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榮一全家吃過飯並未閒著,章一娘領著長女去河邊,就著冰冷的河水洗碗。
林榮一則領著小女兒和小兒子,沿著河邊撿拾樹枝、枯葉,準備在靠著城牆根搭建個臨時窩棚棲身。
雖說南京地處江南,但入了冬之後依然很冷。
凜冽的寒風吹拂下,所有災民如同北極企鵝一般,瑟縮地擠在一起抱團取暖。
相對來說,林榮一一家還算好過,畢竟他們通過自己的辛勞,搭了個簡易的窩棚。
但即使如此,躺在門口的林榮一,也被寒風凍得瑟瑟發抖,一晚上都沒睡好覺。
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清晨,在二皇孫的粥鋪吃了一大盆熱乎乎的粥後,果然在城門口等來了前來領人的管事。
林榮一聽到叫自己的名字,趕忙將條子遞上去,管事看了一眼在小本本上圈了一筆就算確認了。
隨後,又湊了十幾個人,這才一起帶著他們沿著官道走了幾裡路,來到一個巨大的工地現場。
“老廖,人給你帶來了,你看看有幾個合用的?”
“要是乾不了你這邊的活,就打發到彆的作坊乾點輕省的。”
“總之,三皇孫發下話來了,隻要人不懶,不偷奸耍滑,不得以其他任何理由辭退,儘量給人個體麵掙錢吃飯的機會!”
林榮一聽到這話,心裡再次升騰起感動之情。
一娘說得沒錯,三皇孫確實是好人,處處為他們這些災民著想。
不過,最讓他感動的是,三皇孫並不是無謂的施舍,而是給了他們靠力氣吃飯的尊嚴!
林榮一的謊言,在接過老廖扔過來的磚時就漏了陷,但老廖並未拆穿他,而是一邊砌牆的時候,一邊解釋著自己為何這樣做,為何那樣做。
林榮一聽得非常認真,學得也很快,沒用上一個上午,就已經把活乾得有模有樣了。
這讓老廖非常歡喜,感覺自己淘到了一個好徒弟。
因此,在吃午飯的時候,他非但熱情地招呼林榮一,還帶著他一起去食堂打飯。
林榮一跟著老廖來到一個簡易木板搭建的棚戶裡,看到裡邊放滿了桌子、條凳,眼睛瞪得跟個銅鈴一般。
在他的認知裡,就從沒想過工地上還有食堂這種東西。
這玩意不該跟粥棚一樣,隨便在地上支一口大鍋,然後所有人圍著大鍋對付一口就行了嗎?
老廖就喜歡看外鄉人沒見過世麵的樣子,渾然忘了自己第一次在食堂吃飯時,哭得稀裡嘩啦不成人樣的窘狀。
“看傻了吧?”
“這就是咱們玄武湖建築商會的氣派,彆說普通人家工地沒食堂,就是朝廷的工地也不見這玩意呀!”
“隻有咱們三皇孫心善,見不得咱們窮人受苦,這才專門給咱們搭了吃飯的食堂!”
不多時,老廖領著林榮一打完飯菜,笑著跟他開了個玩笑。
“小老弟,你這運氣不錯,第一天來就能吃上白菜豆腐燉肉哩!”
林榮一剛剛看到食堂的夥食這麼好,心裡還很是激動了一下。可聽到老廖這話,好不容易升騰起的激動頓時消退。
敢情這種好夥食不是天天都有的呀!
“廖老哥,那你們平時都吃啥?”
老廖聞言指了指菜盆道。
“平時吃的也是這個呀!”
“呃……那你剛剛說我運氣不錯……”
“俺還以為你們平時吃得比這個差哩,不過就算差點也無所謂,這年月能混個肚兒圓就算命好哩!”
老廖聞言笑了笑道。
“工地上隔三差五就能殺頭豬,大家夥就能吃上紅燒肉哩!”
“比起紅燒肉,這白菜豆腐裡這點肉片根本不夠看!”
隨後老廖興高采烈,唾沫橫飛地給林榮一講解起紅燒肉的味道,以及如何的好吃,把那林榮一饞得呀,哈喇子都能流下二尺長。
“小林兄弟,想不想在咱們工地上長乾?”
“隻要你能吃得了這份辛苦,咱保準你能吃上紅燒肉,每天還能賺上幾百文錢!”
“咱做夢都想哩,就怕三皇孫嫌俺笨,最後過不了那三天試用期……”
老廖聽到這話,立馬露出了自己的狐狸尾巴。
“你要是想在工地上立住腳,就得拜個師傅,有老師傅帶你,你自然就能學會瓦工,也就自然能留下哩!”
林榮一聽到這話,眼珠稍微一轉就聽明白了,眼前這位大自己十歲的老哥是想收徒?
“師傅在上,請受徒弟一拜!”
林榮一也乾脆,當即給老廖磕了個頭。
老廖自然是滿心歡喜地收下這個徒弟,然後吃完午飯就帶著他去工地的一個房子裡登了記,將林榮一登記在自己名下,成為自己的徒弟。
因為按照三皇孫製定的規矩,師父帶徒弟是有額外收益的,並且可以享受徒弟工資四分之一的孝敬。
因此,三皇孫名下的作坊、工地上的人,都非常熱衷收徒弟,並且從來不想著藏私的事。
比如說現在的老廖,他就恨不得三五天就把林榮一培養成合格的瓦工,然後趕忙去收下一個徒弟。
因為奸詐的三皇孫還立了一個規矩,那就是每個成熟瓦工每次隻能收一個徒弟,隻有這個徒弟通過評級考核,成為一名合格的瓦工,他才能收第二個!
在這種製度的刺激下,每一個匠人都鉚足了勁地教徒弟。
因為教會的徒弟越多,他們的收入就越高。
老廖現在已經有十幾個徒弟了,他一天天就算啥也不乾,都有大幾百文銀錢的收入。
一年下來賺的錢,都能趕上縣太爺的俸祿!
在林榮一這邊步入正軌,章一娘那邊也熟練地糊起了火柴盒。
這個活輕省,隻要手腳麻利,一天也能賺上好幾十文錢,並且可以額外領一升米。
兩人忙活一天,晚上重新回到城牆根底下的時候,每人手裡都拎著一升米。
林榮一從工地上帶回一塊廢棄的苫布,將窩棚重新整治了一番。
雖然工地上的活很累,不是搬磚、拌灰,就是跟著眾人抬木料、推土方。
但每當他感覺自己快要撐不住,想倒頭睡下之時,都會情不自禁地看一眼升騰而起的炊煙。
這是他們家的炊煙,也是他們家的希望!
一娘圍著臨時搭建的灶台,熟稔地煮著粥。幾個孩子則圍在灶台前,有說有笑的烤手取暖。
每當林榮一看到這個畫麵,身體都會升騰起無窮的力量。
廖老哥說得沒錯,隻要跟著三皇孫好好乾,日子必定會好起來!
林榮一一家的境遇,隻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縮影。
但這個縮影卻如同星星之火一般,給絕望的災民帶來了一絲光亮,讓他們重新燃起對未來的憧憬。
……
乾清宮。
老朱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城外的災民,每天都會派人調查災民的數量,以及他們來自哪些個州府。
但老朱隻是調查,短時間內根本真沒有治罪地方官員的打算。
他本人就是窮苦人出身,太知道這些地方官員的本性了。
一旦他敢治罪,其他官員就能把老百姓圈死在戶籍地,讓他們在原籍活活餓死。
因此,就算是處置這些有錯官員,也得先把城外的災民處理好。
“去查查,那逆孫現在又在忙活啥?”
“回稟陛下,剛剛王德來報,三皇孫現在每天都在學堂那邊授課……”“唉!”
老朱聞言一陣歎息。
“多好個收買人心的機會,這孫子咋就不知道珍惜呢。現在倒好,城裡城外都在盛傳允炆那孩子的賢明仁義,一提起那逆孫,真是頂風臭十裡,恨不得罵他的時候,把咱都給連帶上……”
秦德順聞言也是一陣苦笑,三皇孫這事做得確實過分了點,皇爺都明示讓他救災了,他愣是一毛不拔,連個粥棚都懶得弄。
隻是搞了幾個作坊,招了部分流民當工人。
因此,現在不論是京城百姓,還是朝堂上的官員,都說三皇孫隻認錢,一點仁義之心都沒有……
雖然秦德順也覺得朱允熥有點過分,但還是為他說了兩句好話。
原因無他,他那點養老錢,還在那孫子的商會裡存著呢。
真把三皇孫整倒台了,他秦德順第一個就得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