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很多官員來說,並不是很在意誰當皇帝。
因為以他們那個級彆來說,他們就算想燒冷灶也排不上號,想爭個從龍之臣,也輪不到他們。
很多時候他們就是跟著吆喝幾聲,表示自己跟同僚們站在同一陣線而已。
因此,在看到老皇帝要動真格的時候,很多人心裡都開始打退堂鼓了。
不論是立朱允炆,還是立朱允熥,那都是皇帝的家事。讓他們跟著吵吵兩聲也就罷了,讓他們為了這點破事拚命,他們還真沒那麼高的覺悟。
然而,當右副都禦史淩漢喊出這個口號後,不管是願意的,還是不願意的,都隻能硬著頭皮跪在原地,誰也不敢率先逃跑。
因為這時候一跑,就會被釘上曆史的恥辱柱。等將來修書立傳之時,就會寫上某某人在勸諫皇帝陛下之時帶頭跑路……
若真是落得這樣一個名聲,那子孫後代都彆想抬起頭來做人!
隻有一些年輕氣盛的禦史言官,聽到這話就跟打了雞血似的,仿佛有一種使命感加身,毫不畏懼地看著錦衣衛手裡的水火棍,甚至還生出躍躍欲試之感。
他們有種預感,今天要是挨了打,估計能在史書上重重地留下一筆!
有些膽大包天者如是想。
來吧!
讓水火棍來得更猛烈些吧!
二虎見自己勸也勸了,說也說了,眾人還不動彈,就對著身後的錦衣衛揮了揮手。
“打吧!”
錦衣衛都是一群不怕事的壯小夥,見到皇帝陛下這樣硬氣,一個個開心得不得了,揮舞著棍子就打下去。
一眾文官雖然嘴上說得硬氣,但畢竟都是肉體凡胎。在水火棍打在身上之時,一個個也會下意識地躲閃,不受控製地哭號。
朱允熥本來是跑過來看熱鬨的,可當他看到一眾官員被打得頭破血流,依然沒有絲毫退卻的意思,反而還有幾個人掙紮著向前爬,一邊爬還一邊喊著“仗義死節,就在今朝”之語時,他隻感覺內心仿佛被一柄重錘重重地砸了一下。
雖然他們的目的並不純粹,有的為名,有的為利。但在此時此刻,他們不畏強權,敢於為心中的道義抗爭的精神,依然讓他欽佩不已。
如果說大明有脊梁,那麼這個脊梁就長在這些人背上,也長在這些人的心裡。
哪怕這個脊梁有點歪,朱允熥也願意守護之,嗬護之。
因為歪了的脊梁還可以被矯正,可斷了的脊梁卻再也站不起來……
“陛下!”
“皇長孫無錯,您廢長立幼,乃是倒行逆施!”
“陛下,臣等死不足惜,臣等隻是憂心大明的江山社稷呀……”
錦衣衛的人不說全是朱允熥的狗腿子,至少也有七八成。
現在聽到這些人敢口出狂言,手下的力氣更重了幾分。還有幾個手黑的家夥,棍棍都往要命的地方招呼,生怕打不死人似的。
正在錦衣衛一眾校尉急著向朱允熥表忠心的時候,朱允熥大喝一聲。
“住手!”
一眾校尉聽到朱允熥的話,齊刷刷看向一旁的虎爺,詢問還打不打。
二虎聽到這話也是一腦門的官司,滿臉不解地看向朱允熥,心裡忍不住抱怨道,我們之所以當惡人,還不是為了你個三孫子……
朱允熥快跑幾步,一把推開一個將棍子架在某個官員脖子上的錦衣衛,隨後對著二虎道。
“虎叔,命他們撤了吧!”
二虎聽到朱允熥這樣說,這才朝著眾人擺擺手。
朱允熥見一眾錦衣衛退下,當即對著跪在地上的官員躬身一禮,可還沒等他開口說話,就有一個年輕的禦史朝著他唾了一口。
“呸!”
“不用你站出來假惺惺充好人,我們就是死,也不會讓陛下立你為皇太孫!”
二虎一聽這話,小暴脾氣當場就上來了,走上前二話不說,照著那人就狠狠地扇了一巴掌。
“放你娘的屁!”
“三皇孫宅心仁厚,不忍看你們挨打。你個賊廝鳥不思感恩也就罷了,竟然還敢唾棄三皇孫,真是該活活打死!”
二虎還想再補幾腳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被朱允熥給拉住了。
“三皇孫,這人嘴巴不乾淨……”
“虎叔,他愛說啥說啥吧,甭搭理這家夥。”
“三皇孫!”
“虎叔,勞煩你替我通傳一聲!”
朱允熥說完這話,撩起衣擺跪了下去。
二虎見朱允熥擺出這個架勢,也隻能恨恨地去替他通傳。
然而,他剛走了沒兩步,就看到乾清宮的大門洞開,露出皇爺那鐵青的臉。
事實上,朱元璋一直注意著外邊的動靜。
哪怕他不在意天下人的議論,也不在意死後的名聲,但他依然很少動用廷杖。
不是廷杖不好用,而是他知道,這東西不能亂用,更不能經常用。
如果不是怕重蹈大宋的覆轍,他都想在皇命祖訓裡加上一句話,警告後世之君不得動用廷杖之類的了。
畢竟,他多少還知道克製欲望,一生克勤克儉,從不敢有絲毫懈怠。
然而,後世之君從小錦衣玉食,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難免驕縱狂悖。
一旦濫用廷杖,定會招致大禍。
一眾文官看到皇帝陛下終於露麵了,還以為是自己的勝利,是正義的勝利呢。一個個頓時以頭搶地,哭聲震天。
“陛下,二皇孫年長,又無大錯,您萬萬不可廢長立幼啊,嗚嗚嗚……”
老朱聽到這些話就心煩,當即發出一聲惡龍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