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賜死太後
李雲轉頭看去,就見董婉兒正在那鳳座之上正襟危坐,一臉肅然。
從李雲召喚武林衛現身、展現自己的武力開始,董太後一直都沒有言語,而是在一旁冷眼旁觀。
直到李雲在太和殿之中斬殺了閹黨魁首恩海,又將恩海的頭顱丟在殿前的白玉丹陛之上,董婉兒的一雙鳳眼之中才現出深深的震撼。
不過哪怕是那個時候,她仍然是一副寵辱不驚的模樣。
畢竟就像徐聞所代表的東竹黨背後有韓人龍的右軍都督府兩萬精兵,還有渤海國的十萬狼兵,她這個太後背後可是有董太公這個宣武節度使的十二萬宣武軍撐腰。
更不用說董太公那是她的親生父親,韓人龍和渤海國主還有可能背刺東竹黨,董太公卻絕對不可能不管他的親生女兒。
皇帝隱藏的深、武功冠絕天下又怎麼樣?那也需要她這個太後的支持,方能將這天下坐穩了。
從靈帝朝到現在,十年之間,朝中政變內亂的事情她見得多了,這次也不過是和其他幾次差不多。
正所謂鐵打的太後,流水的皇帝,這就是董太後的底氣。
隻是當看到皇帝直接下令將東竹黨、閹黨、後黨的一眾官員通通捉拿下獄,整個朝堂之上為之一空,隻剩下了一成的臣子,董太後才終於有些慌了。
不怕勇武的皇帝,隻怕殺瘋了的皇帝!
這小皇帝這麼多年來一直都在暗中隱忍,明明已經有了這麼高強的武功,卻一直都在伏低做小,更是在暗中籠絡了不少朝臣,甚至成為了武林盟主。
心機之深,簡直是令人歎為觀止。
而這麼多年的忍辱負重,很可能已經讓他瘋狂,說不定就要不顧一切的大開殺戒。
哪怕她這個太後,可能都要卷入其中。
必須要出言提醒他!
太後心中念頭萬千,不動聲色地看著眼前的皇帝,溫聲說道:
“哀家畢竟是武朝的太後,無論如何皇帝也要喊我一聲母後,此等朝堂危急、社稷危亡之際,也不得不提醒皇上一聲,治大國如烹小鮮,不可操之過急。”
緊接著又緩緩說道:
“哀家本以為皇上太過年幼,難以擔起這天下危亡的重任,既然皇上是天縱明主,隱忍至今,一朝衝天,澤被四海,那哀家作為李家人,也定要全力輔佐皇上。”
“無論是朝堂之中的一些忠臣良將,還是宣武軍中的精銳,哪怕是宣武節度使幕府之中的賢才,隻要皇上點一點頭,都可入朝為皇上效力。”
“宣武節度使董太公,本就是個忠君體國之人,一直對那閹黨和世家之流不齒,隻恨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既然皇上展露英主之姿,隻需一道旨意,董太公也可入朝覲見,為皇上柱國。”
從根本上來說,董婉兒倒也沒有說謊。一直以來,哪怕她的父親董太公一直都有不臣之心,想要擁兵自重,但她畢竟是朝中太後。
後黨的利益,有很大一部分是和朝廷綁定的,也和皇帝的一些利益相通。
最起碼在維持朝堂不倒這一點上,是可以達成共識的。
而且現在朝堂之中原本的三黨之中,閹黨、東竹黨必然覆滅,反而是本身實力最弱的後黨,一旦能和皇帝聯手,反而可以吞下其他兩黨留下的空缺。
真正的製霸朝堂!
董婉兒一邊說著,一邊麵色肅然地直視皇帝的雙眼,展現著自己的坦誠。
皇帝能隱忍這麼多年,到現在才徹底發動,顯然並不是一個會失去理智的瘋子。
隻要皇帝冷靜下來,必然能夠明白,她的建議才是最穩妥、最符合雙方利益的。
隻是不知道為什麼,盯著皇帝的雙眼看的久了,董太後隱隱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心神都微微有些蕩漾,心中一陣莫名其妙。
她倒是一直都沒有發現,皇帝竟然生得這般英武,男子氣概冠絕天下……
就在這時,就見皇帝麵色淡漠,緩緩說道:
“太後不覺得,現在對朕說這些,已經太遲了麼?嗬,輔佐朕?你也配?”
皇帝的話就像是一柄尖刀,深深刺入董婉兒的心口,董婉兒不由麵色蒼白,身子一顫,扶住那鳳椅的扶手,低聲說道:
“皇上何出此言?哀家心中一片赤誠,所言也都是為了皇上和這武朝的江山社稷,哀家畢竟是太後,母儀天下,皇上如此言說,實在是令……”
隻是她一句話還沒有說完,就聽眼前的皇帝輕笑一聲,緩緩說道:
“權欲熏心,蛇蠍心腸,也敢稱母儀天下了,這天下糜爛,朝綱崩毀,少不了後黨的推波助瀾,太後輕飄飄幾句話,就想就此揭過麼?”
董太後全身一顫,抓著扶手的一雙玉手此時由於過度用力一片慘白,咬牙問道:
“皇上要哀家如何?”
她此時猛然發現,皇帝的言辭之狠辣犀利,完全不亞於他那高絕的武功!
就見皇帝轉頭看向遠處,緩緩說道:
“你畢竟是太後,朕暫不好在這大庭廣眾之下砍你的頭,等朕捉了伱父董潮進京,再和你一同賜死吧……不過那康寧宮你不能再住了,康寧康寧,你這等利欲熏心的女人,怎配康寧?”
隨後朗聲說道:
“來人,送太後去幽居宮。”
聽到這話,董太後的身子一晃,幾乎要從那鳳椅之上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