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請皇上退位!
董太後和徐聞對視一眼,不由心中凜然。
異姓封王!
原來這才是恩海的最終目的!
要知道整個武朝一直到現在,哪怕是靈帝之亂天下崩毀之時,都沒有出現異姓封王者。
節度使能夠擁有一地的調兵、賦稅、行政等等各項權利,可以稱之為土皇帝。
而一字並肩王,卻可以稱為一地的真正皇帝,在封地之中擁有皇帝所擁有的一切權力!
顯然,恩海已經不滿足於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現狀,而是想要爭取更多的主動權。
不必完全維係在那皇位之上。
恩海接著說道:
“白蓮教勢大,鎮北軍虎視眈眈,宣武軍與右軍都督府當與本座結盟,攻守相濟。”
這是第三個條件。
董太後和徐聞此時心中念頭電轉,迅速思索著恩海的話。
封王,如果是其他人的話,哪怕是某個節度使,他們也都會絕對反對。
畢竟這天下的節度使現在都算是平起平坐,頂多是個大將軍,一旦封王之後,就徹底擁有了大義名分,天然比其他人高一頭。
這是絕對不能允許的。
不過對於恩海這個太監來說,反倒是沒有什麼。
畢竟恩海哪怕權欲再怎麼熾烈,也仍然是一個太監,沒有自己的後代。
封王之後,頂多隻是猖狂一時罷了。
沒有後代子嗣,自然就無法分封更多的血脈至親,形成自己由血緣紐帶凝結而成的牢不可破的“王黨”。
這封王的意義也就大大削弱。
而且恩海說的不錯,現在他們相互之間,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利益衝突。
反而是白蓮教逐漸從河東道向外蔓延,流毒於天下,更加令人警惕。
同時燕北節度使、鎮北大將軍何興祖的野心極大,現在已經吞並了關南三衛,打通了從燕北道南下的要道。
鎮北軍的安寧鐵騎號稱天下無雙,銳不可當,如果真的從北方呼嘯而下,首當其衝的就是京畿道、燕察道,緊接著就是宣武道和河東道。
從這個角度來說,無論是閹黨、後黨還是東竹黨,反而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這種根本上的共同利益,也是這三方這麼長時間都沒有徹底決裂的一個根本原因。
董太後沉吟片刻,說道:
“我父董潮,當封征南大將軍,劍南道與渭南道,當劃入宣武節度使轄下。”
恩海嘴角微揚,緩緩說道:
“太後好大的胃口……本座答應你,待到新皇登基,就下詔昭告天下,至於劍南道節度使和渭南道節度使願不願意,就看董太公的兵鋒是否銳利了。”
武朝的節度使為節製和管理地方,大將軍一職,則擁有征討之權。這道旨意一下,宣武節度使董潮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征伐地方。
董婉兒並沒有提讓父親封王的條件,畢竟這天下除了注定沒有子嗣的恩海,其他人任誰敢要直接封王,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
董太後接著說道:
“我宣武幕府的人才,可入朝為官。”
恩海微微點頭:“可。”
董婉兒慵懶地向後一靠,說道:
“如此,哀家沒有異議,靜候恩王得封。”
恩海哈哈一笑,說道:
“本座世受皇恩,太後倒是為本座取的好王號……徐閣老?”
一旁的徐聞苦笑一下,隨後緩緩說道:
“既然太後已經決斷,那徐某豈敢不從……不過老朽僅能代表東竹黨議事,無法代表九姓十氏決斷……”
董婉兒冷笑一聲,明白這老貨是當了婊子還想立牌坊。
緊接著就見徐聞挺直了腰杆,眼神中透著精光,哪還有半點垂垂老矣的模樣,反而是一副精明強乾之色,顯示出這內閣首輔大學士的本色,迅速說道:
“右軍都督韓人龍起於微末,忠君體國,殫精竭慮,前幾日已入贅我九姓十氏中的江陵趙家,出身也有了,當封燕察道節度使。”
恩海眼睛一眯,笑道:
“這姓韓的倒是見機的快……天下節度使數十,也不差他一個燕察道節度使,可。”
徐聞接著說道:
“皇上久居深宮,皇室也日漸凋零,天下皇莊荒廢許久,實在是令人扼腕,我東竹黨當為天子分憂,這天下的皇莊就由我東竹黨代為打理。”
聽到此言,恩海和董婉兒看向徐聞的眼神中都透出一絲鄙夷。
這武朝的皇莊向來都是歸皇室所有,本來就是供養皇室所用。雖然這些年皇室衰微,皇莊實際上都已經被很多地主流民之類的開墾使用,但名義上仍然歸屬於皇帝。
麵積極為巨大。
東竹黨竟然盯上了皇莊的土地,想要名正言順的吞下去。
徐聞仿佛根本沒有感受到兩人的目光,接著說道:
“渤海國國主派十萬狼兵護送使節前來朝貢,我泱泱大國也該給他一點甜頭,好安撫渤海國國主之心,我看……就從內庫出兩百萬貫如何?”
恩海冷笑一聲,說道:
divcass=”ntentadv”“皇莊給你,狼兵誰招來的誰打發,內庫可沒有餘錢,實在不行,就拿你們東竹黨撿一個有錢的宰了,抄家給渤海國主送過去。”
徐聞本就是以退為進,圖謀前麵兩個條件,聽到這話立刻嘻嘻一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