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公廉?
聽到這個名字,徐雲的表情頓時一愣。
沒想到啊沒想到。
老蘇給出的人選,居然是他?
韓公廉。
這是北宋一位遺留信息很少的數學家,後世甚至連他的字叫什麼都不知道。
隻在他的出生地《古平縣異誌》中,有簡單提及過他自號楊懷先生的少許信息。
畢竟這年頭的號和後世的b站昵稱似的,除了那些知名用戶,能被記下的普通人也就約定成書和蒙古上單這有數幾位罷了。
不過僅僅從那存留的隻言片語中,後世依舊能看簡單的判斷出韓公廉的能力。
宋元祐元年,韓公廉任吏部當守官,級彆是最低的正九品。。
當時老蘇就任吏部尚書,奉命檢驗太史局等使用的渾儀,並準備製作一架新儀。
結果老蘇在訪問過程中,聽說韓公廉精通數學、天文學,便告之以前代天文學家張衡、梁令瓚、張思訓等人的儀器法式大綱。
希望他能尋根究底,依之仿製。
韓公廉為此寫了《九章勾股測驗渾天書》1卷,並製作了一座機輪木樣的模具。
老蘇看過之後認為雖不儘如古人之說,然而水運輪的設計卻有獨到之處,因此便選定了這套方案。
元祐二年。
韓公廉被命為製度官,開始製作新儀。
元祐七年。
該儀最終完成,被命名為元祐渾天儀象。
所以由此可見。
韓公廉在史書上的文墨雖然不多,但數學方麵的能力顯然是要遠高於普通人的。
他其實很像後世一位名叫埃德爾的葡萄牙球員,此前默默無聞,結果在2016年歐洲杯決賽替補出場,一劍封喉幫助葡萄牙奪冠,完事後就又沒聲兒了。
沒辦法。
雖然宋朝的數學發展的非常迅速,奈何封建王朝終究是以人事鬥爭為主。
很多數學家並沒多少機會展現身手,更彆提被載入史書了。
當然了。
道理隨時是這麼個道理,但若真是那種頂尖到極致的數學家,多多少少都應該能在史書上留下一些記載。
比如秦九昭,比如楊輝,又比如拐走諾貝爾老婆的那個人。
所以說句比較客觀的定位:
韓公廉應該是那種數學方麵的高級、甚至接近頂尖的人才。
但離‘時代天花板’的距離,恐怕還有點兒遠。
因此徐雲想了想,還是準備問問老蘇,看看能不能多找幾個類似韓公廉的人才,畢竟計算工作量還是挺大的:
“老爺,若是按您所說,楊懷先生顯然是個相當不錯的人選。
不過天文望遠鏡所需的數算步驟極其繁雜,單靠一人恐怕將會費時費力。
因此老爺若是還有人選,不妨多找幾位數算能人前來協助,也算是以備萬一嘛。”
老蘇微微點了點頭,看上去接受了這個建議。
他曾經見過徐雲鼓搗發電機和電解池,知道風靈月影宗的一些知識非同一般,恐怕和現有認知有些出入。
如果隻請了個韓公廉,對方能理解公理那姑且還好說。
但要是出現了卡頓疑惑,整個天文望遠鏡的‘複原’過程,就很可能出現延遲甚至停滯了。
隨後他仔細回想了一番自己認識的數學家,過了小半分鐘,他忽然眼前一亮:
“小王,你所說的數算知識,可否用文字大致描述下來?”
徐雲有些奇怪的看了他一眼,有些疑惑老蘇的目的,不過還是點了點頭:
“此事不難,畢竟小人本就是從書上看到的內容,概述一些關鍵點還是很容易的。”
老蘇見說大手一揮,興奮道:
“如此甚好,稍後你隨我前往書房,撰寫一封書信,寄往應天府。
有一位當世數算大家在府中鄉野結廬而居,若能說動他前來汴京助力,鏡麵精度必能算成!”
看著頭一次表現出如此興奮與推崇態度的老蘇,徐雲頓時來了興趣:
“不知是哪位大家?”
老蘇沉默片刻,組織好語言,麵帶些許崇敬道:
“此人姓賈名憲,師從九章推步大師楚衍......”
老蘇的這番話還沒說完,徐雲的眼皮便狠狠抽了一下。
媽耶。
居然是賈憲?
這個古代數學史上豐碑級的人物,這個時候居然還沒死?
說道古代華夏的知名數學家,很多人的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祖衝之。
也就是全世界第一個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的男人,比歐洲要早一千多年。
但除了祖衝之外,華夏還有不少數學方麵的牛人,並且可以劃分出很多類彆。
比如以對現代數學影響力而言,秦九韶無疑當屬首推。
因為本土數學中隻有他的大衍求一術和中國剩餘定理,仍然被現代數學所保留。
其餘的各種華夏古代數學技術和數學工具,都是被西方數學家另起爐灶重新發明的。
而以劃時代的開創性而言。
那麼無疑首推劉徽和朱世傑,因為他們分彆對應著華夏兩個數學高峰上的兩次巨大的飛躍:
劉徽整理了整個秦漢時期的數學知識,奠定了華夏古代數學的整體框架,總結了線性代數的整體計算框架。
大體上類似希臘數學中的歐幾裡得。
而朱世傑則整理了唐宋以降的數學,規範了天元術的數學框架,將華夏的代數從無符號計算帶入了有符號計算。
而在三角領域中,賈憲無疑是個大牛中的大牛。
還記得1665副本中提到的楊輝三角嗎?
楊輝三角其實就是由賈憲提出來的,所以有些人會叫它賈憲三角。
不過由於著作失傳的緣故,他的優秀思想被另一位大數學家楊輝記錄了下來,因此後世才以楊輝三角為名定義了這個規律。
另外。
賈憲還創造了“增乘開平方法”和“增乘開立方法”的開方方法。
也就是求高次方程數值解的一類高效方法——這時歐洲還正在使用“羅馬數碼”呢,表數都十分困難,更不用說作這麼複雜的開方運算了。
賈憲增乘開方法的計算程序,大致和歐洲數學家霍納公元1819年)的方法相同,但比他早770年。
沒錯。
求高次方程數值。
而這也恰恰是鏡麵精度計算中的一道重要環節,並且還有很多衍生數算公式要解。
也就是說。
無論是從能力還是專業角度出發,賈憲都是一位要比韓公廉合適的多的人選。
但與此同時,他也是徐雲計劃之外的人物。
因為賈憲此人的生卒時間,後世同樣無人知曉。
不過根據《宋史·藝文誌》記載。
賈憲在1050年左右完成了《黃帝九章算經細草》,當時他擔任的是左班殿直的職務。
左班殿直是三班之一,正九品官職。
根據後世收集到的宋代官職與年齡的對照表來看,左班殿直一般是由2535歲的成年男子擔任。
同時王洙在《國朝會要》中寫過一句話:
“憲今為左班殿直,吉隸太史。憲運算亦妙,有書傳於世。”
王洙撰寫《國朝會要》的時間是1045年,也就是說1045年的時候,賈憲最少都已經25歲了。
眼下55年過去,賈憲若是活著,保底都有八十歲,甚至可能九十歲。
老蘇能活到這個年齡,主要在於他是前任宰相,生活的物質水平可以說萬中、甚至百萬中無一。
但賈憲隻是個普通小官,沒多久還辭職了,生活物質水平要遠低於老蘇。
因此在後世的數學界,大多數人都認為賈憲在宋徽宗即位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
連詞條百科上,給他的定義都是‘十一世紀上半葉的傑出數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