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堂。
一眾皇子皇孫剛剛坐定,還沒等到方孝孺來上課呢,就見到秦德順笑嗬嗬地端著聖者走了進來。
“陛下有旨!”
“所有人跪接!”
朱值等人看到秦德順滿麵笑容,就知道今天的聖旨上說的是好事。
“秦公公,今天可是父皇獎賞?”
秦德順笑著說道。
“確實是獎賞,但跟遼王殿下無關,嘿嘿嘿……”
朱值聽到這話,臉上頓時露出沮喪之色,但還是老老實實跪下去接旨了。
其他人見狀也是一陣好奇,想著最近宮裡也沒發生啥大事啊,陛下咋還突然獎勵了呢?
在眾人滿心期待下,秦德順打開聖旨當眾宣讀。
“衍聖公之子孔彥縉、原開國公常升之子常繼祖、博聞強識,敦厚守禮,著即日起往文華殿擔任東宮伴讀!”
“涼國公藍玉之子藍春,不學無術,取消其伴讀資格,發往文華殿擔任護衛!”
“欽此!”
孔彥縉聽到這個聖旨,臉上立馬露出喜色。
這可是東宮伴讀呀!
自己終於可以天天跟三位大儒討教學問了!
常繼祖也很高興,但高興的不是東宮伴讀的身份轉變,而是皇帝在聖旨裡聲明他父親是原開國公。
這點很重要,證明陛下並未輕慢他們家,他們家還是有希望恢複爵位的!
藍春更是樂得見眉不見眼,他就是因為在家裡不好好讀書,這才被家裡強行塞到宮裡湊數的。
這下好了,自己終於不用再受罪了!
三個人在跪接了聖旨後,就在一眾小夥伴的豔羨中,喜滋滋地去文華殿報到了。
高明在得知三人的來意,當場命人給三人安排了值房和辦公桌椅。
其中孔彥縉和常繼祖是要被留在內閣聽用的,至於藍春那個膀大腰圓的傻小子,則被他直接打發給護衛頭子徐六子,讓徐六子看著安排了。
孔彥縉和常繼祖在內閣坐了一會兒,遲遲見不到皇太孫,忍不住出言問道。
“敢問高師傅,皇太孫殿下一般什麼時候來?”
高明聞言無奈地搖搖頭。
“不好說!”
“有時候卯時,有時候辰時,完全看皇太孫殿下的心情。”
“啊?”
孔彥縉本以為文華殿的規矩會非常大,沒想到皇太孫自己本人就天天遲到呀。
正在兩人目瞪口呆之時,孔訥倒背著手也溜溜達達走了進來。
內閣的幾個人見狀,趕忙起身行禮。哪怕是高明、楊新爐等三人,見到衍聖公出現,也不給你托大。
“見過衍聖公!”
“見過祖父!”
孔訥朝著幾人點點頭,然後隨意拉出一把椅子坐上去。
“陛下昨天欽點老夫為太傅,讓老夫時常過來輔佐皇太孫殿下,為何這麼晚了,還不見皇太孫殿下到來?”
孔訥此言一出,楊新爐、高明等人無不齊齊變色。
這老頭是來搶徒弟的!
“回衍聖公的話,皇太孫殿下今日偶有不適,故此來遲了。”
孔訥聞言點點頭,也不去戳破高明的謊話。
反正他今天來文華殿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在文華殿蓋上自己的烙印,讓幾個老頭知道,自己可以隨時過來督導皇太孫讀書。
“既然如此,你們先忙,老夫自己隨便轉轉!”
“諾!”
高明等人當即不再搭理孔訥,開始自顧自地忙起來。
朱允熥可以當甩手掌櫃,但不代表他們三個就能躲清閒。他們三個每人都負責不少事務,肩負著替朱允熥草擬意見的重任。
孔訥見三人忙碌起來,不緊不慢的在文華殿裡轉悠起來。
他先是看看書架上的藏書,隨後看看皇太孫批閱過的奏疏,最後又站在幾個師傅身後,看看他們草擬的意見。
其實最後這事才是他最想看的。
隻是他初來乍到,不好意思直接站在彆人身後,隻能先東遊西逛地轉轉,借此掩飾下自己的真正目的。
高明等人也知道孔訥的想法,因此在孔訥站到自己身後時,他們故意歪了下身子,方便這老頭偷看。
孔訥見到皇太孫竟然對臣子這般信任,將自己的一應作坊、封國之事儘數委托給三位師傅,臉上登時露出欣慰的笑容。
孔訥身為文官之首,自然是希望大明的文官製度健全,恢複盛唐時期的三省六部製。
在他看來,三省六部製就是朝廷規製的典範,後世隻要以此為基礎稍加修改即可。
然而,現在的皇帝非要打破這種平衡,乾綱獨斷,一意孤行,他這個文官領袖也隻能保持沉默。
現在看到皇太孫有恢複官製之心,孔老頭心中豈能不樂?
正在孔老頭看得美滋滋之時,王德“嗷”的一嗓子喊道。
“皇太孫駕到!”
內閣的眾人聽到這聲音,趕忙起身行禮。
朱允熥不耐煩地擺擺手。
“免禮!”
“咦……”
高明見朱允熥麵露疑惑,就猜到皇太孫是剛從床上爬起來,搞不好連早膳都沒吃就趕了過來。
“啟稟皇太孫殿下,衍聖公被陛下封為太傅,是來指導您讀書學習的。”
“孔彥縉和常繼祖,是陛下新給您找的兩個伴讀。”
三人見高明介紹完,趕忙朝著朱允熥再次一禮。
“微臣孔彥縉拜見皇太孫殿下!”
“微臣常繼祖拜見皇太孫殿下!”
孔訥故意慢了一拍,在兩人說完後才開口。
“微臣孔訥……”
朱允熥趕忙打斷孔訥的話。
“衍聖公就不必多禮了,倒是孤這個做學生的該給您行禮才是!”
“衍聖公在上,請受學生一拜!”
朱允熥給孔訥行了禮後,看向常繼祖和孔彥縉之時,眼睛頓時一亮。
對呀!
自己可以起用新人,讓他們替自己衝鋒陷陣!
朱允熥昨夜回到小紅樓,輾轉反側了一夜都沒睡,一直在思考如何推行自己的改革大計。
然而,想要改革就得搞定財源問題。想要搞定財源,就得搞定市舶司。想要搞定市舶司,就得搞定江南海商。
這就跟套娃似的,一個套著一個。
他隻有解決了財源問題,才能進行後續的改革。
但是,想要搞定市舶司和江南那些海商,勢必需要一大批得力的手下。
這又讓他犯了難。
雖說他手底下不缺人,但多數都是徐六子那般的武夫,乾不來這種細致的活。
他在希望學堂倒是準備了一批人才,但都被他扔到文華殿,充任小朝堂的官員了。
而且,他接下來要乾的事,可謂是跟天下官員和百姓作對,跟皇爺爺作對。
一般的生員既沒有家世扶持,又沒有官場經驗,還真幫不上他啥忙。
相對來說,朝中勳貴子弟和高官之後就不一樣了。哪怕他們乾了得罪人的事,也有家中的長輩替他們兜著,乾起事來阻力能小很多!
朱允熥想到這兒,當即拉著兩人去了外邊。
“兩位伴讀隨孤來,孤有要事跟兩位相商!”
孔彥縉見皇太孫這般熱情,當場就有點不知所措。反倒是孔訥非常淡定,甚至樂見其成。
“既然皇太孫叫你,你就趕緊跟著去。”
“以後皇太孫就是你的君,你要事事聽皇太孫的安排!”
“諾!”
朱允熥帶著兩人來到殿外,隨意找了塊空地坐下。
“兩位都是大本堂裡的大才,現在孤想做一番大事業,不知兩位可否願意相助?”
常繼祖本就是朱允熥的表親,聽到這話自然非常乾脆地答應下來。
孔彥縉也沒有猶豫,小雞啄米似的點著頭道。
“皇太孫但有所命,微臣不敢不從!”
“好!”
“有兩位相助,那孤大事可期!”
朱允熥安撫住兩個小伴讀,又領著兩人殺向大本堂,對著大本堂的人一通忽悠。
不論是宮裡的皇子,還是宮外的伴讀,都被他給忽悠得熱血沸騰。