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薛家父親49_紅樓之為人父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8章 薛家父親49(1 / 1)

光陰啊走得真快,倏忽間,就是幾年過去了。薛淞一家在京城裡平靜又安然地生活著。

薛虯到了啟蒙的年紀時,薛淞和方氏在家中已經教他認了不少字,讀了些書。薛淞不是像一般的教書先生一樣,強迫薛虯要死記硬背,也不管小孩子理不理解。他挑選了些淺顯的內容,給他細細講解其中的意思。為此還親自做炭筆素描畫,編撰了本薈集寓言和故事的圖書作為教材。見薛虯十分喜歡,薛淞心念一動,專門找了家印刷作坊印製了一批,放在書鋪裡去寄賣。

那時的讀書人,自己掏錢印製書籍的大有人在,隻要內容不是大逆不道,或是傷風敗俗,詆毀聖人的,也沒有人管。隻是,一般人都是印製自己的詩文集子,拿出去送人,顯擺自己的才學來揚名。

薛淞可沒興趣出什麼文集,科舉之後,他就不想再碰經義文章了。詩文,他倒是經常會詠讀那些出色的唐詩宋詞和古文,但自己偶爾興致上來寫下的作品,他覺得平平無奇,就不用獻醜了。他也沒有文人們孤芳自賞的毛病,在戶部裡整日與數字、賬目打交道,沒有閒情逸致那不是正常的麼,是不是?

薛淞就沒想過要靠這書冊賣錢,隻是好奇反響會如何。他不缺銀子,東南商號的生意漸漸上了正軌,不得不說,那海外貿易是真的很賺錢,南洋的香料、上好木材、各種寶石,在當地是不值多少錢的,拿到華夏來,那就是名貴之物;同樣,江南的絲綢、茶葉、瓷器和布帛等精致物品在南洋也是搶手的香餑餑。這樣一來一去的,好幾倍的利潤也是能到手的。而且,經過謝平的努力,結交到了更多的南洋客商,打通了這條商路後,也無需耗費太多精力。

海貿生意這麼賺錢,但也不是人人能做的。薛家能在這一行站穩了腳跟,除了運氣不錯外,還有就是依仗了薛家的皇商身份和薛淞的官職、人脈。

因著這些,當地官府不會想著為難他們,地頭蛇們也不敢很使絆子,勒索用強。可以說,薛家商號從開始,就贏在了起跑線上了。換了個普通的商人來做這營生,絕無那麼容易成功,不知要經曆多少曲折苦難,上下打點多少,隻能賺個辛苦錢罷了!

王家在東南一帶確實也有些勢力,但絕無王子勝吹噓得那般顯赫厲害。而且,薛淞囑咐謝平,寧願花點本錢去和當地的官員維持親近的關係,給些親苦費,年節時的年禮節禮,連那底層的小吏也不要落下,但彆去找王家的關係,欠下他們的人情。不然日後王家遇到麻煩時,定會借著這個來要挾貼上來,現在沾的一點光,怕不要十倍百倍地還回去!

薛家在各省都有店鋪,種類不少,各種人手也充足。從東南海貿中賺到了錢後,薛淞在京城裡也開起了鋪子。

他在緊鄰著官宦人家集中地區的好地段買下了店鋪,前麵拿來做門麵,一溜三大間,又寬敞又明亮,布置得極體麵雅致,分彆經營珠寶、綢緞和香料、女子的化妝用品等。前麵的店鋪裡陳設著各種貨物,擺放得整齊有致,還專門擺了座椅、小幾,點綴著各種鮮花綠植,看著就很高級,有身份,客人可以坐下慢慢地喝茶挑選。後麵更設置了幾處院子,是專門接待尊貴女客的,vip客人專享,風格各異。

紅樓夢中大觀園修建得非常出色,把天然和奢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薛淞依稀記得書中大觀園中有幾處很出名的景致。他興致一起,照著書中的介紹布置了簡化又簡化的,低配版的‘瀟湘館’、‘秋爽齋’、‘蘅蕪苑’。這幾處薛淞覺得最有特色,各有韻致,非常動人,像‘怡紅院’那般的就敬謝不敏了,太富貴浮華了。

薛淞厚著臉皮剽竊了這些雅致的名字,那些鋪子就交給了方氏管理。那王家當初送來的丫鬟,後來改名為菊華,被方氏慧眼任命為女管事,銷了她的奴籍,許給她不錯的薪水,再加上提成分紅,賣出去的貨物越多,那收入也就越多。菊華被方氏看重,心中本就感激,重賞之下,對這買賣更是上心。

薛淞和方氏沒有看走眼,菊華確實時尚審美品味不錯,人又能擅長察言觀色,很會說話,就是現代人所說的情商高,和許多女客們打起交道來,是如魚得水,應對得體。隨著這生意越來越好,菊華姑娘的收入也水漲船高,她又勤儉得很,幾年下來,也積攢了一筆數額不小的銀錢。

菊華本出身良家,從小也學過些字,念過些書,父母不幸亡故後,在災年被祖母做主,賣為奴婢。在王家時她在這貴族家庭中也長了不少見識,因長相清秀,被當做一件玩意兒送到了薛家。

因此,菊華很珍惜這份差事,熱情敬業,日日早出晚歸的,全心投入。她得到自由後,對生活更加滿足。因著兒時的遭遇,再加上在王家和平日裡接待客人的見聞,她也就不想嫁人了。年紀大了,也尋不到什麼好人家,而且自己有份好差事,積累了銀錢,不比在婆家受磋磨的好?

不說平民婦人,就是那些高門的貴婦們,麵上光鮮,背地裡一肚子苦水的比比皆是。就像王家那嫁到榮國府的姑奶奶吧,聽說至今連頓飯都吃不安生,要站著伺候婆婆用餐,也不知道家中那麼多丫鬟是做什麼用的?還有,夫人們還要和家中的妾室姨娘、庶子庶女生氣煩惱,這樣的日子,過得即使富貴,又有什麼趣兒?像家中奶奶這樣舒心福氣好的,可是太難得了!

菊華再三思量,就去求了方氏,在薛家的幫助下,她在官府立個女戶,就當自己是沒有親人的了。後來,菊華拿自己勤儉節約攢下的銀錢不斷地買田地,最後有了一份幾十畝田,一間小鋪麵和一處宅子的產業,又過了幾年,還收養了個男孩,教養他長大,日子過得甚是順心。

菊華的改變讓薛淞很是感慨,心中也挺有些成就感的,剛來薛家時,菊華低眉順眼,恭順地以奴婢自居,現在每日忙碌著,眼中卻閃爍著熠熠的光彩,同一個人,前後給人的感覺卻截然不同。

可見哪怕在這對女子那麼苛刻的古代社會,隻要有決斷,有機遇,也是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自助者天助,對這樣的女子,薛淞是很願意幫扶一把的。如果隻想依靠旁人來拯救,薛淞不覺得自己有這個義務,天下苦命人多著呢,他救得過來麼!

店鋪裡賣的都是精品,用南洋來的上好寶石、翡翠,高薪請了能工巧匠,精心設計製成各種款式的首飾。薛淞有時回憶起後世許多彆致的式樣,選擇那些比較容易被這世界接受的,拿炭筆畫出樣子來,交給師傅們製作的。新穎的款式也吸引了不少客人。

三家鋪子互相都是通著的,女客們來看首飾的,忍不住就又添置了好些精致的衣料,又被那些胭脂、香粉、口脂什麼的吸引了目光去。鋪子裡上下用的人都是女子,夫人小姐們不用避嫌。後麵的院子景色甚好,對貴客是招待殷勤,預備的茶水點心也很講究。那些女子給她們細細展示介紹各種物品,還貼心地給她們提些參考意見,談笑間,生意就做成。

慢慢的,薛家的鋪子就成了周圍官宦之家女眷們最愛去的地方,她們雖然不是京城裡身份最高的貴婦,但也是地位不低的,消費能力也很不錯。這個年代的人們生活單調,女子們更是整日宅在家中,除了到寺廟裡燒香拜佛,走走親戚之外,也沒有什麼消遣的。

再接著,相熟的女眷就約好了定期在薛家鋪子裡相會,喝茶吃點心,舒暢地敘話,不知不覺中,半天的時間就愉快地過去了。當然,夫人們東西可不會少買,不然來白吃白喝的,還被人當做貴賓熱情招待著,那多丟麵子啊!

薛淞是參考了後世的很多經驗來經營生意的,他精力有限,隻能做價值比較高的生意,而那些富有的官宦女眷們,她們的銀錢是最好賺的。薛家提供的不但是品質精良的好物品,也有讓她們愉悅舒展的情緒價值,因此薛家鋪子裡的貨物哪怕價錢昂貴些,也是名聲越來越大,生意越來越好了。

想想後世的奢侈品,那利潤是多高啊,歐洲的首富就是有名奢侈品品牌的老板。這些鋪子和東南的商號為薛淞帶來看源源不斷的利潤,薛家的生活十分豐足。因此,花些小錢發展自己的興趣,哪怕全賠本了也無妨。

起先,那書冊是無人問津的。慢慢的,有人在書鋪老板的推薦下,看到了這書,覺得很有趣,價錢也不貴,就買了回去給孩子看。誰知孩子們乍一翻看,便愛不釋手,許多寓言典故也因此記得很清楚。

這樣口耳相傳的,薛淞的書冊就有了些聲名。薛淞在京城士人心中,自然算不上什麼學問深厚的大儒名家,但也是有風骨挺身而出抗擊亂兵,無私救助婦孺的事跡,鄰居孫博士在國子監裡早就替他揚名了),有本事,也很有情趣,心胸廣闊開明的士人,他在文臣圈子裡開始有了姓名。

薛虯長到了六七歲,到了要入學的年紀。薛淞先給他選了一家名聲很好,先生學問、人品不錯,也算開明的學堂給他啟蒙。每日早晨,薛虯就起床,按照薛虯的要求,洗漱之後,先鍛煉半個時辰,吃過早餐,就在書童的跟隨下,騎著小毛驢精神抖擻地去上學。薛淞可不想薛虯長成個文弱書生,他見過賈家的賈珠,看著那精氣神就不是很充沛的樣子。想起那孩子的結局,薛淞唯有一聲歎息。

朝堂上忽然震動起來。邊疆外族漸生不順之心,軍中提出了要加強軍備的要求,向戶部要錢要糧,隻是,戶部也叫苦不迭,國庫空虛,拿不出來啊!

薛淞在戶部也呆了好幾年了,對這情況也是深知的,不僅如此,他還知道國庫空虛的原因是什麼。

這幾年年景不太好,北方、西北有些地方遭了災,朝廷要放糧減稅,國庫收入就少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多年來,朝臣們不斷從國庫借銀子。借出的銀子不但沒什麼利息,還不見人歸還。你也借,他也借的,國庫裡焉能不空虛?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東北出馬仙:我的仙家不太正經 萬能鑒定術 潛龍贅婿:一念動乾坤 庇護所進化論 我一太監,綁定多子多福係統? 無敵劍仙訣 手握白月光劇本,拒絕早死怎麼了! 百萬仙帝,我將無敵 穿越七零:大佬,你的孩子重生了 一首勸學詩,我成儒道標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