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去吧,”何芬點了下頭,馬上又問:“晌午想吃什麼?”
divcass=”ntentadv”“嬸兒,咱割點肉吧。”
開口的卻是洪綾。
大家一起看向某個姑娘,洪綾一點沒有不好意思,挺理所當然的模樣。
這姑娘已經不是厚臉皮了。
簡直沒臉皮。
何芬心裡念了下,卻是笑道:“好啊,那我去街上一趟,小溢,你中午也留下,彆走了。”
張溢搖頭:“不了,我媽……”
“你媽也來,你爸中午又不在家,就彆開火了。”何芬立刻道:“這樣,現在就去喊,恰好幫著一起做飯。”
兩家關係足夠親近,張溢也沒太客氣,答應著就先出了門。
蘇杭又送母親推車離開,才一邊走向樓梯,一邊對洪綾道:“你真是不客氣啊。”
洪綾跟在蘇杭身後,不接這話,反而拉了拉男孩衣襟:“小杭,姐好久沒買衣服了,想要一件新裙子。”
“不買!”
洪綾語氣弱弱:“姐穿給你看的呀。”
“不穿也行。”
洪綾語氣頓時更軟了:“你想看姐不穿呀?”
蘇杭:“……”
回手再次揪住某個女子小耳朵,重新下樓,一路‘呀呀呀’地丟到自家大門外。
關門!
還是淩亂。
好不容易重來一回,我隻想要一個‘青春校園’啊,怎麼越來越像‘小巷豔情’……額,不,‘小巷言情’了呢?
門外。
某個禍水一點沒有被丟出門的覺悟,還在說話:“小杭,牆上豆角都老了,姐摘一些,等嬸兒回來添個菜,你給我個筐唄。”
蘇杭:“……”
轉身到一邊廚房,拿了筐,開門丟出去,再次關門。
然後上樓。
甘欣全程一直默默跟隨,進了蘇杭屋裡,才道:“蘇杭,你……”
“打住,我不想看!”
“哦。”
才發現自己有些遷怒,蘇杭在床頭書桌旁坐下,看了眼一邊姑娘渾身上下雖然合身卻也粗劣的手工衣裳,說道:“過幾天出門,我們去河西市場逛逛,給你買幾件。”
甘欣在床邊坐下,嗯了聲,伸手過來在男孩額頭撥了撥,用長些的頭發蓋住那片已經長了短發的疤痕。
收回手。
小小猶豫,身體也向後躺去,蹬掉鞋子,學著洪綾的模樣,在床上滾了兩下,才轉回來,看著拉開抽屜找出一疊單據的少年。
蘇杭瞄了眼一旁,警告道:“你彆學她啊,要不然也揪出去。”
甘欣又嗯了下。
其實想說,你喜歡揪的話,也可以啊。
不過,又想想,那女子瘋了,自己可沒瘋。
就算了。
隻是悄悄把41碼的雙足朝褲腳裡縮了縮。
怕他看見。
蘇杭擺開一疊稿費彙款單,一邊又道:“明天我們就去圖書館,不在家待了,再有信,讓我媽在家等著就是。”
反正母親的紡織廠又停了工。
甘欣小聲道:“她要是也跟著呢?”
“早點走,不讓她跟。”
甘欣覺得這法子不會太管用,卻也沒再多說。
又在床上翻了下。
腦袋埋在了他枕頭裡,還偷偷嗅了嗅。
蘇杭沒再理會,專心眼前。
算上剛到的一份,八天時間,總計已經收到了7張稿費彙款單。
其中單價最低的一張,千字10元,6300字,隻給了63元,而最高的一張,千字30,恰好還是字數最多的《花季如此這般》,一下就有369元。
找出紙筆飛快算了一遍。
全部合計,一共1221元。
蘇杭也基本確定了當下書報雜誌的稿費行情,大概就是千字10元到30元之間。
不過,也能想像,這隻是針對普通作者。
知名作家肯定不再此列。
稍微思慮,蘇杭不再多想,一步步來,反正,隻是截止當下的這筆錢,不僅解決了家裡的日用,之前許諾甘欣的高二上半學期的學費,也已經有了。
下月……
不說下月,就是這月,之前收到6份用稿通知,對應的報刊雜誌,卻隻到了5份,另外兩份,就像今天這一本,沒有用稿通知就直接寄了過來。
總之,稍後幾天,應該還有。
除此之外,本月也已經收到了另外兩份‘用稿通知’,寄出時間,一個是上月底,一個是這月初,但通知上基本確定,會在9月份發表。
這也隻是一個開始。
無論如何,7份已到的,1份通知未到的,再加2份下月的‘用稿通知’,恰好,等於10!
第一階段目標完全達成,下一步計劃,絲毫不需要再顧慮。
這麼想著,把麵前一疊或者取出或者沒取的稿費通知單暫時收起,蘇杭抽出麵前的一個作業本,翻開,上麵是最近幾天手寫的一份方案。
標題毫不掩飾:
打造‘青春文學’第一人。
其中如何造勢,如何營銷,乃至如何進行後續,參照曾經的一些記憶,蘇杭都詳細列舉了出來。
現在,隻需要一個合作夥伴。
想到這裡,蘇杭再次看向眼前。
上周末本來計劃出門,但因為張興國說周末也會送信,隻好繼續待在家,因此沒能做某些事情。不過,當下,眼前的一疊樣刊,其中已經有好幾個不錯的選擇。
比如《青旭》
這不僅是自己購買的第一份雜誌,而且,相比同省《正茂》的千字15稿費,《青旭》給了千字30,讓人意外。
同時,《青旭》還是博藝出版社下轄。
中原博藝出版社,也是中原省老牌的出版社。
另外,還有7份刊物中唯二也給了千字30的另外一份雜誌,《經年》,此去經年,刊登了那篇《花季如此這般》,同樣是南部一家省級出版社下轄,而且,除了給出千字30的稿酬,這家雜誌,連同三本樣刊和稿費彙款單一起寄來的,還有一份約稿信。
按照《花季如此這般》的標準,篇幅1到2萬字,並且再次許諾了千字30的稿酬,可謂誠意十足。
不過,《經年》也有缺點。
太遠了。
想要麵談一次,這年代,估計要坐一兩天的火車。
因此,雖然昨天向《經年》寄出了又一篇特意寫到15000餘字的小說,蘇杭還是不得不把對方列入最後選擇。
伴隨著樓下準備午飯時的交談聲,蘇杭把麵前的方案重新瀏覽一遍,添加了一些想法,一邊打定主意,還是要先更詳細地收集一下各個刊物乃至相應出版社的資料。
如果合適,就算遠一些,該合作也要合作。
不合適的話,再近也不能亂來。
畢竟是最好的一次機會,一旦運作失敗,哪怕有機會再來,也是大姑娘二次坐花轎……不新鮮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