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覺得自己很幸運,自己嫁了個好夫君,夫君的人才自不必說了,更難得的是人品好。當初出嫁時,母親還擔心過,說皇商勳貴之家和她們這樣書香門第注重修身的風氣是不同的,許多人會三妻四妾。就像那薛老爺與亡妻情分甚好,為了兒子也沒有續弦,但他身邊一直也有幾個姨娘伺候的,那薛淞日後會不會像他父親一樣,能對女兒專情麼?若不是方氏因守孝耽擱了,薛淞又年輕有為,言談品貌都給方老爺留下了好印象,方家是不會願意和薛家結親的。
但慶幸的是,母親的擔憂並未成真,薛淞身邊一直是乾乾淨淨的。在金陵同住在薛府時,大嫂王秀雲雖然不願意讓薛霖納姨娘,但後來也把貼身丫鬟送給丈夫做了通房。方氏見狀,本來心中也忐忑著,怕這樣對比著,自己會被薛家人認為不賢惠,於是很艱難地去詢問了薛淞的心意。
薛淞給方氏吃了定心丸,淡定地表示自己‘弱水三千,取一瓢耳’,他對納妾什麼的不感興趣,更不想因此弄得家宅不寧!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方式,自己喜歡便好。為了不讓方氏為難,薛淞還專門去和薛老爺說明了自己的決定。
因為薛淞的出息,他在薛家的話語權大增,薛老爺因此也默認了不插手他的私事,方氏的日子便過得十分清淨。到了京城,薛淞還是一如從前,一家三口在一起其樂融融。
王家打著長輩老親的名義送來的丫鬟,薛淞安排得妥帖漂亮。薛淞從來沒有找任何借口讓自己身邊出現過其他女子,這在讀書人中都是很少見的。方氏心中很滿足,她知道,左鄰右舍,還有交際圈裡一些夫人們都在暗暗地羨慕她有福氣。
夫君生性灑脫,也曾和她說起自己的憧憬,不願拘泥在庸常生活中,盼著日後能有時間親自去看一看那廣闊世界。他還鼓勵自己不要困囿於深宅之中,多讀書,培養自己的興趣,還可以投入精力和時間去去打理自己的店鋪生意。對待虯兒,也不像一般人家做父親的那樣嚴肅和高高在上,和兒子很是親近,也教導有方,並不溺愛。家中歡聲笑語不絕,日子十分的舒心。
自己懷孕後,夫君就道,希望自己生個女兒,一兒一女,好生養育,讓他們成才,日後能過得和和美美的,那就足夠了。貴養不貴生,家中子嗣多了,也未必是幸事,你看那皇家,父子相殘,兄弟爭鬥,有什麼意思?還有王家、賈家,在利益麵前,都沒個骨肉親情了,實在可悲!就是咱們薛家,你也明白,雖然現在還算和氣,但以前也不是沒有隔閡和不悅的。
薛淞的表態讓方氏安心下來,她子嗣不旺,膝下如今隻有虯兒,想著薛淞必是想再添一個兒子,但不知為何,方氏直覺著此胎會是個女兒。方氏心中憂慮儘數散去,在薛淞的關心和下人們的精心伺候下,專心地安起胎來。
方氏和薛淞都年輕康健,又生活優裕,精神舒展,方氏懷孕期間,把自己養得很好,生育的時候也沒受什麼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產下了一個雪白漂亮的小女嬰。
薛淞抱著手中孩子那稚嫩的小身體,望著那孩子花一般的麵容,心中感歎。方氏要薛淞給女兒取個名字,薛淞不願女兒再叫書中的名字了。薛寶琴,那也是薄命司中的一員,忒不吉利!
既然他來了,那麼無論是薛寶釵,還是薛寶琴,都不會再重蹈書中的命運了!
薛淞苦思了幾日,擬定了無數名字,最後定下了:舒辰,薛舒辰,以後他的女兒就叫做薛舒辰!
舒,舒心,舒暢,心境自由而灑脫;辰,為日月星的總稱,大氣而高貴;有詩句‘慶霄舒羽翼,塵世有神仙’,用‘辰’來代替‘塵’,更增添了幾分雅致。舒辰用作女子的名,寓意女子曠達灑脫,大氣高雅之姿,書中雪地紅梅,一襲華衣的薛寶琴本也是自由而光彩照人的姑娘,生機勃勃,與這意境十分契合。
小舒辰在母胎裡就營養充足,生下來後被家人精心照顧著,養得十分健康。滿周歲時,就出落得粉妝玉琢,可見長大後必是位出色的美人。
小舒辰的抓周辦得甚是熱鬨,薛家請了些相熟的女眷來做客,大家對著玉雪可愛的小舒辰是讚不絕口,再轉目看到偎依在方氏身邊,對妹妹一臉喜歡上心模樣的薛虯,也是極好的形貌,都對方氏羨慕不已。
真是挺好命的,她們這樣人家,富貴榮華或許不難,但像方氏這般夫君出息,夫妻相得,兒女又出色的可就少見了,隻見著方氏容光煥發,笑容璀璨,眼神明澈,就可見她的生活過得是多麼稱心如意!
賈敏也接到了薛家的帖子,她逗弄著小舒辰,眼饞地看著她那紅潤潤的小臉,心中暗自歎了口氣。她和林如海這麼多年,好不容易生下了一個孩子來。雖然是個女兒,兩人微微的也有些失望之情,但心中還是很歡喜的,那也是他們渴盼已久的寶貝啊!再說了,既然能開花了,那自然也就能結果!
給女兒取名時,賈敏提議道就叫做黛玉吧。那孩子容色秀美,眉色如黛,娘家侄子銜玉而生,母親說這是吉兆,是有大造化的,故賈敏想著也跟著侄子以玉字為名,沾沾福氣。她和林如海說了後,林如海也答應下來了,女孩子的名字麼,不必要依照著宗族排行的,無妨!
也是他們夫妻心中有些憂慮,或許是他們夫妻兩人不夠康健的身體拖累,黛玉出生後,身體嬌弱得很,每隔個把月,便要生一回病,闔家延醫問藥的,折騰得大家不輕。照顧黛玉的嬤嬤和丫鬟們都被千叮萬囑,務必要細致伺候著姑娘,賈敏還一連貶斥了好幾個自己覺得不儘心的下人。但黛玉的身體始終是嬌怯怯的,不見起色,這成了他們夫妻的一塊心病,時常煩惱。
此刻,看著那活潑健朗的小舒辰,落地比黛玉要晚了幾個月,但那體形、氣色、精神頭兒,比黛玉還要好了不少,賈敏心中又是羨慕,又有一絲惆悵。
賈敏便向方氏虛心求教起來,為何小舒辰養得這般好,聽說自打出生起,幾乎都沒生過病。
方氏也無法為其解惑,她細想一下,似乎她們並未特彆在意,富貴人家的孩子,身邊還有那麼多人伺候著,衣食都是上好的,身體健康些不是正常的麼?她不好說這話,隻得含混著說小舒辰天生體魄就壯些,勸慰賈敏小孩子小時候嬌貴些也是常事,長大後就好了!
晚上,方氏和薛淞感歎起此事,都是為人父母的,能理解賈敏的心情。薛淞也隻是微微搖頭歎息,這就是命數啊,神仙安排的,讓他們在紅塵中經曆愛恨情仇,凡人又能如何呢,隻能恨為何神仙偏偏挑選中了自己?
因著這個原因,絳珠仙子再如何是世外仙姝,芝蘭玉樹,薛淞也不會希望她會生在自己的庭院中。他或許能改變薛寶琴的命運,因為她不是紅樓的主角,牽扯不深,但若女兒是林黛玉,他是沒有這個信心的。
說到底,這畢竟是其他人的事情,薛淞感歎了兩聲,很快也就不放在心上了。過了一年多,聽說賈敏又一次懷了身孕,生下了一個男孩,隻可惜,沒多久,那孩子就夭折了。賈敏也傷了元氣,請了太醫診斷,說是她日後要小心保養,她的身體沒法再懷孕了。賈敏如雷轟頂,痛哭流涕的,沒有子嗣,那她在林家將如何立足,黛玉日後哪有兄弟扶持?
賈敏不願相信這個結論,也不甘心,花大力氣各處去搜尋良藥妙方,林如海也煩惱不已。但他雖然家事不順,但仕途卻是挺得意的。
永明帝對林如海印象很不錯,恰好揚州巡鹽禦史致仕,這職位論起官銜來不算特彆高,但卻是極重要的職位,掌管江南一帶的鹽務,是天下第一等的肥缺,也是朝廷和永明帝雙重的錢袋子,非心腹不能委派。
永明帝考慮到林如海是賈家的女婿,賈家與江南甄家又是親近的老親,有這一層關係在,林如海如為揚州禦史,必可與甄家相處融洽,共同為自己出力。於是,在永明帝的推動下,林如海被授官為揚州巡鹽禦史。儘快交接了禦史台的工作後,就要走馬江南去上任。
這是位高權重,極難得的好差事,更顯示了永明帝對林如海,也是對賈家的垂青和信任。賈家人都歡喜得不得了,非常高調地慶祝,這讓文臣們對武勳越發反感,連帶著對林如海也覺著他傾向武勳一邊,不能算自己人了,待之日益疏離。
林如海臨行前,請了相熟的人吃了一頓分彆飯。薛淞也應邀前往,此時他也官升了一級,成了員外郎。他望著臉上已略有風霜的林如海,眼中露出一絲悲憫,心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書中章節目錄:林如海捐棺揚州城!
“林兄,一路順風,珍重萬千!”薛淞心中悵惘,這是無法觸及,無法改變的命運啊!他對之無能為力,也沒有立場去挽救誰。於是薛淞靜靜地敬了林如海一杯酒,自己一仰頭喝下去,心中向林如海默默告了永彆。
勸君更儘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