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虎看到這一幕,直接為朱允熥捏了一把汗。
此舉不會惹惱陛下吧?
然而,老朱隻是略微驚訝了下,就收起望遠鏡喜滋滋地回宮了。
本來老朱還擔心大孫年幼,不懂世上之人心險惡。
現在看到大孫如此老練毒辣,一下子就抓住了重點,用一把砂子將真正的災民和城裡的無賴分開,他也就能放心地回宮用膳去了。
另外一邊,朱允炆看到朱允熥往粥裡摻沙子,一萬個不理解。
“三弟,這可都是上好的白米粥,你摻了砂子還讓人怎麼吃?”
朱允熥聞言白了朱允炆一眼。
“若不是你搞來的上好白米,也不至於發生剛剛那檔子事!”
“正常來說,救濟災民用點糙米就行了,哪用得上那麼好的米!”
朱允炆聽到這話當場不樂意了。
“三弟,雖然二哥不想跟你爭什麼,但你這個思想不對。”
“災民也是人,為何就不能吃好點?”
朱允熥聽到這般傻裡傻氣的話,隻感覺自己遇到了二傻子。
“我滴親二哥,你去城裡打聽打聽,城內有多少居民還吃不起上等白米呢!”
“這災荒年月,你那上等白米救濟災民,你這是嫌災民不夠多吧?”
“這……”
朱允炆聽到這兒也算是明白幾分了。
“你的意思是說,城裡的居民看到有便宜可占,這才蜂擁而至跑來吃白食?”
朱允熥冷哼一聲道。
“如果隻是吃點白食還好說,若像剛剛那般亂象,那可就不是救濟災民,而是在造孽了。”
“總之,你就按照我的法子搞就行,隻要每一鍋裡都摻上足夠多的砂子,保證沒有無賴閒漢過來跟災民搶吃的!”
朱允炆見朱允熥剛幫他擺平事就要走,臉上頓時露出不好意思之色。
“三弟,這真不是二哥本意,都是母妃逼迫,二哥不得已才過來救災的,你可千萬彆往心裡去……”
“我知道!”
“你母妃還不死心麼,還想給你爭取下皇太孫的名分。”
朱允炆聽到這話,心裡頓時一緊。
“三弟,這隻是我母妃的想法,我可萬萬沒有此等心思呀!”
“其實自打上次兵仗局出事,二哥就知道自己不是治國的那塊料了,處處都比不上你……”
“嗯嗯!”
朱允熥打斷朱允炆的話,給了他個鼓勵的眼神。
“沒事!”
“咱們倆不管咋說都是一個父王生的,斷然不會因為這點事情生分。”
“你繼續救災吧,我先去希望學堂那邊忙活一下。”
“哎……”
朱允炆看著朱允熥漸行漸遠的背影,心裡充滿了溫暖和感動。
自家這個三弟確實不錯,為人大度,做事也條理分明,比自己強了可不是一星半點。
自從有了朱允熥的一千虎賁加入,施粥進行得非常順利,再也沒有發生有人鬨事的情況。
剛剛參與鬨事之人,也陸續被周圍的百姓和商鋪夥計們給指認出來。
朱允熥直接命人拿著自己的名帖,命人去應天府叫來府尹大人來了個現場辦公。
盜取財物數額小的,當場打一頓板子了事。毀壞財物過多,或者有毆打他人行為者則枷號示眾。
不過這些事都跟朱允熥無關,他隻負責開個頭,自然有彆人替他忙活。
在朱允熥走後,災民們看著好好的白粥被摻了砂子,對這個帶兵的王爺也是一陣痛罵。
“這個挨千刀的孩子是誰,咋這麼缺德哩,這麼好的白米粥,咱們豐年都吃不上,他竟然往裡邊摻沙子!”
“誰說不是哩,一點也不像朱皇帝的孫子!”
“朱皇帝對咱們老百姓多好呀,咋就生出這麼個壞種孫子!”
“嗨!”
“這破粥不吃也罷!”
有人從隊伍中離去,有人迅速地頂上空缺。
在粥棚裡再次傳出米粥的清香時,很多饑腸轆轆的百姓不住地舔著嘴唇,嘴裡下意識地流出口水。
隻是一想到米粥裡被人摻了砂子,每個人心裡多多少少都有點怨念,罵三皇孫不是人,罵朝廷沒有一個好東西,罵朱皇帝咋不把那孫子打死,為啥放他出來禍害人。
林榮一家的女兒林阿換,也跟著邊上的人鸚鵡學舌,對那個往粥裡摻沙子的三皇孫謾罵不止。
但林阿換剛罵了幾句,就被母親章一娘一巴掌給扇了回去。
“阿娘,那個三皇孫確實很壞嘛,為啥不讓我罵?”
“你懂個什麼!”
“這才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
“他若不這麼做,城裡那些無賴潑皮都來搶粥吃,你跟你弟弟妹妹還能搶到米粥喝嗎?”
林榮一聽到自家婆娘的話,臉上的鬱結也少了幾分。
他怎麼說也是將近六尺的壯漢,不能靠自己的本事養活妻兒,讓他心裡充滿了憋屈和憤懣。
剛剛看到穿著錦衣華服的少年,故意命人往粥裡摻沙子的時候,他感到一股從未有過的羞辱感,如果不是老婆孩子都在邊上,他都恨不得衝上前啐那孫子一口,罵他幾句出出氣!
然而,聽到自家婆娘的話,他頓時意識到自己想得淺薄了,那位摻沙子的三皇孫才是真仁義,真善人。
因為,隻有他們這些真正受了災,饑一頓飽一頓的苦哈哈,才會不在意粥裡摻了土塊砂石。
林榮一不知不覺間,對那位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的三皇孫,生出無限的好感。
終於要輪到林榮一他們家領粥了,林榮一主動搶過婆姨手裡的飯碗。
“我來吧!”
章一娘看著性情大變的丈夫,心裡生出無限的困惑。自家丈夫不是最要麵子,最不喜歡乾這種伸手要飯的事情嗎?
“夫!”
“還是讓一娘來吧,一娘是女流,丟點人不打緊。”
“你可是咱家的頂梁柱,不管到啥時候,都不能讓咱家的頂梁柱彎了腰!”
章一娘說完這番話,就重新從丈夫的手裡搶回飯碗,連帶著幾個孩子的大碗,一股腦擺在灶台邊上。
朱允炆見到這家拖家帶口的好幾個人,趕忙命人多給他們打了點,還生怕他們不夠吃,問他們有沒有盆之類的。
章一娘聽到這話趕忙解下背上的包袱,從上邊拿下來一隻碩大的木盆。
“有有有!”
這個盆乃是他們家洗臉用的盆,隻是此時為了多吃上一口,也顧不得那麼許多了。
“多謝這位貴人了,民女無以為報,隻能日夜祈禱貴人長命百歲,多子多福……”
朱允炆聽到章一娘這般說,當即拿起一隻大木勺,親自給其盛了滿滿的一盆粥。
章一娘自然是不迭地感謝,說著一些語無倫次的吉祥話。
林榮一看著自家媳婦這般討好一個小少年,隻覺得心裡充滿了歉疚和不甘。
他恨!
為何應天府這樣大,竟然連一個讓他靠力氣吃飯的地兒都沒有!
仿佛是上天聽到了他的呼聲,他們一家人剛剛端著粥盆來到大樹底下吃粥,就看到遠處跑來幾匹快馬。
“招工!”
“三皇孫名下作坊招工!”
“有手有腳,不想吃嗟來之食,想靠自己一把子力氣養家糊口的爺們趕緊過來瞧一瞧嘍!”
林榮一本就覺得窩囊,聽到這話跟媳婦打聲招呼就顛顛地追了上去。
幾名騎士下了馬,當即從馬上解下一個折疊桌放在粥棚邊上,並且拿出筆墨紙硯之類。
一個先生模樣的人坐在桌子旁提筆記錄,其他兩名騎士則敲著鑼,扯著嗓子吆喝著招工的話。
林榮一想都沒想就走到桌子前打聽一番。
“敢問先生,咱們作坊一天給多少錢?”
孫繼祖看了看林榮一的身板,暗讚是個好漢子。
“不一定!”
“根據作坊不同,工作強度不同,每日的工錢也不一樣。”
“比如說,你去玻璃作坊,現在就隻能去粉碎車間當力工。一天累死累活,也隻能賺上三五十文銅錢。”
“因為你是災民的身份,每天還能多領一升米作為災害補助!”
“但如果你有手藝,比如說會打鐵啦,會抹灰、砌牆,那賺得可就多了。”
“比如現在我們這邊砌牆的老師傅,一天就能賺上好幾百文呢!”
“不過這活計可累人,一般人吃不消,不知道你能不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