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考古的就這樣,還請大家多擔待些哈。”
“畢竟這可是六十多年來第一個被挖掘出來的古代皇帝陵寢,裡頭還裝著皇帝的棺木,翁教授他們可能就有點忍不住了”
潘院士朝薑成穀笑了笑,主動安慰道
“可以理解,可以理解,薑處長不瞞你說,我們搞科研的也經常做這種事情。”
“有時候聽說哪個團隊搞出了什麼成果,如果複現的條件不算很複雜,我們多半都會放下手頭的閒暇之事去做實驗。”
聽聞此言。
一旁的陸朝陽徐雲等人也點了點頭。
潘院士的這番話還真不是為了給薑成穀台階下,而是確實可以理解翁同他們的心情。
例如之前dias宣稱實現了常溫超導,國內外立刻就有團隊在幾個小時後就展開了複現實驗。
比如物理所的程金光團隊,當時有成員還在打遊戲呢,就被緊急喊去了實驗室。
所以2023年3月9號晚上8點左右艾歐尼亞大亂鬥遇到個趙信掉線的朋友彆急著罵人,你的隊友是真的乾大事去了
順帶一提。
截止到目前。
國內已經有聞海虎教授團隊、程金光研究員團隊、物理所靳常青研究員團隊三個團隊證偽了dias的實驗結果。
當然了。
人家dias也是打了預防針的,說氮的摻雜必須控製得非常精細。
另外正常情況下元素與h元素結合成h3一般需要650c以上的高溫,dias卻在65c下成功製備了hn並且拒絕公開原理,說不定就是濕婆神顯靈了呢。
俗話說得好,心誠則靈嘛,咳咳
好了。
視線再回歸現實。
隨後薑成穀帶著一行人走了一小段路,很快來到了後殿所在的區域附近。
此時此刻。
翁同正帶著童懷軍一起站在後殿旁邊,手上拿著個像電蚊拍似的道具,不停的對著後殿的外殼揮來揮去。
徐雲見狀在他們身邊數米的位置上停下腳步,略顯好奇的問道
“翁伯伯,您這是在”
翁同轉頭看了他一眼,用手指著自己腰間的一塊數顯屏解釋道
“這是氣密檢測裝置,邊上一圈都是高敏度的感應器,可以檢測雙麵的空氣流通量。”
“如果哪個區域的流通數字高於007也就是常態迎風麵的數值,就說明那兒存在空隙。”
“如此一來,我們就必須要及時把空氣縫隙給填補上去。”
“原來是這麼回事”
徐雲這才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隨後看了眼周圍一圈,又問道
“那麼翁伯伯,後殿什麼時候才會打開?”
雖然目前帝棺裡的嘉靖遺體大概率已經變成了枯骨,但棺木中的‘仙丹’‘帝冠’以及嘉靖的羽衣都是非常珍貴的文物。
如果不開永陵那還好說。
可眼下既然永陵已開、後殿已經被搬運到了地麵,這些東西就肯定得取出來了。
“開殿麼”
翁同聞言停下了手中動作,拍了拍後殿的側壁,對徐雲說道
“雖然後殿裡頭的文物不算多,但考慮到咱們現在的露天條件最少也要等銅殿挖上來以後再開吧。”
“畢竟外部的壓力很大,一旦出現文物破損,估計很多一直沒出聲的噴子就要冒頭了。”
“況且咱們要做的確實是保護性挖掘,開嘉靖的墳就有點對不住人家了,人家的屍骨無論如何總得保護好吧?”
徐雲想了想,似乎是這個道理。
由於專業壁壘的緣故,他個人並不太清楚文物防腐的相關流程。
但根據他之前看到的不少信息,很多文物在出土後氧化的速度普遍非常迅速——雖然不至於眨個眼就化作飛灰,但基本上都在13分鐘內就會出現嚴重的外形問題。
因此如何保證帝棺、帝棺內部的‘仙丹’、帝冠乃至嘉靖和四位皇後的遺體不會破壞,這些都是需要謹慎討論的環節。
或許在過去的這段時間裡翁同他們已經討論好了具體方案,但多半看起來都不是露天情況下就能搞定的低技術行為。
想通了這些。
徐雲便乖巧的收聲,在一旁看起了翁同等人的檢測。
也不知道是不是運氣使然。
嘉靖棺木所在的後殿並沒有出現結構上的問題,墓室內部的大理石貼合的非常緊密,比之前的定陵甚至都要好上許多。
對此有工程師認為這和後殿的拱形結構有一定關係,畢竟拱形結構是知名的壓彎構件,結構相當穩定。
在積水沒有完全封頂的時候,整座後殿其實就相當於拱橋的橋底。
所以後殿沒出現結構破損倒也不難理解。
過了一個小時左右。
後殿的泥土層完全清理完畢,
整座建築在工作人員的協作下,被用另一種氣密性較強的發泡矽膠材料給封上了口。
做完這些。
徐雲便再次跟著翁同等人返回了基坑底部。
記憶力好的同學應該記得。
在之前挖掘後殿的過程中,後麵的左、右、後三麵都是直接被挖掘到底部的。
因此當後殿被起重機吊起來後。
基坑無需再拓展空間,挖掘機便可以直接落位在左、右、後三個麵的空地上,開始向下挖掘。
加之青銅殿的底麵積隻有六十多平米,和一間高中教室差不多大,因此整個挖掘進度還是很快的。
短短兩個小時不到。
挖掘機的挖鬥便順利挖到了銅殿的上方半米處。
到了這一步。
接下來的事情也就很簡單了。
張子昂等人進行了一輪與後殿完全一樣的複刻——先是對四個側麵進行機挖,銅殿上方則進行人工挖掘。
雖然精力上已經有些疲乏,但徐雲還是堅持著做起了人工隊的一員。
畢竟人生就是要有儀式感嘛。
比起後殿的土層,銅殿所在區域的土壤明顯更潮濕一些,至於是九殿地宮滲進來的還是地下水導致的就不得而知了。
“嘿休!”
徐雲擼著袖子往下挖了大概十多分鐘,鐵鍬忽然鏟到了某個硬物,並且在接觸麵上響起了一道沉悶的金屬聲。
徐雲見狀頓時一震,飛快的扒拉了幾下土。
片刻過後。
一塊埋藏在土層之內的金屬麵出現在了他麵前。
由於土壤潮濕的緣故。
金屬麵外表覆蓋著一片厚厚的綠色鏽斑,一股被歲月塵封的古老氣息頓時撲麵而來。
雖然徐雲不是化學專業的高材生,但他一眼就認出了鏽斑的身份
堿式碳酸銅。
這玩意兒是銅在潮濕環境下的標準生成物,常見於潮濕土壤中的青銅器表麵以及《遮天》小說的同人文中。
銅綠的處理方式其實非常簡單,隻要在食用醋裡泡上一天,然後用刷子把它刷乾淨就行了。
當然了。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同學有疑問
不對啊,不是說武當山的銅殿也是純銅的麼,為什麼數百年過去它沒生鏽呢?
原因很簡單。
武當山銅殿的內部是由銅所鑄造,但在外部卻附上了鎏金。
古代的鎏金就是黃金和水銀混合而成,然後經過烘熱,讓水銀蒸發掉,黃金就能吸附在上麵不易脫落。
因此幾百年過去。
武當山銅殿表麵一點鏽跡都沒有,隻是銅像顏色變成了紫銅色,所以也叫紫銅像。
視線回歸現實。
雖然徐雲很想現在就把銅綠給除掉,但他多少還保持著基本的理智。
眼下的情況與之前的後殿一樣,銅殿並不適合在基坑中處理——畢竟銅殿內部的東西可是更重要呢。
因此他隻能將注意力拉回現實,繼續人工清理起了沙土。
一個小時後。
銅殿幾個麵的沙石全部清理完畢,樣貌也完全呈現在了眾人麵前
這是一個7x7x3左右的大銅盒子,外部布滿了對密集恐懼症患者很不友好的銅綠,看起來莫名有些滲人。
不過張子昂對此卻並不在意。
他很是澹定的複刻了一次之前的操作,讓zat18000h起重機再次將銅殿吊到了地麵上。
比起體積更大的後殿,銅殿在操作難度上就要小很多了。
同樣是幾分鐘不到,它便被起重機安穩的放到了地麵上的區域。
“”
徐雲全程關注著整個行動,但令他有些驚訝的是
在銅殿落地後。
他並沒有收到有關《永樂大典》任務完成的通知。
莫非
光環所指的《永樂大典》‘現世’並不是指書籍出土。
而是
書籍要完整的被從銅殿中取出來?
注
說一件很離譜的事情,我這幾天查了很多起重機相關的數據——尤其是報價,然後昨天就接到了個電話,問我要不要買起重機
明天開始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