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給咱閉嘴!”
老朱見眾人閉嘴了,這才露出些許柔和的目光,看向跪在地上的大孫。
“大孫,你可是有話要說?”
朱允熥朝著老朱拜了一拜道。
“皇爺爺,孫兒接下來說的話,可能會冒犯您,先向您請罪了。”
“您如果生氣,要打要罰孫兒都受著,隻求您讓孫兒把話說完!”
老朱聽到這話,心裡頓時有種不好的預感,感覺這鱉孫嘴裡非但吐不出象牙,搞不好還得吐出一根狗牙。
“咱提醒你一聲,咱今天心情不爽,你自己看著辦吧!”
朱允熥權當這個威脅是鼓勵了,慷慨激昂地背誦了一段古文。
【王行暴虐侈傲,國人謗王。】
【召公諫曰:“民不堪命矣。”】
【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
【其謗鮮矣,諸侯不朝。】
【三十四年,王益嚴,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厲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
【於是國莫敢出言,三年,乃相與畔,襲厲王。】
【厲王出奔於彘。】
跪在乾清宮門前的一眾官員,都是通過科舉正途出身,自小就熟讀經史子集,隻聽了個開頭,就知道朱允熥所背誦的乃是《史記·周本紀》中的周厲王段落。
雖然他們每個人心中都將老朱比作周厲王,但誰也沒膽子說出來。
此時聽到朱允熥背出這段文字,每一個官員都露出滿臉驚詫的表情。
吳王殿下是傻了嗎,他看不出我們在乾嘛嗎?
我們可是在勸陛下立長啊,他竟然替我們說話,而且還拿周厲王來勸諫!
老朱聽到這話也是一陣錯愕,他雖然背不下來史記,但周厲王的故事還是聽說過的。尤其是聽到“道路以目”四個字的時候,聽得他眼皮都不由一跳。
這孫子是瘋了嗎?
咱這麼做可都是為了他啊,他竟然拿周厲王跟咱對比!
“朱允熥,你背這段話是何意?”
二虎見皇爺既不叫大孫,也不叫逆孫,直接稱呼朱允熥的名字,心裡暗道要糟,皇爺這是生少主的氣了!
朱允熥也察覺出老朱語氣中的冰冷,但他依然毫無畏懼。
因為他也有自己要堅持的道義。
他所堅持的道義,就是尊重每一個人說話的權利。
哪怕彆人說的話很難聽,甚至是冒犯了他,他依然要保證其說話的權利。
這並不意味著他大度,可以無視彆人的指責。他也並不是聖母,可以包容和原諒彆人的謾罵。
他隻是明白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道理!
僅此而已!
此處彆評論,請裝作看不見,謝謝合作)
“皇爺爺,孫兒是通過這段話向您勸諫。”
老朱聽到這話,眼睛不由微微眯了起來,冷冷地看向朱允熥。
“朱允熥,你知道他們在說什麼嗎?”
朱允熥重重地點頭。
“孫兒知道!”
“他們請求皇爺爺不要廢長立幼,不要執意立我當皇太孫。”
老朱氣急敗壞地說道。
“你既然知道,為何還要背誦這段話,你不知道咱做這一切都是……都是……”
“孫兒也知道!”
“孫兒在這裡謝過皇爺爺的維護之情。”
“但孫兒依然要勸諫!”
“皇爺爺,您身為帝王,應該虛心納諫,豈能動輒毆打言官?”
“就算他們說的話不對,說的不是您喜歡聽的,您也不該命令錦衣衛毆打他們。”
老朱聽到這兒,驀地發出一陣如同夜宵般的怪笑。
“朱允熥,你以為你如此討好言官,他們就能領你的情,然後替你說話?”
“你未免想得太天真了!”
“你越是替他們說話,他們就越要反對咱立你!”
朱允熥聞言無所謂地笑笑。
“孫兒知道!”
“孫兒並不是討好他們。”
“孫兒之所以這樣說,隻想保留我大明的脊梁!”
“哪怕這個脊梁有點歪……”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