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薛霖聞言猶豫起來。他心中覺得這主意還不壞,這樣分家後,就能把自己從困境中擇出來了。薛淞以後是要走文官路的,他不怕得罪了忠義親王,但自己不行啊!
忠義親王或許會對著薛淞客氣幾分,以顯示自己寬宏大度,禮賢下士,來博得文臣們的好感。因為薛淞是個有功名的,座師吳侍郎也對他不錯,兩人至今還保持著書信往來。可忠義親王對自己會是同樣態度麼?
不會的!薛淞黯然地想著,日後自己不過是個皇商而已,那點爵位算得了什麼呢,忠義親王沒有籠絡人心的必要!薛淞提出的做法,其實對自己是有利的。真的如他所言,忠義親王事敗了,那薛家可是堅持了大義律法,必會得到朝廷的褒獎和讚譽。他是薛家的繼承人,受益也是最大的。
薛霖不禁心中湧出一陣愧意,他知道自己這樣算計著弟弟,是有些過分了。但是,他也是無可奈何的,他不是那可以運籌帷幄的出息大才!他隻是一個有私心的普通人,一個不那麼稱職的哥哥!
薛老爺靜靜地看著這兄弟兩人。在薛淞說出分家的話後,他看到了薛淞眼神中的不容更改的堅定決絕,也看到了薛霖低下頭那一瞬間的慌亂和心虛,還有解脫。
薛老爺閉了閉眼睛,在心中默默地過了一遍這幾年來發生的事情,對兒子們的所思所想看得分明。看來這分家之事,是箭在弦上,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否則,等到爭執再加深一步,兄弟兩人的情分就真的保不住了!
他也疑惑薛淞為何很確定忠義親王不會有好結局,嗯,想來淞兒是從吳侍郎和眾士人處得到的消息分析而判定的吧?厲害的讀書人,向來是見微知著的。
“也罷,既然你們都已經有了主意,那就分家吧。這是遲早的事,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薛老爺一聲長歎:“為父隻希望你們記著,即使分家了,你們也是嫡親兄弟,要相互扶助著才好!”
“我就讓管家們整理出薛家的產業和賬本,之後再挑選一個好日子,請來族長、長老們在祠堂祖宗牌位麵前做個見證。”薛老爺黯然地揮了揮手,:“去吧,老大,你回去把此事原原本本地告訴王氏,告訴她要謹言慎行。既然已經嫁入了薛家,就要有當家主母的自覺!”
“如果她沒有,我就立刻去給她請教養嬤嬤來!而你如果連妻子也管不好,如何能管理好薛家!”薛老爺冷冷地道。
這話說得很重,薛霖羞慚惶恐地望著父親,囁嚅著答應著退下了。
薛淞也要離開,卻被薛老爺叫住了。薛老爺注視著他片刻,歎息著道:“淞兒,你大哥,唉!”
薛老爺苦笑著:“他是嫡長子,生來就該承繼薛家家業的。所以,很早就跟隨著我熟悉家裡的生意。他沒花費心血讀書,知道自己未來的安排,也就不太有心思去吃寒窗之苦了。現在看來,我和他都短視了啊!”
“你大哥勤勉,比起那種吃喝嫖賭的紈絝是好了許多的!隻是,他安分地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做個皇商還成,或許還能把生意再擴大一些。但是,咱們薛家如今已經是有爵位的人家了,他的見識眼界卻跟不上了!那王氏也是個不清明托後腿的,王家真是不會教女兒啊!”
薛老爺滿臉無奈,語氣寂寥:“我有時會想,如果你們兄弟倆換個個兒,對薛家來說,是不是會更好?宗族中也不是沒人勸說過,把家業交給你,讓你大哥隻擔個名頭。隻是我心中不忍,你大哥並不是那麼不堪的人。以前,他也孝順友愛,現在你們也沒有起過特彆齷齪!兄弟鬩於牆,後患無窮,對一個大家族來,比平庸些的家主還要糟糕!”
“父親,這是做不到的!”薛淞腦子很清楚,搖頭道:“文官若是擔了這個汙名,在朝堂上可不能立足。王家又豈能答應?”
薛老爺又歎了口氣,是啊,這不隻是薛家的家事了。王家肯把女兒嫁入薛家,就是衝著這薛家主母的好處來的,怎麼能容忍這如意算盤落空?如果知道薛家還能有今日光景,他也不會殷勤地和王家聯姻,以得到王家的幫扶了。
“父親,您身體還健旺,還可以為薛家掌舵,指導大哥。等到大哥曆練成熟後,再傳承家主位置不遲。”薛淞想了想,建議道:“想來過了幾年,大哥也能想明白看清楚了。隻是要辛苦父親再多操勞了!”
“這樣也好。”薛老爺歎息道,他心中對薛霖和王秀雲還真是有點不放心了。
“對了,父親,”薛淞想起一樁事,正色道:“蟠兒漸漸長大,他日後要繼承薛家,可千萬要教養好了!大哥忙著家中生意,不會有多少時間關注著家事。大嫂,大嫂隻怕是隻知一味溺愛,不舍得嚴格管教的。這樣被嬌慣長大的孩子,隻怕會是第二個王子勝。不,隻怕情形更糟糕,王子勝後麵還有一個精明強悍的王子騰,他被逼著還不敢太稀爛。但大哥大嫂怕沒有王伯爺那份狠心的!”
“咱們家如果隻是有錢的皇商,或許孩子教養不好,但盯著他的人不多,至多是敗了家業。但現在薛家已經是貴爵人家了,那就不能等閒視之!”
“否則,隻怕有一天,會給薛家惹來大禍!”薛淞想起書中薛家的下場,那薛蟠就是個禍根子,而自己也被問罪喪命。
薛老爺並不知道未來是什麼情形,雖然覺得薛淞有些太過憂患,但對自己這個聰明敏銳的兒子,薛老爺還是很信服的。嗯,孩子管教得嚴格些,也不是壞事兒。
“等蟠兒長到六七歲,我就請先生來教他識字念書。”薛老爺答應道。
“在他小時候,就要給他講明白規矩道理,養成好的品性。等長大了,還是送去嚴格認真的書院私塾。能讀得進書最好,讀不進至少也不會學壞,再由父親您和家中老掌櫃帶著他熟悉產業買賣,也是好的。”薛淞建議道。
在家中,請來的先生自然要顧忌著薛家主人,哪裡會切實管教薛蟠?隻怕先生這邊略加責罰,王秀雲就要心疼生氣的。看看在賈家的族學裡,賈寶玉哪裡認真讀過書,那還是他的叔祖父在做先生呢,也不怎麼好管這鳳凰蛋。
薛老爺點頭答應了下來,心中欣慰,薛淞這樣殷切囑咐,可見他對蟠兒和薛家還是上心的。
不過,他又憂慮起了一樁事:“拒絕了忠義親王,分家後,這筆賬就著落到你身上了,這”
“不妨,我自有盤算。本來他也不占理。我這幾日就修書一封給我座師,把此事詳細給說一說。皇子們龍爭虎鬥的,眾目睽睽之下,他也不致大動乾戈,把把柄白白地送到旁人手中!”薛淞淡淡地道。
這忠義親王是秋後的螞蚱,也蹦躂不了幾年了。橫豎自己還有三年的觀政期呢,就算一時被報複針對了,落下一個剛直的名聲,日後會帶來多少好處啊?這筆買賣不吃虧!
做出了分家的決定,薛老爺心中感慨不已,既有些做父親的感傷,也不覺鬆了口氣。這樣也好,早些分開,日後還能念著些兄弟情分。真的逼著他們忍耐在一處,怕終有一日會反目成仇的了!
不說薛霖回去後如何與王秀雲生氣怨怪,他們夫妻兩人忐忑地等著薛老爺的決定,擔心薛老爺會偏袒薛淞。但他們知道薛淞分家後會攬下這檀香檀木棺木的責任,對著薛淞也是心虛的,兩人都不敢去與他見麵探問。
十天之後,經過薛家賬房管家緊張地整理,終於把薛家的產業理得清清楚楚的了。
薛老爺選了個好日子,鄭重地請來族長和眾族老們,又喚來薛霖和薛淞兩兄弟,說出了要分家之事,請族老們做個見證。
族長不禁問道,為何薛老爺有這樣的想法,這父母還在,不該分家的,薛父還沒老朽,兩兄弟還年輕著呢,這
“族長,樹大分枝,本是常理。何況,淞兒要去參加殿試,日後都不會回到金陵城生活了。這家早些分了,兄弟倆各自生活,更加便宜些。”薛老爺不願說出真相,這個理由也是過得去的了。京城居,大不易,薛淞拿著自己該得的產業,才能更好地在京城立足。
眾人覺得有理,於是也就不再相勸了。
薛老爺遵循著規矩,隻說把薛家產業的三成分給了薛淞,那尚在起步階段的東南商號就包括在內。此外,薛府旁邊緊挨著薛家後花園的一處四進宅子給了薛淞,這本是薛老爺給自己準備的養靜之地。薛淞沒離開金陵城時,薛老爺讓他就住在那裡,感覺離自己更近,心中好過些。
還有,薛家在京城裡還有兩三處宅子,薛老爺挑了一處最好的給了薛淞。除此之外,還分給了薛淞不少田地,他得中進士後,能免兩千畝的田稅呢
分出的財產是五花八門,但這還不是薛家財產中的大頭,薛霖的心不禁砰砰跳動。
這時又聽著薛老爺宣布:薛霖是嫡長子,依照規矩,這餘下的七成都是他的。隻是,他對經營生意還不太在行,因此,他願意老驥伏櫪,暫且替他掌管著。等到他曆練成熟了,再交到他手上不遲!
薛霖:“”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