敗了!
蘇寶同也逃了,那飛鈸禪師更被他打死了!
這場大戰,哈密百萬番兵,折損二十餘萬人。
其中,六十多萬番兵,在韓湘子的威懾下,直接降唐!
餘下十餘萬人馬,則狼狽逃回了哈密。
縱觀戰局,哈密無疑是輸了!
但韓湘子明白,這場戰遠沒有結束,依他來看,這或許僅是個開端罷了。
他此番能取勝,無外乎散教之中,隻有一個連真人一境也沒有蘇寶同罷了。
此人,睚眥必報,逃走後,必定不會善罷甘休。
弄不好,還會卷土重來。
到那時,必有散教門人來助!
那這場仗可難打了。
……
拂去靈台雜念,韓湘子掐一法訣,便靜下心來修行。
翌日一早,直到金烏升起,韓湘子才忽得心有所感,當下仰咽九氣,才內心一喝:
“開君童!”
下一刻,韓湘子便望到那肝神開君童。
那肝神開君童,字道青。
形長七寸,衣飛青羽裙,戴三梁之冠。
見著肝神開君童,韓湘子立馬汲取天地間那木元之氣,用以拜祭。
同一時間。
那開君童望向韓湘子,嘴唇翕動,似在說什麼。
片刻之後,一股玄妙清音就在韓湘子腦海之中響起:
“中部八景,上變九回,化精玉胞,結氣紫薇,煉魂固魄,萬神總歸……,”
“關節納暉,內充外盈,華光無衰……”
刹那間,韓湘子腦後三花聚頂之上,多了一團青旋秀氳之氣。
卻是代表韓湘子修為得以精進,距離星君一境又邁了一步!
麵對開君童所吐清音,隻是一遍,韓湘子便謹記在心。
接下來,韓湘子就按照開君童所述,不斷修行。
期間,還不忘攫取充斥天地間木元之氣,來蘊養開君童。
……
如此這般,不知不覺,已是過去七日光景。
待開君童隱去,韓湘子才長緩了一口氣,睜開眼來。
曆經這七日短暫閉關,韓湘子實力又上了一層樓。
他起身推開房門,走出屋來,心念一動,神念就瞬間籠罩了整個鎖陽城。
一番探查下來,韓湘子方知如今留在鎖陽城之中的大唐軍隊,足有一百二十萬人!
此外,韓湘子還獲悉了一個消息,那就是唐皇過些日子要擺駕返回長安了。
眼下,蘇寶同已逃,不知去向。
那哈密也對大唐寫了降表,看樣子這場戰爭要結束了。
但韓湘子明白,這隻是表象罷了。
哈密對大唐興兵,與哈密狼主無關,挑起戰亂的蘇寶同!
他若不死,這戰爭便不會停。
想到這裡,韓湘子覺得該勸阻一番唐皇。
他要回長安,自是可以。
但大軍不行!
……
“軍師,可算出什麼好日子來了?”
鎖陽城,金殿之上。
唐皇坐在龍椅,龍目望著長安送來的回信,與下方的徐茂公,問道。
“回陛下的話,老臣已經算準,三日之後,是個吉日,陛下可擺駕回京。”
徐茂公言道。
“那就吩咐下去,讓大家早做些準備。”
唐皇微微點頭,命道。
不多時,他似想起一事來,又問:
“國師閉關可曾結束了?”
那日宴上,韓湘子突然離席,在大家看來並無不妥。
他是修道之人,向來喜好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