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也滿臉的驚訝,下意識地從台階上走下來,圍著火車嘖嘖稱奇。
他看待火車跟官員們則不同。
雖說他也覺得此物頗為耗費,但這屬於一次性投入,子孫後代都受益的事情。
一旦大明建成這樣一條鐵路,那南方的糧草和士兵,就可以通過鐵路源源不斷地運到北方,從而對北元展開持久的打擊!
大明對戰北方草原最大的難題就是糧草轉運,想要運往北方邊境一石糧食,光是路上人吃馬嚼的成本就得達到七八石,真正的十不存一。
如果采用此等不用人力、畜力拉車的火車,那大明每年得節省多少糧食?
“好東西呀!”
“此物若是建成,咱大明就再也不怕草原那幫韃子了!”
“給咱惹急眼了,咱直接把鐵路修到北元王庭家門口,直接滅了他丫的,哈哈哈!”
老朱說到這兒的時候,火車模型正好行駛到一個陡坡。
眾人見狀無不屏住呼吸,生怕這慢悠悠的火車會卡住,或者從陡坡上滑下來。
老朱也滿臉的緊張之色,當看到火車隻是速度稍減,沒有絲毫停頓地爬上陡坡,並從陡坡上向下俯衝之時,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
老朱一把摟過大孫,滿臉微笑地摸了摸大孫的小腦袋。
“這事乾得不錯!”
“咱準了,準你成立那個什麼鐵道部。”
朱允熥聞言笑嘻嘻的道。
“皇爺爺,您彆光耍嘴呀,這東西建造起來耗費巨大,沒有個兩三千萬兩銀子連想都彆想。”
“您看看,這銀子咋辦?”
老朱聽到這話,就跟被人往嘴裡塞了塊抹布似的,龍嘴瞬間就閉上了。
敢情搞了半天,這孫子在這兒等著他呢!
“大孫,你不是有錢麼?”
“你先墊上,等咱有錢了再給你!”
朱允熥聞言翻了翻白眼,小臉登時轉向彆處。
“沒錢!”
“您就是打死我,我也沒錢!”
老朱聽到這話,恨不得“咣咣”給這逆孫兩腳。這逆孫對那些小王叔都那麼大方,一出手就每人十萬兩銀子,咋到了自己這兒就這麼摳門!
朱允熥見老朱不說話,又開始逗弄老朱。
“皇爺爺,要是咱大明有了這東西,邊軍將士再也不用擔心糧草問題了。”
“這東西好呀,可以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從京城到大同,隻需三五日即可抵達,真是又快捷,又省錢!”
“要是搞上幾十列火車,咱大明百萬雄兵,可在幾日之內隨意調配到大明邊境……”
老朱聽到這兒,再看向行駛在大殿中的火車模型,眼饞得眼珠子都紅了。
老朱現在真想把大孫按地上胖揍一頓!
這孫子絕對是故意的,明知道大明沒錢,修不起這樣的鐵路,還非得把這東西拿出來,這不是成心眼饞自己這個傻老頭嗎!
老朱想到此處,一臉嫌棄地扭過頭,然後朝著大孫擺擺手道。
“什麼破爛玩意,趕緊給咱拿走,彆汙了咱的地方!”
朱允熥聞言賤兮兮地問道。
“皇爺爺,您真不想有一條這樣的鐵路?”
“咱不想!”
“既然您不想,那孫兒可就命人拆啦?”
“拆!”
“趕緊拆!”
“拆完了咱還得談正事哩!”
老朱一邊說著話,一邊氣哼哼地走上台階。然而,他剛走了沒幾步,就聽到身後那逆孫又說話了。
“唉!”
“本來孫兒還想跟您老貢獻一策,可以讓朝廷不花一文錢,就能擁有這樣一條鐵路來著。”
“既然皇爺爺看不上,那就不說也罷!”
“拆!”
隨著朱允熥一聲令下,馬博馬上帶著人去拆模型。然而,他們剛要動手,就被一道焦急的聲音給打斷了。
“慢!”
老朱滿臉慈祥地從台階上跑下來,熱情地拉著大孫的手說道。
“大孫,你剛剛說啥,可以不用朝廷花一文錢,就能把此等鐵路修好?”
朱允熥雖說在跟老朱賭氣,但想做事的心卻是真的。見到老朱這般乾脆地答應下來,登時開心地笑道。
“皇爺爺,鐵路修建孫兒完全可以自籌,不用朝廷幫著出錢,但鐵路修建好後的收益也要歸孫兒。”
“準!”
老朱聽到這話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但一旁的戶部尚書陳宗理不乾了。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
“若是收益歸皇太孫,那朝廷以後運兵、運糧怎麼辦,難道也要給皇太孫錢嗎?”
“這事必須得厘定清楚,朝廷能享受何等收益,皇太孫能享有何等收益。”
朱允熥見皇爺爺都被自己忽悠得答應了,卻突然跳出來一個陳宗理,當即惡狠狠地朝著他咆哮道。
“朝廷沒出一分銀子,憑啥跟我一起分享收益!”
陳宗理也絲毫不讓地回懟道。
“誰說朝廷一文錢沒出了?”
“皇太孫修路占的可是朝廷的地,這麼長一條鐵路,占的地肯定不是一點半點吧!”
朱允熥瞪著眼睛說胡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孤這個當孫子的,用自家爺爺點地怎麼了!”
朱允熥這番強詞奪理的話一出,朝堂上的官員無不仰頭看天,擺出一副沒聽懂朱允熥說啥的樣子。
陳宗理也嘿嘿一笑退回了隊伍裡,隻是戲謔的看向老朱,看的老朱老臉一陣發燒。
雖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但自古以來,君君臣臣分的可是清清楚楚。
什麼是皇家的,什麼是朝廷的,有著明確的界限。
就像老朱貴為皇帝,也沒有把啥都往自家劃拉的道理。
哪怕封幾個兒子當藩王,還費了不少心機,搞出不少事端呢。
原則上來說,江河湖海,山川道路等等,都是屬於朝廷的。
朝廷名義上歸皇家領導,但皇家隻是領導,並不是說朝廷是皇家的私產。
如果真把朝廷當成自家的,對朝廷予取予奪,那也就離亡國不遠了。
雖然老朱一直把天下當成老朱家的私產,但也隻是心裡這麼認為,表麵上還是維持朝廷的大義名分的。
因此,在一群文武官員的注視下,老朱心裡一陣發虛。
“逆孫!”
“不得胡言亂語!”
朱允熥也知道自己在胡說八道,他就是故意胡攪蠻纏呢。現在聽到老朱動怒,趕忙溜到一邊,朝著陳宗理暗暗呲牙。
老朱看到大孫這番怪樣,這才意識到自己差點著了這孫子的道。
他還以為這逆孫轉性了,知道不計私利,為朝廷辦事了,敢情這孫子想白嫖!
老朱想到這兒就有點生氣了,氣大孫太過小氣。
他都是大明的皇太孫了,將來整個大明都是他的,他還跟朝廷分這麼清楚乾嘛?
在老朱樸素的價值觀裡,他是皇帝,他代表朝廷,朝廷就是他的私產。
因此,他在製定一係列製度之時,從來就沒想過公私分明,缺錢就直接從朝廷的庫房裡拿,朝廷缺錢也從皇宮的庫房裡搬。
但老朱知道克製自己的欲望,加上他崇尚節儉,不喜歡奢靡浪費,因此對於朝廷的財政影響不大。
然而,他這種公私不分的財政思想,也給後世的大明帶來一係列財政問題。
在老朱之後的皇帝,想要花點錢那叫一個費勁。
比如說,嘉靖帝的兒子隆慶帝,想給妃嬪們打點首飾,都會被文官們罵奢侈無度。想賞賜彆人點東西,也會被文官們駁回。
至於修個園子,蓋個宮殿,那就更麻煩了,隻能被文官們罵成桀紂之君。
後世的皇帝為了不惹這個麻煩,都是直接派太監到各地去收稅。
但這樣一來,又催生了礦監、稅監等亂政,對大明又造成不小的傷害。
因此,朱允熥這種公私分明的態度,反而是最適合大明的方式。
明確規定好什麼是皇家的,什麼是朝廷的。
皇家的錢,自然歸皇家支配。省的自己的子孫後代,想在宮裡蓋個涼亭,還得看一群文官的臉色。
至於朝廷的錢,也不能任由文官們揮霍,得在皇帝的監管下花用才行。
老朱嗬斥了大孫後,目光不善地看向陳宗理。
“陳宗理,那你來說說,這路還修不修,如果修的話應該怎麼修?”
陳宗理也知道修鐵路的好處,他隻是不想啥好處都被皇家占著。
這倒也不是他這般想,而是所有的文臣武將都是這般心思。
自古以來皇帝和臣子之間的權利爭奪就沒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